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族群認同與社會結構的角力-原住民回復傳統姓名運動的社會學分析

并列篇名

Wrestling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Social Structur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Reviving Traditional Names among Taiwanese Indigenes

DOI

10.29910/TJIS.201012.0003

作者

謝國斌(Kuo-Pin Hsieh);何祥如(Hsiang-Ju Ho)

关键词

原住民 ; 還我姓名運動 ; 傳統姓名 ; 族群認同 ; 社會結構 ; indigenes ; ethnic identity ; indigenous names ; social movement ; social structure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3卷4期(2010 / 12 / 01)

页次

47 - 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以社會學的觀點,以原住民回復傳統姓名運動為案例,探究原住民族在追求原住民族認同時,所可能遭遇的社會結構限制以及其所呈現的社會學意義。而本文的結構安排以原住民傳統姓名與漢文化霸權遭遇的歷程為軸線,探究其從接觸同化到復振各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具體內容除了簡要介紹原住民族傳統姓名文化的內涵與漢化的歷程外,我們更在當代原住民族認同復振的脈絡下,探究原住民族回復傳統姓名之現況、限制,以及其所呈現之社會學意義。最後,在維繫原住民族文化與認同的基本前提下,我們探究了回復傳統姓名的重要性與策略。我們認為,人們欲選擇何種姓名是其個人權利,沒有傳統姓名也不見得就沒有原住民族認同。不過,從族群認同理論觀之,我們認為愈明顯的族群邊界愈能維繫族群認同,而具有可與漢式姓名有效區別的傳統姓名即扮演維繫認同的作用。從1995 年原住民得以回復傳統姓名迄今,僅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回復傳統姓名,這雖隱含著回復傳統姓名運動面臨了困境,更意味著原住民族認同出現了危機。透過社會學的分析,回復傳統姓名運動確實有其困難點,但其實大都能克服。因此,我們建議主政單位除了應主動協助民眾回復傳統姓名外,原住民族菁英也應該以身作則,以回復傳統姓名為己任,透過漣漪效應讓更多人願意回復傳統姓名。

英文摘要

While using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al names has been allowed by the law since 1995, only fewer than 1% of the total indigenous population have revived their traditional names. And most people, including indigenous political leaders, still use Han names as official names. Based on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nd interpret the probable difficulties that Taiwanese indigenes encounter on the road of reviving their indigenous names. Following the historical timeline,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encounter course between indigenous people and the Han people, from initial contact through (name) assimilation to reviving identity (traditional names). Lastly, under the premise of preserving indigenous culture and identity, w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and strategies of reviving traditional names. We believe that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what kind of names they want, including Han names, but traditional names definitely have better effect in drawing ethnic boundary and preserving ethnic identity. According to theory of ethnic relations, the clearer the ethnic boundary is, the better can the ethnic identity be preserved.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actively assist people to revive their traditional names. In addition, based on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we also suggest that the aboriginal elites should lead to revive their traditional nam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謝國斌(2010)。台灣族群研究的發展。原住民民族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
    連結:
  2. 許惠就。2002。〈解姓原為蟹,源自道卡斯族〉《中國時報》12 月31 日(http://ec.chinatimes.com.tw/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2002/12/31)
  3.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99 年06 月全國各縣市原住民羅馬拼音傳統姓名人口數統計〉( 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4714&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rl=)(2010/8/4)
  4. 陳秋香。無日期。〈原住民正名運動〉《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北:行政院文建會(http:// 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168)(2010/8/11)
  5.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98 年1 月全國各縣市已回復傳統姓名之原住民人口數統計〉(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2833&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rl=)(2010/8/4)。
  6. 馬耀.比吼(編導)。2002。《請問貴姓》(紀錄片DVD)。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7. Kaing Lipay。無日期。〈姓名條例愈修愈回頭〉(http://www.realpangcah.net/2003_name/law/law_02.htm)(2010/8/11)
  8. 淑娟、周晏鋒。2010。〈大台南西拉雅文化地圖〉。台南:台南縣政府西拉雅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9. Park, E. Robert(1950).Race and Culture.Glencoe, Ill.:Free Press.
  10. Weber, Max(1968).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New York:Bedminster Press.
  11. Yetman, Norman R.(1991).Majority and Minority.Boston:Allyn & Bacon.
  12. 王雅萍(2004)。宜蘭泰雅族的傳統名制變遷與復名問題探討。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13. 王雅萍(1994)。台北,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14. 丘其謙(1966)。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5. 伊能嘉矩、江慶林譯(1991)。台灣文化誌。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16. 佚名(1959)。安平縣雜記。台北:台灣銀行。
  17. 林修澈(1997)。賽夏族的名制。台北:唐山出版社。
  18. 林瑤棋(1997)。臺灣原住民姓名的探討。臺灣源流,5,63-75。
  19. 林瑤棋(2003)。原住民的「還我姓名」運動。歷史月刊,181,11-17。
  20. 林瑤棋(1998)。原住民的姓名何去何從。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8(4),34-36。
  21. 徐雨村(2001)。台灣南島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2. 翁佳音(1984)。平埔漢化史考略。台灣風物,34(1),1-27。
  23. 高拱乾(1993)。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4. 張炎憲、李季樺(1995)。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
  25. 陳奇祿(1958)。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台北:南天書局。
  26. 黃叔璥(1996)。台海使槎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7. 楊昇展(2004)。台南,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
  28. 楊慶平(1997)。台北,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29. 劉還月、陳柔森、李易蓉(2001)。我是不是平埔人DIY。台北:原民文化。
  30. 蔣毓英(1993)。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31. 鄭喜夫(1985)。台灣之稀姓初稿。台灣文獻,36(2),35-106。
  32. 謝國斌(2009)。平埔認同的消失與再現。壽豐:東華大學院住民民族學院。
  33. 謝國斌(2006)。漢姓語族群認同─台灣平埔姓氏探源。台灣源流,36,107-16。
  34. 藤井志津枝(2001)。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被引用次数
  1. 陳昭如(2014)。父姓的常規,母姓的權利:子女姓氏修法改革的法社會學考察。臺大法學論叢,43(2),271-380。
  2. 劉千嘉,章英華(2020)。原漢通婚家庭中雙裔子女的族群從屬:子代性別與數量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2(1),1-38。
  3. (2015)。當代原住民身份認同之研究:以苗栗後壠社、新港社為例。臺灣文獻,66(2),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