题名

經典、重詮、男戲:「1/2Q劇場」的蹊徑與意境

并列篇名

Classics, Reinterpretation, and Masculine Performance: An Alternative and Innovative Route of 1/2Q Theatre

DOI

10.6257/JOTS.2014.14103

作者

汪詩珮(Shih-Pe Wang)

关键词

1/2Q劇場 ; 崑劇 ; 小劇場 ; 《李陵》 ; 《桃花扇》 ; 1/2Q Theatre ; Kunju ; Little Theatre ; Li Ling ; Peach Blossom Fan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14 / 07 / 01)

页次

103 - 1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1/2Q劇場」的「新崑劇」之路,相對於「國光劇團」的「女戲.新京劇」系列,逐步形成一種「男戲」的視野。團隊主要成員(導演、編劇和核心演員)皆為女性,更因核心演員楊汗如為「女小生」,故其作品有意識地對傳統崑劇中的「男性角色」進行另類深掘。本文以其兩部代表作:二○○八年的第五號作品《半世英雄.李陵》與二○一二年第七號作品《亂紅》為討論主軸。《半》劇是傳統折子戲《牧羊記.望鄉》的想像與延伸,《亂》劇是名作《桃花扇》的化用與擬作;一談武將李陵,一談文人侯方域。此一女性製作團隊,能將兩位敗戰投降、貳臣遺民的男人,以雙重/多重視角,剖析內心世界,開啟角色間的反省與對話,從「敘事」與「觀點」扭轉戲曲傳統主題與表現手法。這般以深厚傳統素養進行經典重詮的手法,可謂臺灣新生代戲曲界中,以小搏大,走出一條創意蹊徑的代表性劇團。

英文摘要

In contrast to the series of "feminine plays" of GuoGuang Opera Company, 1/2Q Theatre continues to experiment with its invention of "masculine plays." The core members of the troupe, including the director, playwrights, and players, are female, so as a matter of fact, they are consciously investigating these male characters from female viewpoint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wo works of the troupe: the 2008 production Li Ling: the Abandoned Hero, and the 2012 production The Legend of Peach Blossom Fan. Li Ling was an imaginative extension of a traditional zhezixi, Watching Homewards, while The Legend was the mimesis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lassical Peach Blossom Fan. In the former, the male protagonist is the martial general Li Ling, in the latter, the literatus Ho Fangyu, but both men are seen as traitorously surrendering cowards, by some observers' perspectives. 1/2Q Theatre designed different narrating voices to dig out the characters' inner worlds, and in the resulting dialogue revealed these two men's reflections and regrets; that is the way this female troupe transformed the traditional themes of kunju. In my opinion, 1/2Q Theatre represents a new generation with full creativity in melting traditional aesthetics by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2009)。重讀經典─中國傳統小說與戲曲的多重透視。香港:牛津出版社。
    連結:
  2. 王璦玲(2005)。「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論《桃花扇》評本中批評語境之提示性與詮釋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161-212。
    連結:
  3. 汪詩珮(2013)。曲境、畫境、意境:《七里灘》與「富春山居圖」。中正漢學研究,21,179-228。
    連結:
  4. 林佳儀(2012)。論張紫東家藏崑曲曲本的傳抄意義與文獻價值。臺大中文學報,36,199-200。
    連結:
  5. 青松樹:〈道和曲社資料3 一生愛好是崑曲(俞振飛)〉,http://blog.sina. com.cn/s/blog_4947109a0102e3ol.html,讀取日期2012年10月20日
  6. 歐陽予倩改編:《桃花扇》劇本,「中國京劇戲考」網站,ht tp: / / scr ipt s .xikao.com/play/80000026,讀取日期2012年10月30日。
  7. (1958)。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
  8. 林鶴宜:〈異質做為多層次的時空對話〉,《中國時報》藝文新聞版(「新藝見」專欄),2012年8月12日
  9.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0. 汪詩珮:〈出意翻新巧:才女、擬男、新崑劇〉,《民生報》A10版(民生劇評),2006年10月18日
  11. 云亭山人評點、李保民校點(2012)。云亭山人評點桃花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孔尚任、王季思校注(1996)。桃花扇。臺北:里仁書局。
  13. 王文章編(2010)。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
  14. 王安祈(2002)。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
  15. 王安祈(2008)。絳唇珠袖兩寂寞:京劇.女書。臺北:印刻出版社。
  16. 王安祈(2011)。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7. 王秋桂編(1984)。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
  18. 王秋桂編(1984)。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
  19. 王秋桂編(1984)。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
  20. 王璦玲編(2011)。「新世紀 新京劇──二十一世紀臺灣京劇新美學與國光劇團」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1(1)
  21. 司馬遷、裴駰集解(2005)。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朱建明輯選(1994)。《申報》崑劇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崑劇志編輯部。
  23. 朱曉海(2011)。兩漢、六朝詩、文中的李陵現象。古典文獻研究
  24. 李孝悌(2008)。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5. 汪詩珮(2010)。女兒心.女人情:國光劇團近年的「女戲」。印刻文學生活誌,82,164-167。
  26. 岳美緹(1994)。我─一個孤單的女小生。上海:文匯出版社。
  27. 林宏安(1996)。桃花扇的相框結構─試論〈先聲〉、〈孤吟〉在全本《桃花扇》中的作用。民俗曲藝,103,189-208。
  28. 林美周(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
  29. 林鶴宜(2011)。從戲曲批評到理論建構。臺北:國家出版社。
  30. 林鶴宜(2012)。臺灣的實驗崑劇─從「1/2 Q」劇團《亂紅》談起。中國崑曲研究中心第六屆中國崑曲國際學術研討會
  31. 波多野太郎編(1991)。中國語文資料彙刊。東京:不二出版。
  32. 侯方域、王樹林校箋(1992)。侯方域集校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33. 侯方域、何法周編(1992)。壯悔堂文集校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34. 班固、王先謙補注(2008)。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秦燕春(2008)。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6. 梁啟超(1970)。桃花扇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37. 陳芳英(2009)。戲曲論集:抒情與敘事的對話。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38. 陳寅恪(1980)。柳如是別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9. 楊玉成(2001)。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24-32。
  40. 蕭統編、李善注(1999)。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1. 錢德蒼編選、汪協如點校(2005)。綴白裘.初集。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