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歷史中的加禮宛事件

并列篇名

The Kalewan Battle in Taiwanese History

DOI

10.29910/TJIS.200903.0005

作者

施正鋒(Cheng-Feng Shih)

关键词

加禮宛事件 ; 台灣史 ; 原住民族 ; 抗爭 ; Kalewan Battle ; Taiwanese history ; Indigenous Peoples ; resistance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2卷1期(2009 / 03 / 01)

页次

129 - 1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根據傳統的歷史觀點,加禮宛事件往往被視為漢人開發過程中的番害,因此,國家對於這種叛亂行為必須加以鎮壓。然而,從原住民族的角度來看,面對外來殖民者的蠶食鯨吞,這是為了生存所必須進行的抗爭。我們在此,先依據歷史學者對於加禮宛事件的研究成果,來了解整個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接著,我們從政治學的族群政治著手,以少數族群認同政治化的概念架構,來檢視滿清政府所採取的政策、以及加禮宛菁英所選擇的策略。

英文摘要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historical accounts, the Kalewan Battle is generally deemed as barbarian rebellions in the process of Han settlements that demand the state's suppression. From the Indigenous Peoples' perspective, on the other hand, this is the resistance for their own survival in the face of alien encroachments on their lands. In this study, we will begin with understanding of how this event has taken place based on earlier accomplishments of historians. We will then endeavor to test the robustness of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oliticizing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that we have developed elsewhere. Our focuses will on who the Manchurian government decided to deal with the incident, and how that Kalewan elites reacted to the state's polic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潘繼道(2008)。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的歷史變遷(1874-1945)。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連結:
  2. Niiniluoto, Ilkka. 2007. “Scientific Progres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scientific-progress/).
  3. Campbell, Angus,Converse, Philip E.,Miller, Warren E.,Stokes, Donald E.(1976).The American Vot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 Feierabend, Ivo K.,Feierabend, Rosalind L.(1966).Aggressive Behaviors within Polities, 1948-62: A Cross-National Study.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0(3),249-71.
  5. Hirschman, Albert O.(1970).Exit, Voice, and Loyalty: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Hofstadter, Richard(ed.),Lipset, Seymour Martin(ed.)(1968).Turner and the Sociology of Frontier.New York:Basic Books.
  7. Lamar, Howard(ed.),Thompson, Leonard(ed.)(1981).The Frontier in History: North America and Southern Africa Compare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8. Lauren, Paul G.(ed.)(1979).Diplomacy: New Approaches in History, Theory and Policy.New York:Free Press.
  9. Miller, David Harry(ed.),Steffen, Jerome O.(ed.)(1977).The Frontier: Comparative Studies.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0. Rigby, Andrew(2001).Justice and Reconciliation: After the Violence.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1. Shepherd, John Robert(1995).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Taipei:SMC Publishing.
  12. Stintonen, Matti(2003).Realism and Growth of Knowledge: Philosophy of Science since Eino Kalia.Poznań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80(1),285-326.
  13. Wyman, Walker D.(ed.),Kroeber, Clifton B.(ed.)(1965).The Frontier in Perspective.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4. 丁曰健編(1997)。治台必告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5. 丁曰健編(1997)。治台必告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6. 木枝‧籠爻(1999)。噶瑪蘭族─永不磨滅的尊嚴與記憶。台北:原民文化。
  17. 王育德(1979)。苦悶的台灣。台北:鄭南榕。
  18. 王嵩山(2000)。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板橋:稻鄉出版社。
  19.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史。San Jose:蓬島文化。
  20.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7)。清德宗實錄選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1. 伊能嘉矩、江慶林譯(1991)。台灣文化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2. 伊能嘉矩、溫吉譯(1999)。台灣番政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3. 伊能嘉矩、溫吉譯(1999)。台灣番政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4. 伊藤潔、江萬哲譯(1994)。台灣─四百年的歷史與展望。台北:新遠東。
  25. 吳密察(1998)。唐山過台灣的故事。時報文化。
  26. 吳贊誠(1997)。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7. 李宜憲(2008)。晚清國家體制與原住民部落的衝突─從烏漏社到阿棉山社。大港口事件論文集,台北:
  28. 李筱峰、林呈蓉(2003)。台灣史。台北:華立圖書。
  29. 周婉窈(1998)。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
  30. 林玉茹(2007)。殖民地區的邊陲─東台灣的政治經濟發展。台北:遠流。
  31. 林再復(1990)。台灣開發史。台北:作者自印。
  32. 林衡道編(1990)。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
  33. 姚瑩(1996)。東槎紀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34.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35. 施正鋒(2002)。北愛爾蘭的和平。第二屆台灣和平學研討會─和平與社會科學的對話,:
  36. 施正鋒(2007)。台灣政治史。台北:翰蘆圖書。
  37.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北:翰蘆圖書。
  38. 施正鋒(2003)。和平研究與和平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14,132-42。
  39.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40. 柯培元(1993)。噶瑪蘭志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41. 洪麗完、張永楨、王昭文(2006)。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
  42. 胡鐵花(1993)。台東州采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43. 翁佳音(2001)。異論台灣史。板橋:稻鄉出版社。
  44. 高賢治編(1978)。台灣三百年史。台北:眾文圖書。
  45. 康培德(2005)。台灣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46.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板橋:稻鄉。
  47. 康培德、李宜憲、陳俊男(2003)。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花蓮:花蓮教育大學。
  48. 連橫(1977)。台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
  49. 郭廷以(1975)。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
  50. 陳明仁(2005)。東台灣歷史再現中的族群與異己─以胡傳之〈台東州采訪冊〉的原住民書寫為例。板橋:稻鄉。
  51. 陳秋坤(1997)。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2. 陳淑均(1993)。噶瑪蘭廳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53. 陳鴻圖(2004)。台灣史。台北:三民書局。
  54. 程大學(1991)。台灣開發史。台北:眾文圖書。
  55. 黃大受(1982)。台灣史綱。台北:三民書局。
  56.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
  57. 楊碧川(1987)。台灣簡明史。高雄:第一出版社。
  58. 溫振華(2007)。台灣原住民史。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59. 葉振輝(1995)。台灣開發史。台北:台原。
  60. 詹素娟(1999)。族群、土地與變遷─一個歷史族群的再出發。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板橋:
  61. 詹素娟(2000)。東台灣加禮宛族群空間的成立。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62. 潘繼道(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板橋:稻鄉。
  63. 蔡中涵、莊雅仲、李宜憲(2001)。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64. 蕭錚(1987)。中國人地關係史。台北:台灣商務。
  65. 戴寶村(2006)。台灣政治史。台北:五南圖書。
  66. 薛化元(2001)。台灣歷史。台北:大中國圖書。
  67. 薛化元(1999)。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
  68. 簡後聰(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
  69. 羅大春(1997)。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70. 藤井志津枝(2001)。台灣原住民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