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前臺灣後山太魯閣族勢力之變遷

并列篇名

The Change of Taroko People's Power in Eastern Taiwan before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DOI

10.29910/TJIS.200809.0001

作者

潘繼道(Jih-Daw Pan)

关键词

臺灣後山 ; 太魯閣族 ; 開山撫番 ; 加禮宛事件 ; 李阿隆 ; Eastern Taiwan ; Taroko (Truku) People ; Opening of the Mountains and Pacifying of the Barbarians ; Karewan Incident ; A-Lung Li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卷3期(2008 / 09 / 01)

页次

1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後山的太魯閣族,約300年前從霧社一帶進入後山北部,不僅改變當地族群的分佈,更給周遭的族群相當大的威脅。隨著1874年清帝國「開山撫番」之後,太魯閣族人以自己的方式來達成「適者生存」的行為法則,漸漸受到約束與挑戰,但清人的武力鎮壓,並未對他們造成致命的威脅。1878年「加禮宛事件」後,在清帝國「以番制番」的有利條件下,更一躍成為後山北部山地最強大的族群。1886年,為使奇萊到蘇澳一帶的「番社」一併就撫,張兆連率軍駐紮山口,使得太魯閣番乞求受撫,但1893年張兆連調離後山之後,太魯閣番及木瓜番又經常「出草」殺人。而李阿隆在晚清太魯閣族勢力變遷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值得深究。

