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十七年」戲劇中「梁山好漢」形象的文本再構

并列篇名

Textu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Liangshan Hero" in the Drama of the Seventeen Years

DOI

10.6257/JOTS.201801_(21).069

作者

焦欣波(Xin-bo JIAO)

关键词

「十七年」 ; 戲劇形象 ; 「梁山好漢」 ; 「正義之父」 ; 身份之痛 ; "Seventeen years" ; drama image ; "Liangshan hero" ; "Father of Justice" ; identity of the pain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8 / 01 / 01)

页次

69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十七年」是繼元明清之後「水滸戲」創作及其改編的繁榮時期,「水滸戲」也成為此一階段被創作及改編最多的傳統劇碼之一。「梁山好漢」作為最為典型的革命歷史人物,在「十七年」戲劇文學中「自覺改造」、「自我成長」成為引導、教育群眾和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英雄人物,並表現出高度的利他主義精神和完美的道德人格,成為扭轉乾坤、拯救人民群眾的「正義之父」。需要指出的是,「十七年」時期由政治主導的創作思想使得「梁山領袖」宋江的塑造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不僅造成戲劇角色的「身份之痛」也造成劇作家的「創作之痛」。總體而言,「梁山好漢」是中國劇作家想像革命的一種方式,「十七年」對「梁山好漢」形象的文本再構,豐富了二十世紀「水滸戲」的藝術想像空間和人物畫廊。

英文摘要

"Seventeen Years" is a period of prosperity and creation of "Water Margin Drama" after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ter Margin Drama"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reated and adapted traditional dramas at this stage. As the most typical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figure, "Liangshan Hero" made "conscious transformation" and "self-growth" in drama literature during "17 years" as the main hero to guide, educate the masses and advance the society. With a high degree of altruism. his spirit of moralism and his perfect moral character have epitomized the "Father of Justice," who can turn things around and save the people. What needs to be pointed out is that the "ideological pain" of the dramatic role also causes the "pain of creation" of the dramatist as a result of the politically dominant creative thinking of "Liangshan leader" Song Jiang during the "17 years" period. Overall, "Liangshan Hero" is a way for Chinese dramatists to imagine the revolut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Liangshan Hero" in "Seventeen Years" enriches the artistic imagination space and figure gallery of "Shuihu Drama" in the 20th centu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56)。戲曲藝術散論。北京:藝術出版社。
  2. 丁西林(1985)。丁西林劇作全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 上海市文化局創作研究室改編、王征夫整理(1955)。黑旋風李逵。北京:作家出版社。
  4.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京劇叢刊。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
  5. 方維保(2004)。紅色意義的生成:20世紀中國左翼文學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6. 毛澤東等:〈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文選.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營口:渤海新華書店,1939年。
  7. 王奇生編(2014)。新史學。北京:中華書局。
  8. 王季思編(1999)。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9. 卡倫.荷妮、陳收譯(2001)。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0. 安娥(2008)。安娥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11. 朱大可(2006)。流氓的盛宴:當代中國的流氓敘事。北京:新星出版社。
  12. 伽達默爾(1999)。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3. 佚名:〈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戲曲改革工作〉,《人民日報》,1948年11月23日。
  14. 李少春(1959)。野豬林。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5. 李衡(1951)。大破東平府。重慶:西南人民出版社。
  16. 周少樓(1959)。花榮大鬧清風寨。瀋陽:遼寧出版社。
  17. 周宇(1963)。關於正面人物的塑造和評價問題。文學評論,5,1-14。
  18. 周信芳整理、品仲協助(1960)。烏龍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 姜輝(2012)。革命想像與敘事傳統。北京:人民出版社。
  20. 姚冀:《丁甲山》,收入膠東文化協會主編:《平劇新編集》第1輯,膠東:華東新華書店膠東分店,1949年。
  21. 胡湧(1954)。武松與潘金蓮。上海:匯文書店。
  22. 唐小兵編(2007)。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3. 孫聯(1950)。梁山遺恨。北京:通俗文化出版社。
  24. 翁偶虹、袁世海(1957)。李逵探母。北京:北京寶文堂書店。
  25. 翁偶虹、馬彥祥編(1951)。夜奔梁山。上海:上雜出版社。
  26. 曼弗雷德.菲普斯特、周靖波譯、李安定譯(2004)。戲劇理論與戲劇分析。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7. 屠志成編選(1953)。打漁殺家。北京:北京寶文堂書店出版。
  28. 崔嵬(1950)。東平府。上海:上海雜誌公司。
  29. 張真(1956)。戲曲人物散論。北京:藝術出版社。
  30. 陸煒(2001)。試論戲劇文體。文藝理論研究,2001(6),30-38。
  31. 楊紹萱(1950)。新大名府。北京:新戲曲書店。
  32. 葉明:《潯陽樓》,收入膠東文化協會主編:《平劇新編集》第2輯,膠東:華東新華書店膠東分店,1949年。
  33. 劇本月刊社輯(1957)。劇本.戲曲專刊。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34. 劉夢德、孫聯(1950)。血濺鴛鴦樓。上海:群益出版社。
  35. 範鈞宏(1955)。獵虎記。北京:北京寶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