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與身分性文化敘述:排灣族巴格達外(Pakedavai)家族之實踐

并列篇名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Creations Protection Act and the Discourse of Cultural Identity: The Practice of the Pakedavai Family in Paiwan

DOI

10.29910/TJIS.201507_8(1).0001

作者

邱盈翠(Ying-Tsui Chiu);包梅芳(Pakedavai Zepulj);達比利泱‧阿利夫(Dabiliyan Ahlifu)

关键词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 ; 巴格達外家族 ; 排灣族 ; 原住民族自治 ; 集體性權利 ;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Creations Protection Act (ITICPA) ; the Pakedavai family ; Paiwan ethnic group ; autonomy of indigenous peoples ; collective rights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8卷1期(2015 / 07 / 01)

页次

1 - 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於2007年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成為「原住民族基本法」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實施可能性之子法。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成果之表達,在經過原住民族委員會認定並登記後,智慧創作歸屬之族群或部落可以取得「智慧創作專用權」。不過,該條例如何適用於台灣16個文化傳統、組織均不同的原住民族、原住民族社群應循何體制推選代表人與進行權利之集體管理、智慧創作之歸屬應如何判定等問題,目前都未有實踐個案可供參考。本文以屏東縣、三地門鄉排灣族巴格達外(Pakedavai)家族於2012-2013年間參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試辦計畫」之歷程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之動機、共識之形成、就智慧創作歸屬之認知、推選代表人與進行文史調查之模式,以及其擬申請保護標的的文化特殊性,接著討論該計畫對於巴格達外家族內部與外部帶來之影響,以作為「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解釋與未來實施的參考。本個案說明該條例提供原住民族社群形塑自我認同、維繫共同記憶之機能,使其得從掌握對自身文化傳統之敘述權力出發,擺脫漫長外來統治對其集體精神之壓迫,建立自治之基礎。此個案也證立了原住民族集體權利制度必然會因為社群之差異,而有多元之實踐。

英文摘要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Creations Protection Act (ITICPA) of Taiwan intends to implement the right of cultural self-determination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ficially vowed by the 2005 Fundamental Law. With certification and registration cultural expressions are entitled to the ethnic group and protected as a substantive property rights. However, since there are 16 ethnic indigenous groups on the island, each with diversified customary laws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no unified regime of entitlement in either procedural or substantive aspects can be applied, leaving no precedence to follow due to its novel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xperiences learned from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2012-2013 ITICPA Moot Program-the Pakedavai family of the Paiwan ethnic group, including their motives, formulation of collective consents, and perceptions over the propriety. 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elections of their tribal representatives, the documentation of their own history and the impact over their tribal consciousness, which provides valuable evidence of the regime's feasibility. Through the study a side effect to reinstate self-identity and reconstitute self-orientation brought by the ITICPA is also realized. In the meantime, the Moot practice shows that diversified management mode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actually exis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許俊才(2012)。以「隨意/不隨意」組織型態探究排灣族社會組織的變遷與發展。台灣原住民研究季刊,5(3),19-39。
    連結:
  2. 黃居正(2010)。傳統智慧創作與特殊權利─評析「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4),11-46。
    連結:
  3. 黃居正、邱盈翠(2013)。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之歸屬與運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0,1-42。
    連結:
  4. 萬煜瑤(2012)。物質性、符號與美感所在:陶壺世界的感知詮釋。民俗曲藝,176,15-65。
    連結:
  5. 薛惠瑛、沙雪晨(2012)。屏東縣山地門鄉傳統服飾圖騰之田園調查─以頭目婚禮為例。美容科技學刊,9(1),141-156。
    連結:
  6. 謝政道(2007)。排灣族傳統社會結構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123-143。
    連結:
  7. 譚昌國(2003)。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的觀察與反思。臺大文史哲學報,59,65-96。
    連結:
  8. 包梅芳(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9. 田哲益(2002)。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台北市:臺原。
  10. 吳淑倫(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
  11. 張金生(2003)。探討排灣族社會部落權力結構的演變。原住民教育季刊,32,63-98。
  12. 許美智(1992)。排灣族的琉璃珠。台北縣:稻鄉出版社。
  13. 許郁芳(1990)。排灣族階層制度下藝術表現之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17,64-77。
  14. 郭東雄(2009)。台灣Paiwan族權力空間之研究。環境與世界,20,59-91。
  15. 童春發(2001)。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6. 黃居正(2009)。憲法解釋與原住民權利。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6,429-465。
  17. 黃瓊娥(2005)。排灣族傳統歌謠中的階級意識─以北排灣拉瓦爾亞族的婚禮儀式音樂為例。關渡音樂學刊,創刊號,29-49。
  18.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19.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四冊。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20.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21.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22. 譚昌國(2007)。排灣族。台北市:三民。
  23. 譚昌國(2009)。當代排灣族頭目權威的建構:以土坂村Patjalinuk頭目家為例。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創刊號,145-176。
被引用次数
  1. 洪淳琦(2021)。作為混雜性(Hybridity)的傳統:以Homi Bhabha的後殖民觀點論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臺大法學論叢,5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