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加禮宛事件暨加禮宛意識之型塑

并列篇名

The Galiauwan Ev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Galiauwan Consciousness

DOI

10.29910/TJIS.200912.0006

作者

李宜憲(Yi-Sien Li)

关键词

加禮宛事件 ; 加禮宛意識 ; 社長口糧 ; 歷史記憶 ; Galiauwan Event ; Galiauwan consciousness ; historical memory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2卷4期(2009 / 12 / 01)

页次

127 - 1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加禮宛事件為起點,進而討論加禮宛人與其他族群之間,在我族與他族這一點上,形成怎樣的相互認知。就時間點而言,清末日治初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最大特色是:加禮宛意識的形成。本文特別重視晚清的社長口糧這項制度,因為它是光緒年間「撫番」的基本措施。相較於先前的阿棉納納事件及其後的大庄事件,所有聯兵抗清的後山諸社,無不領有社長口糧,唯獨不發給加禮宛社;這種制度性的差別對待,對加禮宛人實有重大影響。其次,清兵在加禮宛地區,持續駐軍到清政權退出東台灣為止。此一措施也對其日後的歷史記憶,產生了制約作用。從日治初期的戶口清冊來看,當時的原住民及其部落都稱之為「蕃」與「社」,但在加禮宛聚落裡,則全部稱為「民」與「庄」,由此可知,加禮宛意識約形成於晚清日治初。近年加禮宛人所推動的復名運動,以「噶瑪蘭」一詞作為運動成員間的最大交集,遂使原已隱晦的加禮宛意識,再度隱晦於噶瑪蘭意識之下。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looks into how the Galiauwan consciousness had developed, especially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aliauwan Event. The focus is on the Chief Monthly Stipend System, the basic measure to ”Domesticate the Barbarians” in the Guangxu reign. Compared with the earlier Ami-Nana Event and the later Da-drang Event, except the Galiauwan, all of those who had joined anti-Qing coalitions were provide for the Stipend. This institutional treatment against the Galiauwan had had devastating impacts. Further, Qing army contingents were sent to garrison Galiauwan areas, which had had imposed restrictive memories on their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Probing the residential register materials during the early Japanese rule, it is found that Indigenous Peoples were invariably and termed the ”Barbarians” and their bands as ”tribes.” The only exception was the Galiauwan, who was termed ”people” and their settlements ”villages.” It is deduced that Galiauwan consciousness may have formed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the early Japanese rul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Galiauwan revival movement has taken up the name ”Kavalan” as the largest common denominator of its agitators, which has rendered Galiauwan consciousness subsumed under the Kavalan on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戶口調查部。1907。《臨時台灣戶口調查要計─街庄社別住居及戶口等 明治三十八年度》。台北: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戶口調查部
  2. 曾根俊虎。1896。〈北部生熟兩蕃戶口姓名調查錄〉收於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總督府蕃族事情公文類纂原文 明治二十九年》第十二門殖產,第十卷撫墾類,報第十號。台北:台灣總督府
  3.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台湾高砂族系統所属の研究》。台北: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
  4. 木枝.籠爻(1999)。噶瑪蘭族。台北:原民文化事業。
  5.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8)。清季申報台灣記事輯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9)。台灣番事物產與商務、台灣生熟番紀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台灣生熟番記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 田代安定(1985)。台東殖民地豫查報文。台北:成文出版社。
  9. 伊能嘉矩(1997)。台灣蕃政誌。台北:南天書局。
  10. 伊能嘉矩(1994)。台灣文化志。台北:南天書局。
  11.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2000)。台灣蕃人事情。東京:草風館。
  12. 吳贊誠(1966)。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室。
  13. 李宜憲(2000)。晚清後山駐兵初探。台灣風物,50(1),13-42。
  14. 李宜憲(2005)。部落傳說的創造與轉型─論「林東涯傳說」之流變。台灣人類學刊,3(2),115-33。
  15. 李宜憲(2001)。晚清後山開撫議論之流變。台灣風物,51(1),111-40。
  16. 林修澈(2003)。噶瑪蘭族的人口與分佈。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17. 洪安全編(1994)。清宮月摺檔台灣史料。台北:故宮博物院。
  18. 胡傳(1960)。台東州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 胡傳(1960)。台灣日記與稟啟。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0.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板橋:稻鄉出版社。
  21. 康培德、李宜憲、陳俊男(2003)。原住民部落重大歷史事件─加禮宛事件。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22. 張振岳(1998)。噶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台北:常民文化。
  23. 清水純(1992)。クヴァラン族─変わりゆく台湾平地の人々。京都:?????出版?。
  24. 清水純、余萬居譯稿(1992)。クヴァラン族─変わりゆく台湾平地の人々。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5. 陳逸君(2004)。百年新社─噶瑪蘭族新故鄉。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博。
  26. 森丑之助、楊南郡譯(2000)。生蕃行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7. 黃宣衛(2005)。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南天書局。
  28. 詹素娟(2000)。東台灣加禮宛族群空間的成立。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29. 詹素娟(1998)。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30. 劉璈(1958)。巡台退思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1. 潘繼道(1992)。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林文凱(2014)。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漢學研究,32(2),139-174。
  2. 潘繼道(2011)。清光緒初年臺灣後山中路的「烏漏事件」。東臺灣研究,1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