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由萬物構成問題辨析《管子》四篇中的道與氣

并列篇名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ao and Qi in the Four Articles of Guanzi from the Viewpoint of How All Things Are Constructed

DOI

10.29988/HKJP.201106.0001

作者

陳佩君(Pei-Chun Chen)

关键词

管子四篇 ; 老子 ; 道 ; 氣 ; 精/精氣 ; the Four Articles of Guanzi ; Laozi ; Dao ; Qi ; Jing / Jing Qi Fine Qi

期刊名称

華岡哲學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11 / 06 / 01)

页次

1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管子》四篇中的精氣說在中國哲學氣論範疇的發展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學者們多主張《管子》四篇以精氣說改造了《老子》的道論,四篇中的氣或精氣等同於道。本文則認為《管子》四篇中的道與氣、精氣確實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但不宜將它們視為異名同謂的概念,故由萬物構成問題的解度進行辨析,嘗試指出其間的差異在於:「道」是萬物的終極存在根據,賦予萬物形式,是人精神性的來源;「氣」則為構成萬物具體質料的細微元素,賦予萬物質料,是人物質性的根源;「精氣」,基本上是「氣」的一種,具有「職道」的獨特能力,因而為道與氣的中介。《管子》四篇以精氣說緊密地建立了道、氣、物乃至於人心的內在聯繫,完成了道家氣論的一種成熟型態。

英文摘要

Jing Qi (Fine Qi) theory of The Four Articles of Guanz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Qi category in Chinese philosophy. Most scholars declare that the writer of The Four Articles of Guanzi transformed Laozi's Dao theory into Jing Qi theory, and the concept Qi or Jing Qi is equal to Dao in The Four Articles of Guanzi. It's obviously that these concepts have inner connection, however, we should not simply regard them as one concept in different terms. I try to point out their differen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how all things are constructed, and consider that ”Dao” is 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all things, that is the formal cause, and the source of spiritual activities; ”Qi” is the material element, that is the material cause, and the material source of all things; ”Jing Qi” is one type of Qi which can hold Dao, so it is able to be the media between Dao and Qi. Through Jing, The Four Articles of Guanzi combined the inner connection among Dao, Qi, all thing, and human heart, and established a mature type of Qi theory in Daois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赤塚忠、佐藤將之譯、洪嘉琳譯(2006)。哲學與文化,33(7),3-28。
    連結:
  2. 郭梨華(2007)。儒家佚籍、《孟子》及《管子》四篇心性之系譜。哲學與文化,34(3),35-53。
    連結:
  3. 陳麗桂(2006)。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33(8),5-18。
    連結:
  4. 楊儒賓(1994)。論《管子》四篇的學派歸屬問題─一個孟子學的觀點。鵝湖學誌,13,63-105。
    連結:
  5. 《荀子集解》周.荀卿著、清.王先謙集解,臺北:藝文,1937。
  6. 十三經注疏
  7. 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北京:文物。
  8. (1980)。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
  9. (1998)。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北京:文物。
  10. 周左丘明、三國吳韋昭注。國語
  11. 周韓非、陳奇猶集釋(1982)。韓非子集釋。臺北:華正。
  12. 清郭慶藩集釋(1988)。莊子集釋。臺北:木鐸。
  13. 清戴望校注(1990)。管子校正。臺北:世界。
  14. 漢劉安編、劉文典集解(1997)。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
  15.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1992)。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
  16. 丁原明(1997)。黃老學論綱。山東大學。
  17. 丁原植(1999)。就竹簡資看《文子》與解《老》傳承。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
  18. 丁原植(1999)。文子新探。臺北:萬卷樓。
  19. 丁原植(1999)。文子資料探索。臺北:萬卷樓。
  20. 小野澤精一編、福永光司編、山井涌 編、李慶譯(2007)。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1. 王博(1993)。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
  22. 王曉波(2007)。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23. 白奚(1998)。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
  24. 白奚(2003)。先秦黃老之學源流述要。中國哲學,4,50-61+100。
  25. 安井衡(1976)。管子纂詁。臺北:河洛。
  26. 谷中信一、王海清譯(1994)。《老子》與《管子》。管子學刊,2,14-19。
  27. 胡家聰(1998)。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28. 胡家聰(1995)。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29. 徐復觀(198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
  30. 徐漢昌(1990)。管子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
  31. 張佩綸(1971)。管子學。臺北:臺灣商務。
  32. 張岱年(1992)。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
  33. 張舜徽(1983)。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
  34. 郭沫若(1982)。郭沫若全集‧歷史編。北京:人民。
  35. 郭沫若(1973)。管子集校。香港:龍門。
  36. 郭梨華(2008)。道家思想展開中的關鍵環節─《管子》「心─氣」哲學探究。文史哲,308,61-71。
  37. 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
  38. 陳鼓應(2003)。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
  39. 陳德和(2005)。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
  40. 陳麗桂(1991)。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
  41. 曾春海(2004)。《管子》四篇與《韓非子》的道法論及對比研究。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1,211-227。
  42. 湯孝純(1995)。新譯管子讀本。臺北:三民。
  43. 馮友蘭(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藍燈。
  44. 馮友蘭(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藍燈。
  45. 楊儒賓(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
  46. 葛榮晉(1993)。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
  47. 裘錫圭(1990)。稷下道家精氣說的研究。道家文化研究,臺北:
  48. 劉笑敢(2006)。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49. 劉節(1958)。古史考存。北京:北京人民。
  50. 劉蔚華、苗潤田(1992)。稷下學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51. 樂愛國(1996)。《管子》的精氣說辨正。管子學刊,1,3-6。
  52. 樂愛國(1998)。《管子‧內業》的精氣說的再探討。管子學刊,2,59-61。
  53. 黎翔鳳(2004)。管子校注。北京:中華。
  54. 謝明陽(2000)。從《老子》到《管子》四篇看「心」的概念之發展。鵝湖月刊,25(8),8-19。
  55. 羅根澤(1982)。管子探源。臺北: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