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傳統的創造:以阿里山鄒族生命豆季為例

并列篇名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The "Bean of Life" Festival in Tsou

DOI

10.29910/TJIS.201507_8(1).0003

作者

陳瑤玲(Yao-Lin Chen)

关键词

阿里山鄒族 ; 鵲豆 ; 民族植物 ; 生命豆季 ; 認同 ;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 Tsou ; hyacinth bean ; Bean of Life Festival ; self-identity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8卷1期(2015 / 07 / 01)

页次

77 - 11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為筆者參加2014年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生命豆季慶典儀式的田野調查資料,加上歷史文獻的記載,深入探討此慶典所蘊含的文化意義。阿里山鄒族生命豆季自2002年開始舉辦,是一個藉鵲豆旺盛的生命力為象徵,以族人集體婚禮為主軸,由地方政府輔助舉行的節慶活動。阿里山鄒族崇拜的生命豆,其實是一種生長在鄒族部落周邊,隨處可見的豆科蔓藤類植物,也是鄒族人傳統的食材之一。鄒語稱作「fo'na」,也就是臺灣人俗稱的「肉豆」。由於其旺盛的生命力,任何惡劣的環境,仍能堅強生長,因此取為活動的象徵,命名為「生命豆」。生命豆不選土地,不用澆水,耐旱,結果纍纍,阿里山鄒族人希望用生命豆堅忍不拔的習性來鼓勵族人。除此之外,阿里山鄒族人在適應現代生育的轉變,也面臨人口日漸稀少的危機,於是希望透過生命豆型構該族過去的社會傳統,並凝聚該族內部的認同,達到綿衍子孫的積極目的。阿里山鄒族生命豆季活動型態、可說是一種創發的傳統及人為發明的元素,藉由社會操作來形成共識。就此而言,鄒族人有意識地引進生命豆的價值觀,並使之習俗化(大眾化),尋找族群認同感。阿里山鄒族生命豆季充滿重生、新生、成長、希望和歡樂的氣氛,隱含阿里山鄒族未來樂觀的發展。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is a fieldwork report of 2014 "Bean of Life" Festival held by the Tsou tribe in Ali Mountain Township in Chiayi County. Since 2002 the Tsou tribe in Mt. Ali has held the "Bean of Life" Festival, a festival support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jointly celebrating group weddings of clansmen with hyacinth beans as a symbol of vitality. The bean, named "fo'na" in Tsou, as a common ingredient in traditional food is a leguminous vine plant growing around the place where the Tsou people live. Due to its vitality, it can grow sturdily in harsh environments, thus it is adopted as a symbol of the festival and called "bean of life". Being drought-resistant and fruitful, "fa'na" beans are taken by the Tsou people to encourage their clansmen with perseverance. Since the Tsou tribe has faced the risk of decreasing population, they hope to active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descendants through a celebration of "fo'na" beans in order to shape social traditions as well as condense internally the people's self-identity. The Bean of Life Festival held by the Tsou people in Mt. Ali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nvention of tradition where people as element of invention form consensus through social operations. In this regard, the Tsou people consciously introduce and conventionalize the value of "fa'na" beans in search for self-identity. The Bean of Life Festival is full of rebirth, regeneration, growth, hope and delight with optimistic future developme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莊信義。2014。阿里山鄉達邦村鄉立運動場。訪問,10月16日。
  2. 楊慶喜。2014b。阿里山鄉山美村伊谷雅筑民宿。訪問,12月18日。
  3.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c。統計資料,〈10309台閩縣市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族別〉(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A3AFB08E80360A6D)(2014/11/4)
  4.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全球資訊網。2014。〈鄒的故鄉/地理與環境〉(http://www.alishan.gov.tw/content/index.asp?m=1&m1=4&m2=86)(2014/6/23)
  5.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b。統計資料,〈10309台閩縣市鄉鎮市區原住民族人口─人數統計〉(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40F9579765AC6A0&DID=0C3331F0EBD318C2A3AFB08E80360A6D)(2014/11/4)
  6. 武陳淑華。2014。阿里山鄉達邦村鄉立運動場。訪問,10月16日。
  7. 莊蒼菁。2014c。阿里山鄉達邦村鄉立運動場。訪問,10月18日。
  8. 莊蒼菁。2014b。阿里山鄉達邦村民宿。訪問,10月17日。
  9. 楊慶喜。2014a。阿里山鄉達邦村鄉立運動場。訪問,10月18日。
  10.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2014。《嘉義縣阿里山鄉2014年「瘋鄒族娜就嫁給我」生命豆季宣傳單》。嘉義縣: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11. 莊蒼菁。2014a。阿里山鄉達邦村小米祭屋前。訪問,10月16日。
  12. 教育部數位教學入口網。2014。〈雜糧豆類─鵲豆〉(http://content.edu.tw/local/changhwa/junshow/890528/05/088.htm)(2014/9/4)
  13.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a。新聞稿,〈行政院核定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原民會:加強復振族語〉(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35AE118732EB6BAF&DID=0C3331F0EBD318C24FC97240085684A9)(2014/7/25)
  14. Crang, M.、王志弘譯、余佳玲譯、方淑惠譯(1998)。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
  15. Douglas, M.、黃劍波譯、盧忱譯、柳博贇譯(1996)。潔淨與危險。中國北京:民族出版社。
  16. Hobsbawm, E.ed.、Ranger, Terenceed.、陳思文譯、徐文路譯、洪靜宜譯、潘宗億譯、蕭道中譯(1983)。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市:貓頭鷹。
  17. Lévi-Strauss, C.、肖聿譯(1992)。廣闊的視野。臺北市:桂冠。
  18. Urry, J.、葉浩譯(2002)。觀光客的凝視。臺北市:書林。
  19. 王嵩山(2004)。鄒族。臺北市:三民。
  20. 王嵩山(1992)。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新北市:稻鄉。
  21. 王嵩山(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新北市:稻鄉。
  22. 王嵩山編纂(2001)。阿里山鄉志。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23. 周鍾瑄(1999)。諸羅縣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4. 林建成(2002)。臺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臺北市:藝術家。
  25. 林曜同(2010)。會所與認同之再建構 : 楠梓仙溪(Namasia)上游兩原住族群之比較研究(1915-2006)。嘉義研究,創刊號,103-150。
  26. 紀駿傑(1998)。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觀光。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7. 浦忠成(1999)。臺灣鄒族的風土神話。臺北市:臺原出版。
  28. 浦忠勇(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
  29. 浦忠勇(2013)。命名、利用與分類:阿里山鄒族植物初探。第九屆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0. 馬淵東一(2012)。高砂族的分類:學史的回顧。原住民的山林及歲月:日籍學者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活與環境研究論文集,臺北市:
  31.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2014)。嘉義縣阿里山鄉2014年「瘋鄒族娜就嫁給我」生命豆季系列活動手冊。嘉義縣: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32.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96)。臺灣堡圖。臺北市:遠流。
  33.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小島由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1)。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34. 裴盛基、淮虎銀(2007)。民族植物學。中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35. 鄭漢文編(2004)。排灣族民族植物。臺北市:農委會林試所。
  36. 鄭漢文編、王相華編、鄭惠芬編、賴紅炎編(2004)。排灣族民族植物。臺北市:農委會林試所。
  37. 魯丁慧、邱柏瑩(2011)。鄒族之植物利用。臺北市:農委會林務局。
被引用次数
  1. 江彥政,朱莉亞(2023)。探討鄒族民族植物與族群認同之關係。造園景觀學報,26(2),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