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探討排灣族習慣法中有關正義的概念與實踐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the Paiwan Customary Law Relating to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Justice

DOI

10.29910/TJIS.201312_6(4).0001

作者

童春發(Masegeseg Z. Gadu)

关键词

核心家庭 ; 習慣法 ; 修復 ; 正義 ; 復合 ; 罪 ; 罰 ; 補償 ; 責任 ; nuclear family ; customary law ; restoration ; justice ; reconciliation ; sin ; punishment ; compensation ; responsibilities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6卷4期(2013 / 12 / 01)

页次

1 - 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排灣族的部落社會是以mamazangiljan(核心家庭)為中心。部落的社會規範旨在建立一個正義的、公義的、復合的、平衡的及健康的互動關係。在這樣的部落環境裡,部落的每一個成員都被要求實踐人與人、人與親屬、人與部落、人與社會及人與大自然的正義關係。所以,每一個人心中要有一把尺,犯錯就要付代價、扛責任、賠罪、補償和參與修復的責任。相對於此的是自己也要隨時預備好自己有饒恕別人、接受加害者的賠罪,給人機會獲得修復與重建的認知與精神。本文的目的是「探討排灣族習慣法中有關正義的概念與實踐」。將分別從排灣族「區域社會」觀念、維護「區域社會」的法制狀態、有關「罪」與「罰」的觀念及從排灣族的人觀詮釋「傳統習慣中的犯錯者與刑罰者之間正義的關係」之整體意義。

英文摘要

Paiwan tribal society has the concept of mamazangiljan (nuclear family) as its heart. Tribal customary law is aimed at establishing a just and righteous, restorative, balanced and healthy interaction. In this tribal environment, every member of the tribe is asked to strengthen their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nd relatives, people and tribe, people an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refore, the hearts of everyone need to be carefully governed; mistakes must bear costs and individuals carry the responsibility to make amends, pay compens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involved in making reparations. In contrast to this, members of the tribe also have to be ready at any time to forgive others, to accept an offer to make from amends perpetrators, giving access to the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gnitive and spiritual bond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Paiwan customary law and practice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n order to grasp the concept of justice and understand practice the overall significance of the tribe, this paper will be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Paiwan regional social concepts, legal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social status, and about the concepts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and will also be from the Paiwan people's view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raditional customary law relating to penalties for offend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victim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皇玉(2011)。原住民持有槍械合法性之研究。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連結:
  2. 張道周(2011)。原住民參審試行條例—原住民審判主體地位的建立。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連結:
  3. 蔡潁芳(2010)。繼承自治?—自排灣族的觀點出發。第1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連結:
  4. 高文斌。2003 日治時期泰雅族習慣法的發展,典藏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b/1d/0e.html)
  5. James, Anaya S.、蔡志偉譯(2010)。國際法中的原住民族。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6. 王泰升(2003)。土地、人民、法律與歷史。月旦法學教室,13,105-114。
  7. 古野清人、葉婉奇譯(2000)。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原住民文化。
  8. 何聯奎、衛惠林(1956)。臺灣風土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9. 余建國(2011)。原住民傳統領域與自然資源權利之法效性。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0. 吳秦雯(2011)。誰的資源?誰來決定?─國家整體法益vs.原住民族權利保障。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1. 李永然(2011)。從法律觀點談我國對原住民族土地之保障。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2.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
  13. 林三元(2011)。紛爭解決與制度設計:設立原住民族法庭之必要性與可行性。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4. 林長振(2011)。論原住民族之土地權─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0 條第1 項之立法與解釋。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5. 高德義(2010)。重拾被放逐的傳統:排灣族習慣法與國家法的衝突與融合。第1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6. 陳竹上(2011)。當部落與國家相遇:我國行政法院關於原住民保留地爭議之判決分析。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7. 陳張培倫(2011)。原住民族研究倫理中的集體同意權機制。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8. 湯文章(2011)。紛爭解決與制度設計:設立原住民族法庭之必要性與可行性。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19. 童春發(2013)。族群文化與發展。臺北市:商鼎數位。
  20. 童春發(2013)。臺東縣金崙溪流域的區域發展與族群關係。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1. 童春發(2004)。原住民文化與福音。台北:天恩。
  22. 童春發(2011)。排灣族擬人化的命名土地制度:三個遺址地名的田野調查與文化詮釋。臺東市:臺灣史前博物館。
  23.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98)。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臺北:中研院民族所臺灣省文獻會。
  24. 潘立夫(1996)。排灣文明初探。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25. 蔡志偉(2011)。以文化脈絡回應司法論述—澳洲與我國有關傳統領域權的判決比較。第2 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
  26. 蔡志偉(2011)。台灣國際研究季刊,7(1),17-34。
  27. 蔡明誠(2011)。原住民族財產權之性質、保護方式及內容之初探。第 2 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28. 鄭川如(2011)。由生存權、文化權而來的狩獵權—從美國最高法院判決談台灣原住民的狩獵權。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29. 蕭德昌(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南島研究所。
  30. 謝若蘭(2011)。原住民族修復式正義之理念與實踐初探。第2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31. 藤崎濟之助、中央研院民族研究所編譯。臺灣の蕃族。臺北:南天。
被引用次数
  1. 許俊才(2016)。我的部落你好嗎?談部落/族群與我的健康關係。護理雜誌,63(3),18-24。
  2. 李宜澤(2021)。從傳統的未來走向倫理觀點:技術反思、後殖民處境與原住民主體意識。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3(1),1-52。
  3. (2014)。保護性社工職場「心」安全-運用個人中心治療取向於保護性社工實務場域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47,192-202。
  4. (2023)。原鄉部落社區聯結對居民主觀福祉影響之研究:對部落社區治理的意涵。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7(2),9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