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新中國劇社來臺演出考辨分析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the New China Troupe Performance in Taiwan

DOI

10.6257/JOTS.2017.19083

作者

徐亞湘(Ya-hsiang HSU)

关键词

新中國劇社 ; 歐陽予倩 ; 臺灣 ; 鄭成功 ; 桃花扇 ; the New China Troupe ; Ouyang Yuqian ; Taiwan ; Zheng Chenggong ; Peach Blossom Fan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7 / 01 / 01)

页次

83 - 11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戰後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為介紹中國文化、普及國語中文及鼓動臺灣劇運,於一九四六年十一月邀請有中國話劇前輩歐陽予倩隨行的新中國劇社來臺演出,當時除了演出《鄭成功》、《牛郎織女》、《日出》及《桃花扇》四齣大型話劇之外,尚與臺灣戲劇界、文化界人士有所互動,此一深具意義的戰後兩岸戲劇交流,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嘎然而止,該社也因而黯然回滬,並在短暫營運後解散。一九四一年創立於廣西桂林的新中國劇社,為一以軍中演劇隊、廣西省立藝術館成員為班底、政治立場具左翼色彩的職業話劇團體,與田漢、洪深、陽翰笙等劇人關係密切,抗戰勝利前後於廣西、湖南、貴州、雲南等省分演出數十齣中大型話劇、獨幕劇及活報劇。探討此一極富時代特色之職業劇團於戰後受邀到臺灣演出的諸多面向,如引薦人藍蘭與該社及邀請單位長官公署宣委會的關係、四齣戲的製作過程及演出後媒體、觀眾的反應與影響、該社在臺三個月間與臺籍劇人及本外省文化人士的互動情形、該社此次旅臺演出在臺灣戲劇史及中國話劇史上的意義等,將對新中國劇社史、中國話劇史及兩岸戲劇交流史的完整建立有所助益。

英文摘要

To introduce China's culture, popularize Mandarin Chinese and promote drama in Taiwa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ost-war period, the Propaganda Committee of Taiwan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 Office invited the New China Troupe, attached to the Chinese drama predecessor Ouyang Yuqian (1889-1962), to perform in Taiwan in November 1946. At that time, in addition to performing four major dramasZheng Chenggong, Cowherd and the Weaver Girl, Sunrise and Peach Blossom Fan, the troupe also interacted with Taiwan's drama and cultural communities. However, this highly significant post-war cross-strait drama exchange ended abruptly after the February 28 Massacre, and the troupe returned home dejected and was dismantled shortly thereafter. Founded in 1941 in Guilin, Guangxi, the New China Troupe was a professional military drama troupe comprising ordinary members from the Guangxi Arts Institute, and represented left-wing political views. The troupe had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ian Han (1898-1968), Hong Shen (1894-1955), Yang Hansheng (1902-1993) and other thespians, and had given dozens of mid- and large-scale dramas, one-act plays and informal live performances in Guangxi, Hunan, Guizhou, Yunnan and other provinces both before and after victory in the Japanese Wa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ny dimensions of the post-war Taiwan performances of this professional troupe, so richly representative of its era. The dimensions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 Lan (1912-1966), who invited the troupe, the troupe and the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 Office inviting committe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four dramas, media and public response to the performanc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performanc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oupe and Taiwan's drama and cultural communities during its 3-month visit to Taiwa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aiwan performances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s and China's drama. These dimensions are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the New China Troupe, the history of China's drama and the history of cross-strait drama exchan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徐亞湘(2013)。戰後初期中國劇作在臺演出實踐探析。戲劇研究,12,121-164。
    連結:
  2. 徐亞湘(2014)。一個戲劇的公共輿論空間—戰後初期臺灣報紙的戲劇特刊分析。戲劇研究,14,51-72。
    連結:
  3. 徐亞湘(2009)。管制下的復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的戲曲相關法規分析(1945.11-1947.3)。民俗曲藝,165,5-45。
    連結:
  4. 《大公報》
  5. 《臺灣文化》
  6. 汪鞏:〈不是希望〉,《臺灣新生報》第6版,1947年2月15日。
  7. 顧仲彝:〈話劇衰落的我觀〉,《大公報》第6版,1947年1月21日。
  8. 《和平日報》
  9. 《文匯報》
  10. 海潮周報
  11. 姚隼:〈人與人之間及其他〉,《臺灣月刊》第2期,1946年11月,頁55-65。
  12. 《臺灣新生報》
  13. 《中華日報》
  14. (1958)。中國話劇運動五十年史料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5. 《大明報》
  16. 臺灣月刊
  17. (1958)。中國話劇運動五十年史料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8. 《國聲報》
  19. 《民報》
  20. 歐陽予倩:〈臺灣劇運的新階段〉,《臺灣新生報》第6版,1947年2月15日。
  21. 歐陽予倩《桃花扇》,臺北:新創造出版社,1947年。
  22. 楊雲萍:〈近事雜記(五)〉,《臺灣文化》第2卷第4期,1947年7月,頁17。
  23.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臺灣一年來的宣傳》,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年。
  24. 《自強報》
  25. 于伶:〈壯「新中國」臺灣之行〉,轉引自《和平日報》,1946年12月31日。
  26. 石婉舜(2003)。林摶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7. 吳克泰(2002)。吳克泰回憶錄。臺北:人間出版社。
  28. 吳祖光(2003)。吳祖光談戲劇。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9. 呂訴上(1954)。光復後的臺灣劇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臺北文物,3(3),74-89。
  30.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
  31. 李江(2008)。論新中國劇社的管理智慧。戲劇,130,33-43。
  32. 李斌(2015)。歐陽予倩赴臺演出史料勘誤與相關佚文研究。文學研究,1(2),125-131。
  33. 林星(2009)。歐陽予倩與「新中國劇社」赴臺演出。戲劇,134,57-65。
  34. 邵迎建(2012)。上海抗戰時期的話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5. 邱坤良(2006)。漂流萬里:陳大禹。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36. 阿英(2003)。阿英全集(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7. 桂林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1)。駝鈴聲聲:新中國劇社戰鬥歷程。桂林:漓江出版社。
  38. 袁穎生(1998)。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9. 黃仁(2002)。臺北市話劇史九十年大事記。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40.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社。
  41. 解佳蓉(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42. 歐陽予倩(2008)。劇運在臺灣。戲劇,128,65-70。
  43. 蕭富隆編(2005)。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職員輯錄(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44. 閻折梧編(1986)。中國現代話劇教育史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5. 藍明(2013)。繁花不落。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6. 魏德文編(2004)。穿越時空看臺北:臺北建城120週年:古地圖 舊影像 文獻文物展。臺北:臺北市文化局。
  47. 嚴恭(2007)。像詩一樣真實:嚴恭自傳。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48. 蘇關鑫編(1989)。歐陽予倩研究資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9. 顧振輝編(2015)。上海戲劇學院.民國史料匯編。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徐亞湘(2018)。臺灣一九五○年代國語話劇的過渡與重整。戲劇研究,22,83-106。
  2. 徐亞湘(2023)。戰後初期的國語話劇。文化研究,36,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