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奇雙會》的幾個問題-出入徽京崑與鴞神解謎

并列篇名

Some Problems about "Qi Shuang Hui": A Repertory Performed in Hui Opera, Beijing Opera, and Kun Opera, With the Owl Deity as a Solution to a Puzzle

DOI

10.6257/JOTS.201801_(21).035

作者

王安祈(An-chi WANG)

关键词

《奇雙會》 ; 《販馬記》 ; 京劇 ; 崑曲 ; 吹腔 ; "The Li's Family Reunion" (Qi Shuang Hui) ; "The Story of A Horse Dealer" (Fan Ma Ji) ; Beijing Opera ; Kun Opera ; Aria with flute accompaniment (Chui Qiang)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8 / 01 / 01)

页次

35 - 6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奇雙會》又名販馬記,唱吹腔,崑班京班都常演出。本文討論四個問題,(1)源自京班還是崑班?(2)宮中演出的意義。(3)版本考察與表演重點。(4)已消失於舞台的鴞神傳音。第一節先論源流,查出徽班劇本齣目以及乾隆年間在北京演出紀錄。徽班發展為皮黃戲,徽班劇目一併被吸收,《奇雙會》乃成為京劇在孕育時期即演出的戲。一九二二年俞振飛向京劇小生學成後,教給「傳字輩」,正式成為崑班劇目。第二節論此劇出自民間,道光三年開始入宮演出,為宮廷「崑亂易位」時期代表劇目。第三節指出民間戲曲的文本往往與劇場實踐不盡相同,此劇以李奇冤獄為情節主軸,表演重點卻是李奇之女的新婚閨房樂。第四節指出梅蘭芳對本劇的兩度修改,第一度是一九三一年遷居上海時,擔心迷信過時,刪去受父跪頭暈及傳聲神兩關鍵。第二度是一九四九以後,因戲曲改革禁迷信,將下場詩改為「紅日正光輝」。本文以梅蘭芳錄音以及「音配像」等視聽資料與諸版本相互印證,更由台灣軍中劇團聯演的錄影,証明梅蘭芳修改之前的傳統演法仍保存在台灣京劇舞台上,而大部分版本的「鴞神」,其實應是「神」之誤。本文通過《奇雙會》提出,評賞民間戲曲應在詞采、情節布局之外,更關注戲曲蘊含的民間信仰,其間投射的正是小老百姓踏實懇切的生存願望。

