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初《千忠錄》裡的身體、聲情與忠臣記憶

并列篇名

Loyalty Personified: Body, Emotion and Historical Memory in The Slaughter of the Thousand Loyal Ones

DOI

10.6257/JOTS.2016.17001

作者

劉瓊云(Chiung-Yun Liu)

关键词

《千忠錄》 ; 靖難 ; 忠 ; 戰爭 ; 歷史記憶 ; Qian zhong lu ; 1402 Usurpation ; loyalty ; war ; memory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7期(2016 / 01 / 01)

页次

1 - 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呈顯《千忠錄》乃是檢視晚明至清初「靖難」話題在文學、文化場域如何開展變化的重要作品。以劇本為主軸,輔以明代中、晚期相關「靖難」史傳評記、小說戲曲,本文透過比較對照,考察此劇如何取用、剪裁晚明建文流亡事的種種相關記述;並進一步檢視,經再造、重構之後的劇作動人之處何在,戲劇媒介如何形塑、強化特定歷史記憶。本文立論,儘管《千忠錄》的故事梗概取自晚明流行的建文帝流亡記述,但在處理死亡暴力、戰亂情境、和情感基調上,大異於晚明敘事。此劇以幾組不同類型忠臣人物貫串情節,而後世上演不斷的單折劇目,正皆環繞這些忠臣人物的行動、情緒高潮,可見透過《千忠錄》建置的「靖難」記憶,同時也是忠臣記憶。在此,歷史記憶與透過戲曲媒介所展現的人物處境與心境,密切相關。透過舞臺畫面與唱詞意象,「靖難」不只是一歷史事件,「忠德」亦非抽象道德理論,而是潛藏人性衝突與情緒張力,將歷史片刻與道德啟迪共化為融合視覺、聽覺、身體感受的戲劇情境。再進一步考察此劇所面對的觀劇群眾與劇本內容之關係,本文提出,《千忠錄》演「忠」,並不僅止於複製士人階層的忠觀,而是透過凡俗觀點的評論甚或介入,向下轉化、擴展對於忠德以及君臣關係的理解與想像。此劇所演述的建文流亡故事不僅關乎歷史、文學敘事之間的轉換改寫,亦是可供檢視戰後清初,江南群眾對於明代歷史記憶之感受與喜好傾向的可貴材料。

