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作爲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

并列篇名

Classics as the Manifestation of Books of Nature and Destiny-On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of Classics

DOI

10.30114/CGJHSS.200910.0001

作者

楊儒賓(Rur-Bin Yang)

关键词

理學 ; 經典詮釋 ; 性命之學 ; 復性 ; 體用論 ; Neo-Confucianism ; Exegesis of Classics ; Doctrines of Nature and Destiny ; Restoration of Human Nature ; Doctrines of Essence and Function

期刊名称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卷2期(2009 / 10 / 01)

页次

201 - 2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以理學內涵爲主的宋代經學發生了一場典範的革命,理學的經學觀和漢唐的迥異。它們的特色就形式而言,在於「四書」的地位取代「五經」,「孔顏」的地位取代「周孔」。就實質內涵而言,則在於「性命之學」的介入,「性命之學」一詞意味著一種超越的人性論,落實到工夫論上,即有「復性」的主張。「性命之學」延伸到道德領域之外時,即有「全體大用」的論述。「全體大用」依體用論的觀點而來。本文從教義(道)、聖人、經典三種新典範的形成,探討理學的經典詮釋之特色。本文的結論爲理學的聖人與經典基本上是性命之學的體現,兩者皆強調「人與深層自我的關係」在道德實踐上居有優先性。但深層的自我會碰觸到意識與存在的關連問題,因此,體用論的思考會自然升起,體用論也是理學經學的基本概念模組。

英文摘要

A paradigm shift occurred in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e Four Books became more influential than the Five Classics, and Confucius-Yen Huei(孔顏) became higher valued than Chou-Confucius(周孔). Such a shift was brought up by a new perspective to examine Nature and Destiny. Confucian scholars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held a naturalist's view of human nature, namely, the Ch'i point of view, which emphasized political and social orders. Whereas the Neo-Confucian scholars in Sung dynasty emphasized a transcendental dimension of human nature, attempting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In addition to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Neo-Confucians also held the theory of essence and function. The shift of classics, the shift of sages, and the shift of perspectives held while exploring Nature and Destiny, compo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o-Confucianism. All of these kinds of efforts were made in order to realize a deeper Self, and to fulfill more profound moral needs. One of the moral needs was the requirement of metaphysical concerns, therefore, the exegesis of classics was also emphasized by Neo-Confucian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楊儒賓(1994)。馬浮「六藝統於一心說」思想析論。鵝湖學誌,12,21-55。
    連結:
  2. (1979)。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79)。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井上哲次郎編 (1908),《日本倫理彙編‧古學派の部》,東京:育成會。
  5. (1979)。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79)。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1979)。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宋朱熹(1984)。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
  10. 宋朱熹(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11. 宋周敦頤(1990)。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
  12. 宋邵雍(1972)。擊壤全書。臺北:廣文書局。
  13. 宋胡五峰(1987)。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
  14. 宋陳淳(1966)。北溪字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宋程頤、宋程顥(1981)。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16. 宋黎靖德編(199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7. 明王陽明(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明王畿(1987)。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
  19. 明劉宗周(1996)。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 清黃宗羲(1983)。明儒學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巴特、何亞將譯(1996)。教會教義學(精選本)。香港:香港三聯。
  22. 伊立亞德、楊儒賓譯(2000)。宇宙與歷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3. 吉爾伯特‧賴爾、徐大建譯(1992)。心的概念。北京:商務印書館。
  24. 余英時(1977)。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5. 李明輝(1989)。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6. 彼得‧貝格爾、高師寧譯(1991)。神聖的帷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7. 胡元玲(2004)。張載易學與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唐君毅(1968)。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香港:新亞研究所。
  29. 海德格、陳嘉映譯(1987)。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30. 袁珂(1988)。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31. 張亨(1997)。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思文之際論集,臺北:
  32. 郭沫若(1976)。卜辭通纂‧畋遊。臺北:大通書局。
  33. 陳榮捷(1988)。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4. 勞思光(1981)。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35. 馮友蘭(1993)。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7. 葉國良(1995)。唐代墓誌考釋八則。臺大中文學報,7,51-76。
  38. 熊十力(1978)。讀經示要。臺北:洪氏出版社。
  39. 蔣年豐(1989)。從海德格與沙特的器具哲學到《易傳》器具世界的形上結構。清華學報,新19(1),39-49。
  40.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許滸、許滸(2017)。心有體用:朱子心學的構成與運作方式。臺大文史哲學報,86,1-43。
  2. 黃聖修(2022)。清代學術的漢宋視角轉換──以馬其昶《清史儒林傳稿》為中心的討論。臺大歷史學報,70,71-122。
  3. 黃忠慎(2013)。《慈湖詩傳》對「思無邪」的詮釋與運用。成大中文學報,41,113-146。
  4. 林素芬(2011)。「獨樂」與「中和」-論司馬光園林書寫中的修身意涵。東吳中文學報,21,117-146。
  5. 田富美(2016)。清道咸時期程朱理學的轉化─以方宗誠思想為觀察線索。政大中文學報,26,219-250。
  6. 吳孟謙(2014)。晚明「身心性命」觀念的流行:一個思想史觀點的探討。清華學報,44(2),215-253。
  7. 朱湘鈺(2011)。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6,93-143。
  8. 朱湘鈺(2012)。晚明季本《四書私存》之特色及其意義。清華學報,42(3),489-525。
  9. (2023)。「反復」之思—天道與性命之間: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之哲學思維探論。文與哲,42,6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