英文摘要

300 years ago, the movement of the Taroko (Truku) people from Mushe to the northern area of Eastern Taiwan brought the redistribution and danger to the local groups. In 1874, as the policy ”opening of the mountains and pacifying of the barbarians” was executed, the Ching Empire started to bring the national power into this area and forced the Taroko people to change their way of living. However, the military force of Ching Empire failed put them in a lethal danger; instead, the Taroko people became the largest group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mountains in Eastern Taiwan after the ”Karewan Incident” in 1878 due to the policy of ”using of the barbarians to subdue the barbarians.” In 1886, for pacifying the aboriginal groups in Chilai plain and Su-Au area, the army led by Chau-Lien Chang at the gate of mountains forced the Taroko people surrendered temporarily until 1893, when some of those indigenes kill other races again after his left.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A-Lung Li, wh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force changing among the Taroko people during this peri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移川子之藏等。1935。《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2. 馬淵東一。1931。〈研海地方に於ける先住民の話〉《南方土俗》1 卷,3 號,頁 87-94。
  3. (1971)。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安倍明義。1938。《臺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
  5. 山中樵。1940。〈解說〉,收於臺北帝大圖書館內臺灣愛書會(編)《愛書》12輯,頁 Ⅲ -1-17 。臺北: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內臺灣愛書會。
  6. 豐田龜萬太。1896。〈新城及大鹿角附近巡視報告〉收於《花蓮港地方巡視報告》(後半部)。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
  7. 秦貞廉(編)。1940。〈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嶋之記〉,收於臺北帝大圖書館內臺灣愛書會(編)《愛書》12 輯,頁 -1-82 Ⅰ 。臺北: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內臺灣愛書會。
  8. 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 中村孝志、許粵華譯(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在臺灣的探金事業。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板橋:
  10. 中村孝志、許賢瑤譯(1997)。荷蘭時代的探金事業補論─特別關於哆囉滿。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板橋:
  11. 中村孝志、許賢瑤譯(1997)。荷蘭人的臺灣探金事業再論。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板橋:
  12. 王學新(1998)。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3.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02)。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4. 伊能嘉矩(1973)。臺灣蕃政志。臺北:祥生出版社。
  15. 伊能嘉矩、江慶林譯(1991)。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6. 吳贊誠(1966)。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7. 李亦園(1987)。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8. 李宜憲(2001)。晚清開撫議論之流變。臺灣風物,51(1),111-40。
  19. 李國祁(1982)。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 李國祁(1975)。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一八七五~一八九四)。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4-16。
  21. 沈葆楨(1959)。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2. 林子候(1976)。牡丹社之役及其影響─同治十三年日軍侵臺始末。臺灣文獻,27(3),33-58。
  23. 胡傳(1960)。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4. 胡傳(1960)。臺東州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5. 苗允豐編、黃瑞祥編(1955)。花蓮縣疆域(附地名考)。花蓮文獻,4,15-40。
  26.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7. 夏獻綸(1959)。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8. 高琇瑩(1999)。歷史脈絡下的族群接觸─太魯閣人的對外關係。花蓮縣第二屆鄉土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花蓮:
  29.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0. 連橫(1983)。臺灣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31. 連橫(1983)。臺灣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32. 曾一平(1953)。漢人在奇萊開墾。花蓮文獻,1,77-80。
  33. 森丑之助(1996)。臺灣蕃族志。臺北:南天書局。
  34. 森丑之助、楊南郡譯(2000)。生蕃行腳。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35. 黃瑞祥(1955)。花蓮縣居民繁殖考。花蓮文獻,4,90-94。
  36. 詹素娟(1998)。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37. 鈴木作太郎(1988)。臺灣の蕃族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38. 廖守臣(1978)。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4,61-206。
  3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4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清德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8)。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臺灣之山地經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9)。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清穆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9)。清季臺灣洋務史料。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6. 劉斌雄、丘其謙、石磊、陳清清(1965)。秀姑巒阿美族的社會組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47.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8. 潘繼道(2001)。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板橋:稻鄉出版社。
  49. 潘繼道(2002)。晚清「開山撫番」下臺灣後山奇萊平原地區原住民族群勢力消長之研究。臺灣風物,52(4),39-94。
  50. 潘繼道(2003)。國家、族群與歷史變遷─近代臺灣後山南勢阿美「七腳川社」勢力消長之研究。臺灣風物,53(1),85-128。
  51. 潘繼道(1999)。花蓮舊地名探源─認識加禮宛。歷史月刊,134,79-85。
  52. 潘繼道(1998)。花蓮舊地名探源─被遺忘的「奇萊」民族與其故事。歷史月刊,127,4-11。
  53. 鄧孔昭(1991)。臺灣通史辨誤。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54. 駱香林編(1957)。花蓮縣志稿。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55. 駱香林編(1959)。花蓮縣志稿。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56. 羅大春(1972)。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7. 藤井志津枝(1983)。日本軍國主義的原型─剖析一八七一~七四年臺灣事件。臺北:
  58. 藤崎濟之助(1988)。臺灣の蕃族。臺北:南天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逸君(2010)。「招郎」與「結盟」─ 加禮宛事件對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交互關係之影響。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2),67-89。
  2. 范麗娟(2010)。原住民與永續發展。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4),71-96。
  3. 孟祥瀚(2014)。東台灣國家與族群之歷史研究的回顧。東臺灣研究,21,55-74。
  4. 潘繼道(2009)。「加禮宛事件」後奇萊平原與東海岸地區的原住民族群活動空間變遷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3),25-60。
  5. 潘繼道(2011)。評介王佳涵著《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東臺灣研究,16,87-99。
  6. 潘繼道(2017)。從文獻資料論 1945 年之前的臺東地區客家移民。東臺灣研究,24,3-42。
  7. 潘繼道(2018)。1878年陰曆9月10日吳光亮呈閩浙總督何璟文書介紹。國史館館刊,57,107-146。
  8. 潘繼道(2018)。相良長綱當政時期太魯閣族人與日本人的互動(1896-1904)。東臺灣研究,25,3-41。
  9. 施正鋒(2009)。台灣歷史中的加禮宛事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1),129-149。
  10. (2010)。花蓮地區日治時期慰靈碑遺跡初探。臺灣文獻,61(1),385-434。
  11. (2014)。論戰後臺灣原住民史的纂修:以《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為例。臺灣文獻,65(2),1-34。
  12. (2018)。1896年清軍殘兵對臺灣後山中路平埔族社的征伐。臺灣文獻,69(4),1-9。
  13. (2023)。十七至十九世紀阿美族「秀孤巒二十四社」的歷史變遷。臺灣文獻,7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