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田漢的南國小劇場運動與築地小劇場的淵源

并列篇名

On Tian Han's Le Midi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sukiji Shōgekijō

DOI

10.6257/JOTS.202207_(30).037

作者

盧敏芝(Man-chi LO)

关键词

田漢 ; 南國 ; 小劇場運動 ; 築地小劇場 ; 小山內薰 ; Tian Han ; Le Midi ;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 Tsukiji Shōgekijō ; Osanai Kaoru

期刊名称

戲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22 / 07 / 01)

页次

37 - 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小劇場運動」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於歐美興起的戲劇運動,因其濃厚的實驗和藝術性質,對戲劇的現代化/現代性有著重要影響。本文以田漢(1898-1968)的南國小劇場運動為中心,溯及築地小劇場對其的影響,在資料和內容上均力求補充目前相關研究上的空白,亦希望從劇場實踐和戲劇運動的角度,重新考察南國戲劇運動的意義,以及聚焦於日本戲劇界在中國小劇場運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首先討論田漢參觀築地小劇場的行程如何成為他歸國後即行開展南國小劇場運動的重要契機,以至在政治和戲劇上的雙重轉向;之後通過整理南國社社員的回憶,從舞台演出的實踐角度,闡述南國小劇場運動如何在舞台實踐方面呼應築地小劇場,以至重新理解田漢當時的獨幕劇創作作為先鋒劇場實驗戲劇的意義;接著指出《南國週刊》實際上是田漢引介築地小劇場的戲劇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園地,並重新理解田漢在戲劇活動上的左轉軌跡。

