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無無」思想在《莊子》處世寓言之運用

并列篇名

On the Application of "Non Non" in the Fables of the "Zhuang-zi"

DOI

10.29895/ATFSAS.201409_7(2).0004

作者

張晏菁(Yan-Jing Chang)

关键词

道 ; 莊子 ; 寓言 ; 無無 ; 處世哲學 ; Doa ; Zhuangzi ; fables ; Non Non ; philosophy of life

期刊名称

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卷2期(2014 / 09 / 30)

页次

125 - 1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道家思想以「道」為本,莊子的道論多承襲老子而來,不同處在於莊子更進一步發揮人道,重視個體生命的價值。老子以「無」為體的思想,在莊子則有超越一層的「無無」之說。莊子提出「無無」,目的不在創造更高的理境,而是希望破除「有」的執跡,最後連「無」的形跡也無掉,突破「有」、「無」二執,才是最終的根本。「無無」作為工夫論,可以直接對應個體生命的處世態度,因此,本文除了提出莊子的「無無」思想之外,再由《莊子》的寓言之中,分析面對不同的對象、相異的困境時,如何化用「無無」為處世的智慧,使生命無所滯累。

英文摘要

The thought of the Daoist bases on "dao." Zhuangzi's thought on dao mostly inherits the views of Lao-Tze, and further, the former develops the thought for humanity and respects the value of individuals. Loa-Tze's thought bases on "Non." Moreover, Zhuangzi develops "Non Non," which is not for higher ideal realm, but for getting rid of attachment of "Being," empting "Non," and finally eliminating both "Being" and "Non." "Non Non," as the theory of self cultivation, corresponds to individuals' attitudes towards life.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Non Non" is proposed, followed by analyzing how different roles in the fables of the "Zhuang-zi" applies "Non Non" to overcome various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keep life running smooth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林明照(2007)。「莊子」論處世的兩難困境與因應之道。東華漢學,6,62。
    連結:
  2. 宋劉辰翁(1974)。莊子南華真經點校。臺北:藝文印書館。
  3. 明陸西星(1974)。莊子南華真經副墨。臺北:自由。
  4. 清王先謙(2006)。莊子集解。臺北:東大圖書。
  5. 清朱謙之(2004)。老子校釋。臺北:頂淵文化事業。
  6. 清郭慶藩(1997)。莊子集釋。北京:中華。
  7. 王邦雄(1999)。二十一世紀的儒道。臺北:立緒文化。
  8. 王叔岷(1978)。莊學管闚。臺北:藝文印書館。
  9. 牟宗三(1996)。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
  10. 吳順令(2005)。莊子道化的人生哲學。臺北:臺灣學生。
  11. 吳肇嘉(2011)。莊子應世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
  12.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
  13. 徐復觀(199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袁保新(200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
  15. 陳啟天(1972)。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陳鼓應(2002)。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陳德和(2005)。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
  18. 傅偉勳(1991)。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臺北:東大圖書。
  19. 楊儒賓(2001)。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
  20. 楊儒賓(1989)。昇天變形與不懼火水─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71,223-253。
  21. 詹明信(2004)。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
  22. 劉文起(1985)。國學論叢。臺北:康橋。
  23. 劉笑敢(2005)。老子。臺北:東大圖書。
  24. 劉榮賢(2004)。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
  25. 錢穆(1991)。莊老通辨。臺北:東大圖書。
  26. 龐樸(1986)。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東方。
  27. 嚴靈峰(1996)。老莊研究。臺北:臺灣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