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

并列篇名

Th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Educational Policy for Requiring Indigenous Students of Passing Tribal Language Examination

DOI

10.29910/TJIS.201107.0003

作者

趙素貞(Su-Chen Chao)

关键词

台灣原住民 ; 學生族語認證政策 ; 批判論述分析 ;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 The educational policy requires students of tribal language examination ;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4卷2期(2011 / 07 / 01)

页次

77 - 9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台灣原住民學生享受升學優待必須通過族語認證的政策,造成原住民族社會不小的衝擊,甚至發起抗議行動。然而,政府卻堅持這是族語教育既定政策無法改變,原因何在?乃激起筆者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透過批判論述分析,以對台灣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的政策文本、論述實踐過程和其中所蘊含的知識/權力關係、形成背景和時代脈絡,有所理解、揭露和釐清,進而對未來的改革方向提出可資反思與參考的依據。本研究根據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模式,進行文本分析、過程分析、社會分析,並採用Fairclough的描述、詮釋、解釋方式,以呈現台灣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政策的論述形構,及此一論述形構與權力關係互動所產生的社會現象與問題。

英文摘要

The educational policy requires students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to pass tribal language examination, which made a great impact upon the society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even provoked objection. However, the authority insisted that this policy was by no means to be changed. The intricacies inspired the researcher to search for an answer. Using the concept and the method of CDA,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olicy texts and the reform discourses, expose the discourse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wer it, as well as clarify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xt of the educational policy made students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to pass tribal language examination. After that, this study offered some advices or suggestions on future reform. The CDA method of this study was constructed out of Fairclough's text-orient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odel, 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dimension-text analysis,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social analysis. As for the actual analytic way, this study adopted Fairclough's CDA way-descri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explanation, as well as to investigate phenomenon and problem which are generated for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is discursive formation and power rela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蔣文鵑。2011。〈原味100慶新年 學生考試放榜豐收領紅包〉《行政院原民會新聞稿》1月28日。(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35AE118732EB6BAF&DID=0C3331F0EBD318C21293CB7FCC14D964)(2011/3/5)。
  2. 無作者。2006。〈原民會第79次委員會議紀錄〉《行政院原民會》8月31日。(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3506BFA80523D1EF)(2009/9/15)。
  3. 無作者。2002。〈原民會第4次教育審議委員會議紀錄〉《行政院原民會》12月16日。
  4. 退休校長。2009。原民會。訪問,12月7日。
  5. 張景弘。2009。〈升學弱勢原住民學生僅41%念大學〉《聯合報》10月16日,AA4版。
  6. 許雅玲。2011。〈99學年原住民學生概況分析〉《教育部統計處》4月(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9native.pdf)(2011/4/7)。
  7. 無作者。2003。〈原民會第5次教育審議委員會議紀錄〉《行政院原民會》3月31日。
  8. 監察院。2011。〈調查報告〉(http://www.cy.gov.tw)(2011/3/10)。
  9. 無作者。2005。〈原民會第72次委員會議紀錄〉《行政院原民會》7月28日。
  10.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9。南投望鄉部落。訪問,11月21日。
  11. Fairclough, N.(1995).Media Discourse.London:Edward Arnold.
  12.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台北:前衛。
  13. 全文正(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14. 夷將‧拔路兒(2007)。邁向原住民族語言發展的康莊大道。原住民族語言發展論叢理論與實務,台北:
  15. 周惠民(2009)。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與人才培育。2009年原住民族教育學術─教育文化與人才培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6. 周惠民(2008)。我國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的發展與現況。2008 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台北:
  17. 林文蘭(2007)。族語認證作為升學優待的隱憂。北縣教育,5,6-7。
  18. 林英津(2008)。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政策的觀察:從國語政策到原民會的族語認證。台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
  19.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出版有限公司。
  20. 陳誼誠(2007)。96年族語加分考試的考生表現分析。原住民族語言發展論叢理論與實務,台北:
  21. 黃東秋(2008)。多語言互通論:社區多語言教室的學與教。台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
  22.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23. 廖傑隆(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4. 趙素貞(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25. 劉唯玉(2002)。台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九十一年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
被引用次数
  1. 陳張培倫(2013)。族群發展導向積極賦權行動與原住民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7,1-64。
  2. 馮美滿(2014)。國中臺灣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之批判論述分析-以翰林(2013 版)教材內容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3,81-108。
  3. 賴秦瑩、郭俊巖、吳惠如、王德睦(2013)。臺灣原鄉弱勢教育與教育福利議題之初探:原住民校長的角度。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7(2),213-258。
  4. (2013)。原住民族發展的研究趨勢─環繞在原住民身分與民族語言兩個政策的分析。民族學界,31,2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