英文摘要

"Qi Shuang Hui", also called "Fan Ma Ji", is an aria drama performed with flute accompaniment, both in Kun Opera and Beijing Opera. We want to study four major topics. The first is "Which genre of drama did 'Qi Shuang Hui' come from?" We discovered that "Qi Shuang Hui" came from Anhui actors, and then it became the repertory of Beijing Opera. Yu Zhenfei learned it from an actor of Beijing Opera in 1922, and then taught the students of Kun Opera school in Suzhou. "Qi Shuang Hui" became the repertory of Kun Opera from that time. The second is "What's the meaning of performing the 'Qi Shuang Hui' in the palace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repertory of "Qi Shuang Hui" came from folk literature, and was later performed in a palace of the Qing dynasty. It is the masterpiece when Kun Opera was replaced by Beijing Opera in the palace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third is "How was 'Qi Shuang Hui' adapted over time? And what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in its performance?" The focus is different between the repertory coming from folk literature and its performance. The main story of "Qi Shuang Hui" is Li Qi's injustice, but the focus is in its performance in his daughter's wedding. The fourth is "Father Li communicated with his daughter through the owl god was removed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Qi Shuang Hui'." We learn that this pilot was removed by Mei Lan-Fang twice. Mei Lan-Fang removed it the first time in 1931, worrying audiences thought the pilot was superstitious. The second time, he removed it after 1949 for "Theater Reform." We should know that we have to devote more patient attention to folk beliefs in folklore literature, because they involve common people's desires about how to liv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88)。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戲劇出版社。
  2. 丁汝芹(1999)。清代內廷演戲史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3. 么書儀(2006)。晚清戲曲的變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俗文學叢刊編輯小組(2001)。俗文學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中國戲曲志上海卷編輯委員會編(1996)。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
  6. 王大錯述考、鈍根編次、燧初校訂(1980)。戲考。臺北:里仁書局。
  7. 王安祈(2006)。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
  8. 王安祈(2002)。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
  9. 王安祈(2002)。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0. 王安祈(2012)。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1. 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12. 王秋桂編(1984)。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
  13. 王家熙整理、許寅整理(1985)。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4. 王耀華(2006)。中國傳統音樂樂譜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5. 包緝庭、李德生整理(2008)。京劇的搖籃 富連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6.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編、上海藝術研究所組織編(1990)。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7. 朱希祖:〈整理昇平署標案記〉,《燕京學報》10期,1931年12月,頁2090。
  18. 朱家溍(1998)。故宮退食錄。北京:北京出版社。
  19. 朱穎輝、余叢、譚志湘、王安葵、朱文相(1994)。當代中國戲曲。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20. 江沛毅編(2011)。俞振飛年譜。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1. 何時希(1981)。小生舊聞錄。北京:北京市戲曲研究所。
  22. 吳同賓編、周亞勛編(1990)。京劇知識辭典。天津:天津出版社。
  23. 吳新雷(2003)。崑劇劇目發微。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1),96。
  24. 吳新雷編(2002)。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5. 吳新雷編、華瑋編(2015)。插圖本崑曲史事編年。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
  26. 李殿魁主持、劉慧芬編(2010)。露華凝香—徐露京劇藝術生命紀實。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27. 杜穎陶:〈談奇雙會〉,《劇學月刊》1935年4卷12期,頁20-23。
  28. 沈蘅逸藏:《故宮爨本販馬記》,《戲曲》創刊號,1943年1月,頁67;第2輯,1942年2月,頁173。
  29. 沈蘅逸藏:《故宮爨本販馬記》,《戲曲》創刊號,1943年1月,頁67;第2輯,1942年2月,頁173。
  30. 周明泰輯(2009)。清昇平署存檔事例漫抄。北京:學苑出版社。
  31. 周逸民輯:《曲譜選刊》(民國十一年北京富晉書社排印本),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全文影像資料網站,戲曲類137。參見http://shanben.ioc.u-tokyo.ac.jp/list.php?p=76&order=rn_no&jump_data=4,讀取日期2017年9月5日
  32.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1988)。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33. 祁美琴(1998)。清代內務府。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34. 姜亞沙編、經莉編、陳湛綺編(2006)。中國早期戲劇畫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35. 姚一葦(1989)。戲劇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
  36. 故宮博物院編(2011)。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37. 洪惟助編(2006)。崑曲辭典。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38. 范麗敏(2007)。清代北京戲曲演出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9. 首都圖書館編輯(2001)。清車王府藏曲本。北京:學苑出版社。
  40. 徐珂:《清稗類鈔》,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
  41. 桑毓喜(2010)。幽蘭雅韻賴傳承:崑劇傳字輩評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張次溪編(1988)。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3. 曹心泉:《奇雙會全譜》,《劇學月刊》1935年4卷12期,頁8-19
  44. 梅紹武編、屠珍編(2000)。梅蘭芳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45. 梅蘭芳(2014)。梅蘭芳回憶錄。臺北:思行文化。
  46. 陳芳(2002)。清代戲曲研究五題。臺北:里仁書局。
  47. 陸小秋、王錦琦(1987)。浙江亂彈腔系源流初探。中華戲曲,4
  48. 陸小秋、王錦琦(1982)。徽劇聲腔的三個發展階段。戲曲研究,北京:
  49. 陸小秋、王錦琦(1983)。梆子、梆子腔和吹腔。戲曲藝術,1983(3),80-84。
  50. 陸萼庭(2002)。崑劇演出史稿。臺北:國家出版社。
  51. 陸萼庭(2005)。傳奇「吊場」的演變與崑劇折子戲。戲劇學刊,1,27-39。
  52. 傅謹編(2011)。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南京:鳳凰出版社。
  53. 曾永義(2009)。戲曲腔調新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4. 曾永義(2009)。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臺北:國家出版社。
  55. 黃仕忠編、大木康編(2013)。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藏稀見中國鈔本曲本叢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6. 葉舒憲(2007)。神話意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7. 鄒元江(2012)。梅蘭芳奇雙會表演問題初探。文化遺產,2012(4),19-27。
  58. 蔡正仁口述、王悅陽整理(2014)。風雅千秋—蔡正仁崑曲官生表演藝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59. 翦伯贊:〈清代宮廷戲劇考〉,《中原月刊》1卷2期,1943年9月,頁34。
  60. 鐵橋山人、周育德校刊(1986)。消寒新詠。北京:中國老年文物研究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