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詞族關係論幾個衣袖名稱的來源-兼論江東方言詞“(衤宛)”的系屬問題

并列篇名

On the Origins of Words Relating to <||>Sleeve<||>: A Perspective of Etymological Relationship, with an Additional Discussion on (衤宛)

DOI

10.30114/CGJHSS.200904.0002

作者

楊秀芳(Hsiu-Fang Yang)

关键词

詞族 ; 詞源 ; 江東方言 ; 語言系屬 ; Word Family ; Etymon ; Jiangdong Dialect ; Linguistic Affiliation

期刊名称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卷1期(2009 / 04 / 01)

页次

19 - 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說明衣袖因取義之異,可以有不同的名稱。衣袖之稱有取義於胳腋者,因此稱爲「(衤夜)」或「袼」。有取義於如斧柄之歧出者,因此稱爲「袔」。有取義於旁出相違離之形者,因此稱爲「袪」。有取義於缺口開張者,因此稱爲「袂」。有取義於如穗之伸長而出、柔順下垂者,因此稱爲「褎」。有取義於柔順能曲折者,因此稱爲「(衤宛)」。 由於同族詞具有語詞滋生的親屬關係,因此利用詞族的音義網絡,可以對語詞的語義構成和來源有較好的掌握,並有效判斷方言詞的系屬問題。本文利用詞族研究的觀點和方法,探討幾個衣袖名稱的來源,並判斷「(衤宛)」雖是江東地區的方言詞,但因「(衤宛)」「琬」「婉」同樣滋生自「宛」,而「宛」「琬」「婉」常見於古漢語文獻,因此同族詞「(衤宛)」也理當系屬漢語。 由於同族詞具有語詞滋生的親屬關係,因此利用詞族的音義網絡,可以對語詞的語義構成和來源有較好的掌握,並有效判斷方言詞的系屬問題。本文利用詞族研究的觀點和方法,探討幾個衣袖名稱的來源,並判斷「(衤宛)」雖是江東地區的方言詞,但因「(衤宛)」「琬」「婉」同樣滋生自「宛」,而「宛」「琬」「婉」常見於古漢語文獻,因此同族詞「(衤宛)」也理當系屬漢語。

英文摘要

There are many words relating to <||>sleeve<||> in Chinese. This paper explic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ymological relationship, how these words got their original meaning. It is argued that word like 「(衤夜)」 was used to designate the <||>armpit<||> part of a sleeve because the graph 「(夜)」shared the sound and meaning of <||>armpit<||>. By the same token, the words「袔」「袪」「袂」「褎」「(衤宛)」 were derived from the root words which had the meaning of <||>a divergent branch<||>, <||>departure<||>, <||>an opening<||>, <||>to hang down<||>, <||>to bend, to curve<||> respectively. It also argues that the same methodology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igenous words. For instance, although 「(衤宛)」was documented only in Eastern Yantze area, judging from the etymological connection it bears, the word must be indigenous to Old Chines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Carstairs, D. (1873),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London: Publishing Office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2. 清•畢 沅:《釋名疏證》(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年)。
  3. 宋陳彭年(1970)。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藝文印書館。
  4. 唐孔穎達(2000)。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 唐孔穎達(2000)。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 唐賈公彥(2000)。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 唐賈公彥(2000)。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 清王念孫(1983)。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9. 清朱駿聲(1994)。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10. 清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清郭慶藩(1970)。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12. 清錢繹(1991)。方言箋疏。北京:中華書局。
  13. 漢高誘(1974)。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尹世超(1997)。哈爾濱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5. 方松熹(1993)。舟山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6. 方述鑫編(1993)。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書社。
  17. 王世華、黃繼林(1996)。揚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8. 王軍虎(1998)。西安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2008)。漢語方音字匯。北京:語文出版社。
  20. 白宛如(1998)。廣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1. 光澤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3)。光澤縣志。北京:群眾出版社。
  22. 朱建頌(1998)。武漢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3. 吳建生、趙宏因(1997)。萬榮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4. 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25. 李如龍、張雙慶(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出版社。
  26. 李如龍、潘渭水(1998)。建甌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7. 李樹儼、張安生(1996)。銀川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8. 沈明(1998)。太原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9. 汪平(1998)。貴陽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0. 周長楫(1998)。廈門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1. 周磊(1998)。烏魯木齊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2. 林連通、陳章太(1989)。永春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33. 林寶卿(1994)。長泰縣方言志。長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34. 松溪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4)。松溪縣志。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35. 武夷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4)。武夷山市志。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36. 南平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4)。南平市志。北京:中華書局。
  37. 秋谷裕幸(2008)。閩北區三縣市方言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38. 秋谷裕幸(2005)。浙南的閩東區方言。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39. 浦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4)。浦城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40. 浙江省桐廬縣縣志編纂委員會(1992)。桐廬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41. 張成材(1994)。西寧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42. 張振興(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3. 張振興、蔡葉青(1998)。雷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44. 張惠英(1993)。崇明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45. 曹志耘(1998)。金華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46. 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齋、趙日新(2000)。吳語處衢方言研究。東京:好文。
  47. 許寶華、陶寰(1997)。上海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48. 陳鴻邁(1998)。海口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49. 游汝杰、楊乾明(1998)。溫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0. 湯珍珠、陳忠敏(1993)。嘉定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1. 湯珍珠、陳忠敏、吳新賢(2003)。寧波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2. 覃遠雄(1997)。南寧平話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3. 賀巍(1998)。洛陽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4. 馮愛珍(1998)。福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5. 黃雪貞(1995)。梅縣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6. 楊秀芳(2008)。詞族研究在方言本字考求上的運用。語言學論叢,北京:
  57. 溫端正(1991)。蒼南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58. 溫端正、張光明(1998)。忻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9. 葉祥苓(1993)。蘇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0. 董同龢(1983)。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61. 詹伯慧、陳曉錦(1997)。東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2. 熊正輝(1994)。南昌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3. 趙日新(2003)。績溪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4. 劉丹青(1998)。南京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5. 劉村漢(1998)。柳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6. 蔡俊明(1976)。潮語詞典。香港:萬有圖書公司。
  67. 蔡國璐(1998)。丹陽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8. 錢曾怡(1997)。濟南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9. 鮑士杰(1998)。杭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0. 鮑厚星(1998)。長沙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1. 謝留文(1998)。于都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2. 顏清徽、劉麗華(1998)。婁底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3. 顏森(1995)。黎川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4. 魏鋼強(1998)。萍鄉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5. 羅福騰(1997)。牟平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6. 蘇曉青、呂永衛(1996)。徐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14)。閩語古微歌祭同讀、古文元同讀的歷史層次分析。文與哲,25,329-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