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獵人學校中的形塑文化-以台東鸞山、拉勞藍部落、花蓮水璉部落為例
|
并列篇名
|
Revitalizing Indigenous Culture: Hunting Schools from Tribes of Lalaolan, Ciwidian, Sazasa
|
DOI
|
10.29910/TJIS.201411_7(3).0002
|
作者
|
陳彥君(Yann-Juin Chen);陳澄世(Ying-Shih Chen)
|
关键词
|
原住民 ; 獵人學校 ; 形塑文化 ; 持獵文化 ; 生態旅遊 ; indigenous people ; hunting schools ; revitalizing culture ; hunting culture ; ecotourism
|
期刊名称
|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7卷3期(2014 / 11 / 01)
|
页次
|
39
-
8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林慧年等學者(2011)提出原住民「獵人學校」利用環境教育及解說的型式,促進環境保育、社會正義以及部落經濟的功能,但此種重視由外而內的其功能,可能忽略了獵人學校對部落族人所產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本研究強調部落族人透過獵人學校的形式,呈現出傳統文化的想像,而被認同的形塑文化,是現在式的舞台進行,不同於文字記載的文化片段。筆者試圖從台東鷺山(Sazasa)部落、花蓮水漣部落(Ciwidian)、台東拉勞藍部落(Lalaolan)中,將獵人學校的形式分成「生態旅遊式獵人學校」以及「文化精神式獵人學校」。筆者試圖透過參與觀察法將深入探討獵人學校背後的意涵與困境。
|
英文摘要
|
Lin (2011) indicated that indigenous hunting schools used the form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social justice and tribal economics. However, what Lin indicated only highlighted external functions, which may ignore internal changes to tribal people. This study focuses that indigenous people use the form of hunting schools to illustrate their imag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ulture that tribal people revitalize is still an ongoing event, different from what was recorded in traditional styles of publications. By using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in the tribes of Lalaolan, ciwidian, Sazasa, the authors categorize hunting schools into two types, ecotourism-oriented and cultural spirit-oriented. This study provides in-depth meanings that hunting schools reflect on as well as the struggles theyencounter.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
参考文献
|
-
孫大川(2005)。神聖的回歸─台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台灣戲專學刊,11,253-268。
連結:
-
行動研究http://web.ed.ntnu.edu.tw/~panhu/actionresearch.pdf,2010/10/5
-
撒可努獵人學校 行走曠野,錘鍊原民智慧 http://www.lcenter.com.tw/trend/TeacherDetail.asp?no=15,2010/11/11
-
獵人學校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hunterskul/article?mid=4&1=fid=6,2010/11/9
-
Honey, Martha(1990).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o owns paradise?.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
Tom, Brown, Jr.、謝維玲譯(2007)。草原狼導師。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江志正(1998)。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學校教育上的啟思。台中師院學報,12,103-125。
-
吳坤銓(1996)。哈伯瑪斯之社會批判理論及對教育影響之研究。高市鐸聲,7(1),55-61。
-
李英明(1986)。哈伯瑪斯。東大圖書。
-
阮新邦(1994)。批判詮釋與知識重建─哈伯瑪斯視野下的社會研究。社會科學文獻。
-
亞榮隆.撒可弩(2005)。走風的人。台北縣:耶魯國際文化。
-
周慧玲(2002)。田野書寫、觀光行為與傳統再造:印尼峇里島與台灣台東「布農部落」的文化表演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8,77-151。
-
林益仁(1994)。從狩獵談台灣的自然保育。新使者,21,16-19。
-
林益仁(2001)。生態保育與災區原住民部落重建。新使者,65,23-26。
-
林益仁、賴俊銘、蕭惠中(2006)。宜蘭泰雅族pyanan部落的發展與生態論述:一個行動研究的可能與反省。族群與文化「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林慧年(2009)。,未出版
-
紀駿傑(1998)。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觀光。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
-
徐南號(1996)。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
張玲玲(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
陳炳森(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士班。
-
達西污拉彎.畢馬(2003)。魯凱族神話與傳說。星辰。
-
盧梅芬(2007)。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台北:藝術家。
-
謝世忠(1994)。山胞觀光。自立晚報。
-
謝世忠(1996)。傳統文化的操控與管理:國家文化體系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山海文化,13,85-101。
-
羅正心(2000)。體現的文化觀點:以氣功為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93-116。
|
被引用次数
|
-
林慧年、台邦‧撒沙勒、王俊秀(2016)。以方法目的鏈探討獵人學校傳統生態知識之價值建構。科學教育學刊,24(2),139-165。
-
林文蘭(2018)。以「部落」之名:籌設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的脈絡和論辯。文化研究,26,97-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