英文摘要

The "Little Theater Movement" is a dramatic movement that flourished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turn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Due to the strong experimental and artistic nature of th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it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modernization/modernity of drama ar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Le Midi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by Tian Han (1898-1968), tracing back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sukiji Shōgekijō, aiming not only to fill the current gaps in related research in terms of materials and contents, but also to re-examin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e Midi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atrical practice and movement, and to focus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Japanese theatre to the Chines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how Tian Han's visit to the Tsukiji Shōgekijō became an important origin for his initiation of the Le Midi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immediately after returning to China, and how it led to his left-turn in terms of politics and drama. This article then expounds how the Le Midi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echoed the stage practice of Tsukiji Shōgekijō, and also re-understands how Tian Han's one-act plays acted as a pioneering practice in experimental theatre at the time. Finall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how Le Midi Weekly served a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Tian Han to introduc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sukiji Shōgekijō, and re-understands the left-turn of the theatrical activities of Tian H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邱坤良(2011)。戲劇的演出、傳播與政治鬥爭─以《怒吼吧,中國!》及其東亞演出史為中心。戲劇研究,7,107-150。
    連結:
  2. 〈同人消息〉,《藝術界周刊》第17期,1927年5月,頁17。
  3. (1957)。中日劇作家作友誼的交談。戲劇報,1957(10),28。
  4. (1984).中國現代文藝資料叢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 〈上海小劇場之發起〉,《藝術界周刊》第16期,1927年5月,頁17。
  6. 〈通訊:二、小劇場之實現與劇運之將來〉,《南國週刊》(現代書局發行)第1期,1929年8月24日,頁45-50。
  7. 〈南國社第一次話劇大公演〉,《申報》,1928年12月15日。
  8. 〈南國小劇場明日公演〉,《申報》,1928年6月9日。
  9. 〈通訊(一)〉,《戲劇與文藝》第1卷第3期,1929年7月1日,頁100。
  10. Chen, Xiaomei(2008).Tian Han and the Southern Society Phenomenon: Networking the Personal, Communal and Cultural.Literary Societies of Republican China,Lanham. MD:
  11. Chung, Mingder(1992).New York University.
  12. ガウズネル:〈メイエルホリドの發展過程〉,《文芸戦線》第4卷第10期,1927年10月,頁56-70。
  13. 上海魯迅紀念館(編)(2009).內山完造紀念集.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4. 小山内薫:〈新劇運動の經路〉,《太陽》第33巻第8号増刊号「明治大正の文化」,1927年6月,頁181-190。
  15. 小山内薫:《演出者の手記》,東京:原始社,1928年。
  16. 小山内薫著,田漢譯:〈日本新劇運動的經路〉,《南國週刊》(現代書局發行)第1期,1929年8月24日,頁18-26
  17. 小山内薫著,田漢譯:〈日本新劇運動的經路〉,《南國週刊》(現代書局發行)第2期,1929年8月31日,頁57-63。
  18. 小山内薫著,歐陽予倩譯:〈日本戲劇運動的經過〉,《戲劇》第1卷第3期,1929年9月5日,頁91-116。
  19. 小沢万記(1985)。表現主義演劇と小山内薫。比較文学.文化論集,1985(3),94-109。
  20. 中河与一:〈旅情〉(上),《読売新聞》,1926年10月14日。
  21. 中河与一:〈旅情〉(中),《読売新聞》,1926年10月15日。
  22. 中河与一:〈上海瞥見〉,《文芸春秋》第4卷第10期,1926年10月,頁99-106。
  23. 中河与一:〈旅情〉(下),《読売新聞》,1926年10月17日。
  2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5).田漢:回憶田漢專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25. 升屋治三郎著,張銘三譯:〈戲劇協社與南國劇社─上海新劇史的一節〉,《中國文藝》第8卷第3期,1943年5月,頁49-51。
  26. 王道源:〈試演高爾基的夜店的經過〉,《南國週刊》第3期,1929年9月7日,頁97-99。
  27. 左平女士:〈向著新的階段底南國─第五次會議紀錄〉,《南國週刊》第8期,1929年10月22日,頁345-351。
  28. 田本相(1999)。中國小劇場戲劇運動的三次浪潮。戲劇文學,1999(5),28-34。
  29. 田本相,吳衛民,宋寶珍(2013).響當當一粒銅豌豆:田漢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田漢:〈「怒吼罷,中國!」〉,《南國週刊》第10期,1929年11月23日,頁445-450。
  31. 田漢:〈第一次接觸「批評家」的梁實秋先生─讀〈看八月三日南國第二次公演以後〉〉,《南國週刊》第6期,1929年10月,頁259-272。
  32. 田漢(1962)。悼秋田雨雀先生。戲劇報,1962(7),16。
  33. 田漢:〈「怒吼罷,中國!」〉(劇照),《南國週刊》第11期,1929年11月30日,封底頁。
  34. 田漢:〈我們今日的戲劇運動〉,《申報.藝術界.南國》,1929年5月26日。
