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感動、感應與感通、冥通:經、文創典與聖人、文人的譯寫

并列篇名

Communication, Sympathy, Communion with the Invisible: Creation of Scriptures, Literary Works and Translation by the Sages and Literati

DOI

10.30114/CGJHSS.200810.0003

作者

李豐楙(Fong-Mao Lee)

关键词

劉勰 ; 聖人 ; 文人 ; 譯寫 ; Liu Xie ; Sage ; Literati ; Translation

期刊名称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卷2期(2008 / 10 / 01)

页次

247 - 2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劉勰提出道、聖、經及緯的創作架構,乃是呼應同一時代的經文創典,相較於佛教的佛、法、僧與道教的道、經、師,彰顯了聖人與文人的創典地位。從後代文論的鏡與燈之比喻可以理解,劉勰是依本土的圓道循環之理,強調「作者曰聖」的創作地位。而其創典則在於感應、感動的心、物關係中,道⇆聖⇆文的文字即爲媒介的符號,可以呼應言意之辯。符號的媒介性質涉及道的顯示,文論所重者爲聖人、文人作爲中介而表現爲經、文;而道經則重在玄聖如何冥通,而後示現於圖、文。佛教進入中土後則格義感應、感通以彰顯佛經的殊勝。劉氏回應佛、道而本源於儒家的創典,從而透露心之圖像如何被表現,也就可對應於譯寫,可證六朝時期聖人與文人的創典隱含了譯寫的觀念。

英文摘要

The concepts of Dao, sage, scripture and the apocrypha in Liu Xie's vision of writing-in comparisons with the Buddha, Dharma, and Monk in Buddhism and the Dao, Scripture and Master in Daoism-attenuate the role of sages and literati in creating scriptures. They respond to the contemporary endeavors of scriptural creation. Inspired by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one may suggest that Liu Xie sees the writer as the sage. Liu's ideas rest on the assumption of communication, sympathy, and communion between writing and the mystical world. Language, as signs, reveals Dao and writers act as agents to bring the two systems together. In literary theories, the sages and literati are considered the creators of the classics and various writings. The Daoist scriptures elevate the concept of the masters' communion with the invisible, the experiences of which are expressed in pictures and writings. Chinese Buddhism shows the magnificent powers of the sutras through the feelings of mutual sympathy. Liu's model, which reveals how the inner feelings manifest themselves on the outside, can be compared to the working of translation. It can further be argued that the idea of translation is embedded in the attempts to create scriptures by the sages and literati of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謝世維(2007)。聖典與傳譯─六朝道教經典中的「翻譯」。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31
    連結:
  2. 李豐楙,〈洞天與內景:二~四世紀江南道教在內向游觀的再發現〉,將於2008年12 月27 日發表。
  3. 梁蕭統編(1982)。文選。臺北:世界書局。
  4. 清嚴可均編(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
  5. Abrams, M. H.(1989)。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大學出版社。
  6.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1988)。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學生書局。
  7. 王金凌(1988)。中國文學理論史。臺北:華正。
  8. 王夢鷗(1987)。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9. 列維、布留爾、丁由中譯(1987)。北京:商務印書館。
  10.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
  11. 李文玉(2001)。從心物感應到直達宇宙終極─略論感應的美學意蘊的生成。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
  12. 李豐楙(1998)。仙詩、仙歌與頌讚靈章。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13. 李豐楙(1997)。順劫與度劫:道教與中國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道教與中國民間宗教學術研討會,香港:
  14. 李豐楙(1994)。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
  15. 李豐楙(1996)。憂與遊。臺北:學生書局。
  16. 李豐楙(1996)。誤入與謫降。臺北:學生書局。
  17. 李豐楙(1995)。經脈與人脈:道教在教義與實踐中的宗教威信。臺灣宗教研究,4
  18. 周伯戡(1991)。早期中國佛教的小乘觀─兼論道安長安譯經在中國佛教史上的意義。臺大歷史學報,16
  19. 張紹杰(2004)。語言符號任意性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 黃景進(2004)。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21. 劉若愚(1979)。中國詩學。臺北:幼獅。
  22. 蔡英俊(2001)。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臺北:學生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丁敏(2010)。從漢譯佛典僧人「神通」到《高僧傳》僧人「神異」:佛教中土化過程的考察面向。政大中文學報,14,85-122。
  2. 許從聖(2019)。氣相應、性偽合、參於天地-荀子的感通論建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8,71-117。
  3. 黃冠閔(2009)。牟宗三的感通論:一個概念脈絡的梳理。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3),65-87。
  4. 黎秉一(2022)。民初悟善社《靈學要誌》及其靈學論述與實踐。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9(2),115-156。
  5. 李豐楙(2009)。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游觀。東華漢學,9,157-197。
  6. 梁麗玲(2015)。歷代僧傳「感通夢」的書寫與特色。臺大佛學研究,30,65-104。
  7. 林聖智(2016)。魏晉至北魏平城時期墓葬文化的變遷:圖像的觀點。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41,145-237+373。
  8. 吳冠宏(2015)。魏晉玄理與感文化之關係初探:從慧遠「易以感為體」論起。成大中文學報,48,35-68。
  9. (2024)。「那時相識:中古中國感通敘事」專輯導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