英文摘要

The memory of the 1402 Usurpation (jingnan) was actively alive in late Ming society, as evinced by the many private or unofficial histories, novels and plays that narrate and/or dramatize this particular historical event. But none of them highlights the pain and violence inflicted on the human body as much as the early Qing Suzhou chuanqi play, The Slaughter of the Thousand Loyal Ones (Qian zhong lu 千忠錄). While the depiction of violence in this play is often viewed as implicit criticism of the atrocities committed in the lower Yangtze area by the Manchu troops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this paper aims to shift the focus to physical and sensory expressions as sites of war memory. Verbal confrontation and lyrical self-expression through songs, and the corporeal body starved, tortured, disfigured or slain are all sensory media that register the war experiences of several loyalists, who enact loyalty in diverse ways under varied circumstances. For the audience immersed in the stirring emotion generated on stage, this re-enactment of war experience can at the same time be about the 1402 Usurpatio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or any other situation of suffering and warfare. By examining the affective and tenacious power of dramatic sight and sound to retain or re-shape historical memo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the “embodied” sentiments under war condition rather than the anti-Qing political stance that better explains the popularity of this work throughout the Qing dynasty down to the present da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璦玲(2004)。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39-53。
    連結:
  2. 巫仁恕(1999)。明清之際江南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心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48。
    連結:
  3. 華瑋(2013)。誰是主角?誰在觀看?—論清代戲曲中的崇禎之死。戲劇研究,2013(11),23-60。
    連結:
  4. (2005)。綴白裘。北京:中華書局。
  5.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6. 佚名:〈由搜山打車說到千忠戮〉,《立言畫刊》1941年第167期,頁4。
  7.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8. 白下書生:〈敲牙草詔〉,《立言畫刊》1941年第150期,頁9。
  9.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0. (1979)。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82)。元明清戲曲論集。鄭州:中州書畫社。
  12. (1987)。庚巳編。北京:中華書局。
  13.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14.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15. Carlson, Marvin A.(2003).The Haunted Stage: The Theater as Memory Machine.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6. Connerton, Paul(1989).How Societies Rememb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Ditmanson, Peter(2007).Venerating the Martyres of the 1402 Usurpation: History and Memory in the Mid and Late Ming Dynasty.T'oung Pao,93(1),110-158.
  18. Fentress, James,Wickham, Chris(1992).Social Memory.Oxford:Blackwell.
  19. Goldman, Andrea S.(2012).Opera and the C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Beijing, 1770-1900.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 中國國家圖書館編纂(2011)。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宮昇平署檔案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1. 王文章編、劉文峰編(2010)。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
  22. 王文章編、劉文峰編(2010)。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
  23. 王安祈(1986)。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4. 王安祈(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5. 王明珂(2001)。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5),136-147。
  26. 王靖宇編、王璦玲編(2015)。中國戲曲研究的新方向。臺北:國家出版社。
  27. 王璦玲(2010)。實踐的過去—論清初劇作中之末世書寫與精神轉化。中國文學學報,創刊號,125-172。
  28. 北京大學圖書館編(2014)。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硯秋玉霜簃戲曲珍本叢刊。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9. 古本小說叢刊編輯委員會編(1990)。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30. 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編(1957)。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印書館。
  31. 朱彝尊(1964)。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
  32. 朱彝尊(2007)。明詩綜。北京:中華書局。
  33. 佚名(1985)。曲海總目提要。臺北:新興書店。
  34. 吳新雷(1996)。中國戲曲史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5. 李玉、陳古虞點校、陳多點校、馬聖貴點校(2004)。李玉戲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李佳蓮(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7. 李玫(2000)。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8. 李景隆(1966)。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9. 李曉編、黃菊盛編(1994)。周信芳與麒派藝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0. 波多野太郎編(1988)。中國文學語學資料集成。東京:不二出版。
  41. 邱數文編(2009)。崑劇手抄曲本一百冊。揚州:廣陵書社。
  42. 保羅.康納頓、納日碧力戈譯(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3. 姜清、吳明松點校、劉世南審定(2000)。姜氏秘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44. 徐子超、周妙中點校(1989)。千忠錄。北京:中華書局。
  45. 張充和口述、孫康宜(2010)。「曲人鴻爪」本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46. 張廷玉(1995)。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47. 郭英德(1999)。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8. 郭英德(1997)。明清傳奇綜錄。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
  49. 陳學霖(2010)。明朝「國號」的緣起及「火德」問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0,71-103。
  50. 陸揚(2013)。論馮道的生涯—兼談中古晚期政治文化中的邊緣與核心。唐研究,19
  51. 陸萼庭、趙景深校(1980)。崑劇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2. 華瑋(2013)。明清戲曲中的女性聲音與歷史記憶。臺北:國家出版社。
  53. 黃仕忠編、大木康編(2013)。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藏稀見中國鈔本曲本彙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4. 楊伯峻(1979)。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55. 鄒華(2005)。《千忠戮》與李玉劇作的差異。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81-86。
  56. 劉幼生整理(2000)。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7. 劉致中(2003)。《千忠錄》作者考。文學遺產,2003(4),94-10+144。
  58. 劉致中(2009)。讀〈《千忠錄》作者考辨〉—答鄭志良先生。文學遺產,2009(4),101-108。
  59. 劉瓊云(2012)。帝王還魂─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新史學,23(4),61-117。
  60. 鄭志良(2007)。《千忠錄》作者考辨—兼與劉致中先生商榷。文學遺產,2007(4),96-101。
  61. 鄭振鐸(1959)。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
  62. 鄧士龍輯、許大齡點校、王天有點校(1993)。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3. 鄧士龍輯、許大齡點校、王天有點校(1993)。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4. 顏常珂、周傳家(1985)。李玉評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5. 顧聆森(2011)。李玉與崑曲蘇州派。揚州:廣陵書社。
被引用次数
  1. 林宜蓉(2019)。療疾、判案與悟道:明清自撰年譜中的夢兆經驗與異人遭遇。明代研究,33,93-154。
  2. 唐屹軒(2021)。清中葉忠義典範的探問與記述-以志書、詩文集為例(1796-1850)。興大歷史學報,35,25-53。
  3. (2016)。解冤釋結:《于少保萃忠全傳》的宗教解讀-兼論中國宗教與文學中的解冤傳統。人文中國學報,23,171-206。
  4. (2019)。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知識編輯、文化網絡與通俗忠觀。新史學,30(3),1-73。
  5. (2024)。戲曲鑼鼓對於觀眾心理的影響:從認知基模到「成癮」。戲劇學刊,4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