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加禮宛事件前Sakizaya人的群體型態與生成作用-從口述史與文獻資料的併置談起

并列篇名

Group Types and Formational Mechanisms of the Sakizaya People before the Jia-Li-Wan Event: Oral History and Literature Juxtaposition

DOI

10.29910/TJIS.201003.0005

作者

蘇羿如(Yih-Ju Su)

关键词

Sakizaya人 ; 部落 ; 社 ; 口述史 ; 群體型態 ; 生成作用 ; Sakizaya People ; tribe ; village (she) ; oral history ; group types ; formational mechanism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3卷1期(2010 / 03 / 01)

页次

149 - 1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的焦點在於透過將口述史與文獻資料併置,藉以理解加禮宛事件(達固湖灣事件)之前,清代Sakizaya人有哪些群體型態,並嘗試解釋其生成機制。究竟這些群體型態在清代各自代表什麼意思,我們又是否能夠某種程度掌握各人群分類的生成邏輯呢?而伴隨這些問題而來的則是「社」和「部落」究竟該如何界定呢?本研究指出,口述史中的Sakizaya人部落,有五部落與十部落兩種觀點,但這兩種觀點皆未出現在可供對應的文獻資料中。而文獻資料裏所記載的筠耶耶社,也並不是以單一「社」的型態被認識,反倒是以地理空間而被命名為南勢群的奇萊社番;中國帝國主義分類中的歸化生番;以及賦稅制度下被歸類在崇爻八社裏,這三種人群型態最為常見。此外,從口述史中對「部落」的描述,與文獻中所使用的「社」,可以發現兩者呈現出一種非對應性的關係。

英文摘要

The aim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comprehend the group types of the Sakizaya People before the 1878 Jia-Li-Wan Battle (also known as the Takobowan Battle) in the Ching Dynasty, to explain their formational mechanism by the combination of oral history and document resources, and to understand relevant logics of group classifications. The basic question is how to distinguish the ”village” (she) and ”tribe.”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materials, Yun Ye Ye (she) was not known only as a single ”village,” but rather as Nan-Shyh (meaning southwards) group of the Kilai village people in a geographical term, as naturalized barbarian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imperialism, and as the Tsung-Yao eight communities under the Taxation system. Comparing the notion of ”tribe” in oral history on the ”tribe” with the ”village” used in historical materials, we discover a kind of non-correspondence rela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詹素娟(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台大文史哲學報,59,117-42。
    連結:
  2. 黃金文。2008。花蓮市國福社區活動中心。訪問,12 月5 日、12 月6 日。
  3. 督固.撒耘。2008。督固.撒耘自家住宅。訪問,12 月21 日。
  4. 安倍明義。1938。《台灣地名研究》。台北:蕃語研究會。
  5. 黃金文。2009。電話訪談。訪問,10 月21 日。
  6. 黃金文。2009。花蓮市國福社區活動中心。訪問,4 月13 日。
  7. 尹章義(1982)。台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其功能。台北文獻,59/60,97-251。
  8. 李亦園(1957)。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35-69。
  9. 李來旺(1996)。台窩灣人與奇萊平原的撒基拉雅人。原住民健康研究室通訊,3,4-7。
  10.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11. 柯培元(1961)。噶瑪蘭志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 范咸(1961)。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3.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板橋:稻鄉出版社。
  14. 張德水(1996)。台灣種族、地名、政治沿革。台北:前衛出版社。
  15. 陳秋坤編、洪麗完編(2001)。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6. 陳淑均(1993)。噶瑪蘭廳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7. 森丑之助、楊南郡譯(2000)。生蕃行腳。台北:遠流出版社。
  18.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19. 詹素娟(2007)。舊文獻新發現──台灣原住民歷史文獻解讀。台北:日創社文化。
  20. 潘繼道(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板橋:稻鄉出版社。
  21. 藍鼎元(1958)。東征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2. 蘇羿如(2009)。花蓮,東華大學美侖校區多元文化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