  35. 田漢:〈我們的自己批判─「我們的藝術運動之理論與實際」上篇〉,《南國月刊》第2卷第1期,1930年4月,頁2-145。
  36. 田漢:《薔薇之路》,上海:泰東圖書館,1922年。
  37. 田漢:〈我們今日的戲劇運動〉,《民國日報.閒話.戲劇周刊》,1929年5月22日。
  38. 田漢:《銀色的夢》,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28年。
  39. 田漢:〈「怒吼罷,中國!」〉(劇照),《南國週刊》第10期,1929年11月23日,封面後頁。
  40. 田漢作,朱應鵬畫:〈上海〉(十四),《申報.藝術界》,1927年11月14日。
  41. 田漢譯:《日本現代劇三種》,上海:東南書店,1928年。
  42. 伊藤虎丸(監修),小谷一郎(編),劉平(編)(1997).田漢在日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3. 伊藤愉:〈メイエルホリド劇場から来日したロシア人〉,網址:http://www.jrtf.jp/nowadays/2526.html,讀取日期2022年7月14日。
  44. 江棘(2021)。現代中國「民眾戲劇」話語的建構、嬗變與國際連帶。文學評論,2021(1),135-143。
  45. 吳戈(1999)。論田漢早期創作中的觀念劇。雲南藝術學院學報,1999(3),66-68。
  46. 吳燕和(編),陳淑容(編)(2013).吳坤煌詩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7. 呂周聚(2020)。論中國現代戲劇與美國小劇場運動的淵源。廣東社會科學,2020(1),177-184。
  48. 李雲英女士:〈莫斯科第一馬戲院印象記〉,《南國週刊》第12期,1929年12月15日,頁580-584。
  49. 李雲英女士:〈蘇俄劇場印象偶記〉,《南國週刊》第9期,1929年10月29日,頁395-404。
  50. 李雲英女士:〈看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青鳥》之後─蘇俄劇場印象雜記之二〉,《南國週刊》第14期,1930年1月10日,頁657-668。
  51. 李歆(2019)。南國社幾次重要公演考略。田漢南國社話劇史料整理及研究,北京:
  52. 依岡隆児(2001)。日本におけるドイツ表現主義の受容─初期築地小劇場を中心に。言語文化研究,8,127-167。
  53. 岸田國士著,陳瑜譯:《戲劇概論》,上海:中華書局,1933年。
  54. 明高:〈日本「演劇實驗室」六年間之回顧〉,《南國週刊》第8期,1929年10月22日,頁353-357。
  55. 邱坤良(2013).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特列季亞科夫與梅耶荷德.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56. 前田河廣一郎著,田漢譯:《強盜》,《民眾教育月刊》第2卷第8、9期合刊,1930年7月1日,頁2-8。
  57. 前田河広一郎:〈支那の文學者〉,《読売新聞》「文藝」,1929年2月14日。
  58. 南京市文化局藝術研究所(編),南京市話劇團(編)(1991).小劇場戲劇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59. 姜敬輿:〈《沙樂美》的時代性與藝術性〉,《摩登》第1卷第2期「南國社公演專號」,1929年7月20日,頁21-32。
  60. 星名宏修(1997)。中国.台湾における「吼えろ中国」上演史:反帝国主義の記憶とその変容。琉球大学法文学部紀要日本東洋文化論集,3,23-58。
  61. 星名宏修,吳叡人(譯)(2012)。《怒吼吧,中國》在中國與臺灣的上演史─反帝國主義的記憶及其變形。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臺北:
  62. 秋田雨雀,尾崎宏次(編)(1965).秋田雨雀日記.東京:未來社.
  63. 郁達夫:《日記九種》,上海:北新書局,1928年。
  64. 重:〈自由劇場運動與中國〉,《申報.藝術界》,1928年7月2日。
  65. 徐靜波(2013).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194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6. 馬森(1993).八十年代臺灣小劇場運動.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67. 馬森(2006).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臺北:聯合文學.
  68. 張向華(1992).田漢年譜.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9. 若谷:〈珈琲〉,《申報.藝術界》(1927年11月4日),收入張若谷:〈珈琲座談〉,《珈琲座談》,上海:真美善書店,1929年。
  70. 張偉(2015)。一個民國文人的人際交往與生活消費─傅彥長其人及遺存日記。現代中文學刊,2015(1),100-119。
  71. 梁實秋:〈看八月三日南國第二次公演以後〉,《戲劇與文藝》第1卷第5期,1929年9月1日,頁92-97。
  72. 盛英(2006)。安娥年譜(1905-1976)。新文學史料,2006(3),184-205。
  73. 陳白塵(1982).五十年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74. 陳白塵(編),董健(編)(1989).中國現代戲劇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75. 陳思(2021)。《戲劇概論》與田漢民眾戲劇思想的跨文化考論。文學評論,2021(4),188-197。
  76. 傅彥長,張偉(整理)(2015)。傅彥長日記(1927年8月─12月)。現代中文學刊,2015(3),107-119。
  77. 傅彥長,張偉(整理)(2015)。傅彥長日記(1927年1月─3月)。現代中文學刊,2015(1),106-112。
  78. 傅彥長,張偉(整理)(2015)。傅彥長日記(1927年4月─7月)。現代中文學刊,2015(2),96-102。
  79. 菊池寬著,田漢譯:《菊池寬劇選》,上海:中華書局,1924年。
  80. 逸:〈梁實秋之中國劇運途徑談〉,《南國週刊》第2期,1929年8月31日,頁89。
  81. 賈植芳(編)(1989).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82. 壽昌:〈南國劇談.一、《怒吼啊支那》與《黃浦潮》〉,《南國》(不定期刊)第5期,1928年8月,頁58-61。
  83. 漢:〈南國對於戲劇方面的運動〉,《南國》(不定期刊)第6期,1928年12月,封面。
  84. 趙銘彝(1979)。回憶南國社和田漢同志。文藝研究,1979(1),41-51。
  85. 銘彝:〈最後的假面〉,《申報》,1928年12月15日。
  86. 劉平(1994)。戲劇改革與小劇場運動。大舞台,1994(1),51-53。
  87. 劉平(2012).中日現代演劇交流圖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88. 劉汝醴(1979)。記上海藝術大學的「魚龍會」。戲劇藝術,1979(3、4),129-131。
  89. 劉汝醴(1986).藝術放談.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90. 盧敏芝(2019)。「藝術的社會主義」:田漢、南國運動與左翼世界主義視野下的唯美主義藝術實踐。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8,109-135。
  91. 盧敏芝(2021)。戲劇與政治─田漢與東京神田。方圓,2021(春季號),133-143。
  92.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1998).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93. 閻折梧編:《南國的戲劇》,上海:萌芽書店,1929年。
  94. 蔵原惟人:〈一九二五─二六年モスクワ劇場の總算〉,《新ロシヤ文化の研究》,東京:南宋書院,19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