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以「隨意/不隨意」組織型態探究排灣族社會組織的變遷與發展

并列篇名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Paiwanese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Approach of Voluntary/non-Voluntary Organizations

DOI

10.29910/TJIS.201210.0002

作者

許俊才(Kui)

关键词

原住民族 ; 社會組織 ; 人民團體 ; 隨意/不隨意組織 ; indigenous peoples ; social organizations ; citizen's organization ; voluntary/involuntary organization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5卷3期(2012 / 10 / 01)

页次

19 - 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藉由隨意與不隨意的組織型態來探討排灣族社會組織過去一個世紀左右的變遷與發展,藉以瞭解排灣族部落組織在面對外來殖民政府後的社會組織與其組織影響力的變化狀況。排灣族傳統社會組織的形成大多是一種「不隨意」的組織型態,也就是依其血緣、地域關係而形成,其組織形成不僅涉及到個人,亦同時涉及到家庭與親屬,有其自主的行政及司法制度。在日據時代有明顯的改變,特別是在外來文化的強勢入侵並切割原住民族與土地的關係,並且在原本的聚落裏建立了新的組織(如教育組織、警察組織),亦將原本具有統治權/管理權的部落領導者/部落長耆矮化成日人所控制/支配的部落協調/溝通者,而原有的傳統組織功能亦在此改變下而逐漸消失(如部落會議、青年組織)。戰後則有愈來愈多所謂「隨意」(voluntary)型態的組織出現,而在工業化過程中部落青年學生與部落中壯人口不斷外移至都會區後,跨族群的原住民社會組織開始有較多的發展,而此時的社會組織較偏向經濟取向。自1987年解嚴後,開始有愈來愈多的人民團體組織成立,而原住民也在原住民社會運動的潮流與政府政策(特別是社區發展的相關政策)主導下有多元性的團體組織發展,包括地方性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單一族群組織(例如同鄉會)、跨區域組織(如文教協會)、全國性跨族群組織(如學會、基金會)。有關組織變遷與發展的現象討論,在本文亦有廣泛的討論。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uses the voluntary/involuntary organization model to discuss and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 Paiwanese society over the past century and to discover the influences of colonial societies upon Paiwanese tribal organizations and authorities. In the past, most traditional Paiwanese organizations were involuntary, determined by their kinship,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authority. Significant changes occurred during the Japanese era, as they occupied and took aboriginal lands and destroyed the Paiwanese authority system.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lso established some new forms of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tribes, controlling education, the police and agriculture, and these gradually replaced the authority of the mazazangiljan (chief). At the same time, some Paiwanese traditional structures, such as the tribal council and youth organization, also gradually disappeare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KMT (Kuomintang) Government governed Taiwan, having retreated there from mainland China in 1949 after the civil war. Since then, more and more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have adopted a cross-ethnic and economic approach as tribal people have migrated to the cities for work. After the cessation of martial law in 1987, the number of voluntary people's organizations increased and, following the Government's policies with regard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diversity of local structures. All of this is wide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秋綿(2001)。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臺灣土地研究,2,23-40。
    連結:
  2. 許俊才、林東龍(2011)。排灣族老人之都市生活經驗初探。社會發展研究學刊,9,19-40。
    連結:
  3. 陳東升(2009)。臺灣社會組織原則的轉換:衝突或自然演化?。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2),247-274。
    連結:
  4. 楊君琦、郭欣怡(2011)。社會企業組織型態與經營類型之初探。輔仁管理評論,18(1),53-78。
    連結:
  5. 蔡育軒、陳怡君、王業立(2007)。社區發展協會、選舉動員與地方政治。東吳政治學報,25(4),93-135。
    連結:
  6. 謝政道(2007)。排灣族傳統社會結構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123-143。
    連結:
  7. 泰武鄉武潭社區發展協會。2009。〈部落遷移史〉《阿布丹部落報》創刊號,頁1
  8. Hsu, C.-T.(2008)。University of Brighton。
  9. Yunus, Muhammad、曾育慧譯(2008)。打造富足新世界。台北:博雅書屋。
  10. 王振寰編、瞿海源編(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11. 丘其謙(1962)。卡社羣布農族的親族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3,133-189。
  12. 田哲益(2010)。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台北:台灣書房。
  13. 石磊(1969)。筏灣村排灣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8,179-229。
  14. 何信安(2002)。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15. 余光弘(1980)。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91-110。
  16. 宋龍生(1963)。南澳泰雅人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5,165-223。
  17. 李安輝(2007)。台灣原住民社會組織研究綜述。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7(4),20-24。
  18. 李易駿(2008)。當代社區工作:計畫與發展實務。台北:雙葉。
  19. 林志興(1992)。台灣原住族群非傳統性社會組織研究的意義。人類與文化,28,12-24。
  20. 林惠祥(2010)。文化人類學。台北:Airiti Press=華藝數位。
  21.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
  22. 邱韻芳(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23. 洪讚能(2006)。宜蘭,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研究所。
  24. 徐雨村(1994)。排灣族的經濟適應-以台東縣達仁鄉土阪村為例。人類與文化,29,63-70。
  25. 泰武鄉武潭社區發展協會(2009)。武潭部落誌。屏東:泰武鄉武潭社區發展協會。
  26. 浦忠成(2005)。日治時期對於原住民的教化及其影響。當代教育研究,13(4),1-32。
  27. 張金生(2003)。探討排灣族社會部落權力結構的演變。原住民教育季刊,32,63-98。
  28. 張苙雲(1986)。組織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29. 許守明(1996)。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氏族聚落之傳統社會組織與祭典。臺灣源流,2,106-113。
  30. 許俊才(2011)。從部落的視野看資源分配與服務輸送─以排灣族為例。「建國百年、政府再造、經社整合-台灣社會福利的成就、挑戰與未竟事業」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
  31. 許俊才、顏成仁、涂志雄(2012)。社區賦權的實踐與反思:以屏東排灣族部落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2(1),29-64。
  32. 許進德(2009)。部落,是唯一能安慰我的地方!。人本教育札記,246,44-51。
  33. 陳志梧、鄧宗德(1990)。東埔社布農族生活空間的變遷(1945-1990)-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51-94。
  34. 黃文一(2005)。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35. 黃宣衛(1989)。從歲時祭儀看宜灣阿美族傳統社會組織的互補性與階序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75-106。
  36. 楊士範(2005)。平和(Piuma)排灣族、城鄉遷移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稻鄉。
  37. 葉嘉楠、洪嘉欣(2006)。社區發展協會功能與問題之實證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5,86-118。
  38. 達努巴克(2009)。冒著生命危險─為什麼我們要重回舊部落?。人本教育札記,246,54-59。
  39.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研院民族所譯(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台北:中央研究院。
  40.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研院民族所譯(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台北:中央研究院。
  41. 蔡明哲編(2001)。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42. 衛惠林(1965)。臺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人類與文化,25/26,71-87。
  43.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羣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44. 藤井志津枝(2001)。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5. 嚴思毅(200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46. 顧坤惠(200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達比利泱‧阿利夫、邱盈翠、包梅芳(2015)。「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與身分性文化敘述:排灣族巴格達外(Pakedavai)家族之實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8(1),1-42。
  2. 許俊才/Kui Kasirisir(2021)。尋求留在部落生活與工作的機會:一個原鄉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生與存」的故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5(2),99-138。
  3. (2017)。原住民健康的文化意義:兩個部落健康照顧模式。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