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回家/鄉的路上─決戰時期呂赫若《清秋》小說集的家與老者
|
并列篇名
|
Taiwanese Family and the Elderly: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Lu Heruo's Clear Autumn during the Last Period of World War II
|
作者
|
羅詩雲(Lo, Shih-Yun)
|
关键词
|
呂赫若 ; 決戰時期 ; 《清秋》 ; 家族史 ; 老者 ; Lu Heruo ; the Last Period of World War II ; Clear Autumn ; Family History ; the Elderly
|
期刊名称
|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2卷2期(2019 / 10 / 01)
|
页次
|
271
-
31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一九四○年代的臺灣文壇陷於決戰時局之中,「戰爭」在官方主導下成為所有文化活動的前提。然而,呂赫若卻是少數於決戰時期(1941-1945)繼續執筆,甚至出版作品集的作家之一。期間他所發表的〈清秋〉、〈風頭水尾〉、〈山川草木〉等小說,雖被質疑帶有皇民化色彩,但仍有研究者認為他是以審慎的寫作技巧,對戰爭時局與皇民化運動表達幽微的抵抗;這些表面上被解讀為協力國策的文學作品,實際記錄的是臺灣知識分子在「皇民化」的戰鼓聲下,努力面向臺灣本土社會的自我省視與書寫嘗試。處於殖民地語境中的呂赫若,不僅未被殖民當局的文藝政策所擊倒,反而於政治夾縫中發聲,深刻化臺灣的主體意識與歷史記憶。承此,本文將以呂赫若決戰時期出版的小說集《清秋》為討論對象,通過書寫構圖與人物典型的分析,檢視作家處於高壓政治之下「家族史」與「老者形象」的寫作經營,呈現臺灣知識分子面對決戰時期的文學觀點及書寫回應。
|
英文摘要
|
In the 1940s,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ry circle were entangled in the midst of the Greater East Asia War. Under the colonial and military rule, "the war" became the main theme of literary writings. Despite the hardships, Lu Heruo was one of the few Taiwanese writers who continued to write and publish during the last period of World War II (1941-1945). Many researche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Lu Heruo expressed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resistance to the imperial subject movement by prudent writing skills and realistic aesthetics. Although Lu's literary writings in the 1940s appeared to be imperial subject literature, these works actually reflected that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ried to reconstruct 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society in the end of the Japanese rule.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examine Lu Heruo's Clear Autumn, a collection of short novels which was written and published during the years of 1942 to 1944. After close-reading Clear Autumn and the writer's diary, this paper discovers Lu's special writing strategy of "family history" and "images of the Elderly" under the political pressure from Japanese colonialism, thus showing the unique appearanc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last period of World War II.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
参考文献
|
-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0,47-82。
連結:
-
張誦聖(2017)。戰時台灣文壇:「世界文學體系」的一個案例研究。臺灣文學學報,31,1-31。
連結:
-
陳瑋芬(2001)。自我的客體化與普遍化──近代日本的「東洋」論及隱匿其中的「西洋」與「支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8,367-419。
連結:
-
劉乃慈(2007)。形式美學與敘事政治──日據時期台灣自然主義小說研究。台灣文學研究,1,109-138。
連結:
-
劉益州(2010)。焦慮的現實:論呂赫若〈牛車〉「家屋」場域中的表述。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9(4),85-98。
連結:
-
橫路啟子(2009)。呂赫若「清秋」論。東吳日語教育學報,33,83-103。
連結:
-
Said, Edward W.,單德興(譯)(1997).知識分子論.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
中島利郎,羅仕昀(譯)(2012)。日本統治末期臺灣文學:臺灣總督府情報課編《決戰臺灣小說集》的出版。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上),臺北市:
-
王玨(2017)。家庭、文化戰爭與生命倫理政策──評 Mark J.Cherry 的《性、家庭與文化戰爭》。中國醫學倫理學,4,528-530。
-
呂正惠(1997)。「皇民化」與「決戰」下的追索。呂赫若作品研究──台灣第一才子,臺北市:
-
呂赫若,〈「『陳夫人』の公演 (四)〉,《興南新聞》第 6 版,1941 年 5 月 23日。
-
呂赫若 (1944),《清秋》,臺北:清水書店。
-
呂赫若,林至潔(譯)(2006).呂赫若小說全集.新北市:印刻出版社.
-
呂赫若,鍾瑞芳(譯)(2005).呂赫若日記.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
-
尾崎秀樹,陸平舟(譯),Fusako, Aida(譯)(2004).舊殖民地文學研究.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
李郁蕙(2002).日本語文學與臺灣:去邊緣化的軌跡.臺北市:前衛.
-
李澤厚(1999)。中日文化心理比較試說略稿。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臺北市:
-
林瑞明(1997)。呂赫若的「台灣家族史」與寫實風格。呂赫若作品研究──台灣第一才子,臺北市:
-
垂水千惠(1994)。論「清秋」之遲延結構──呂赫若論。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新竹:
-
垂水千惠,林巾力(譯)(2008)。回敬李香蘭的視線──某位臺灣作家之所見。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臺北市:
-
垂水千惠,張文薰(譯),鄒易儒(譯)(2008)。1942 年─1943 年呂赫若之音樂、演劇活動。戲劇學刊,8,55-87。
-
垂水千惠,莫素微(譯),邱振瑞(譯)(2012)。呂赫若與《陳夫人》:以一九四二年後呂作品為中心。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上),臺北市:
-
垂水千惠,凃翠花(譯)(1998).臺灣的日本語文學.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
柳書琴(1997)。再剝石榴──決戰時期呂赫若小說的創作母題。呂赫若作品研究──台灣第一才子,臺北市:
-
柳書琴(2008)。導言:帝國空間重塑、近衛新體制與台灣「地方文化」。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臺北市:
-
崔末順(2013).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
畢恆達(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55-56。
-
許素蘭(編)(2011).考掘.研究.再現─臺灣文學史料集刊第一輯.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
陳瑋芬(2006)。日本關於「東亞」的思考。思想,3,151-175。
-
曾健民(1998).臺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
黃英哲(編)(2006).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
楊千鶴(1996)。呂赫若及其日文小說之剖析。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
楊威理,陳映真(譯)(1995).雙鄉記──葉盛吉傳.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
葉石濤(1983).小說筆記.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
鍾美芳(1994)。呂赫若創作歷程初探──從《石榴》到《清秋》。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新竹:
|
被引用次数
|
-
(2023)。在身心健全主義底下:戒嚴時期袁瓊瓊小說的「身心障礙」和「家醜身體」。臺灣文學學報,43,2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