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在廣場上的身體-論余華《兄弟》裡的狂歡敘事

并列篇名

The Body in the Square-Narrative of a Carnival in Yu Hua's "Brother"

作者

石曉楓(Hsiao-Feng Shih)

关键词

《兄弟》 ; 巴赫金 ; 余華 ; 狂歡節 ; 身體 ; "Brother" ;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 ; Yu Hua ; carnival ; body

期刊名称

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卷期/出版年月

57卷1期(2012 / 03 / 01)

页次

103 - 1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試圖由「身體」角度切入,觀看余華《兄弟》裡廣場身體的狂歡演出。全文分別由「公眾廣場上的身體演出」、「低下書寫與政體嘲諷」及「在時間裡變異的身體」三方面進行論述。「公眾廣場上的身體演出」部分指出性的宣揚、暴力的鬥毆以及死亡的展演,為劉鎮此一公眾廣場的重要景觀。「低下書寫與政體嘲諷」部分指出余華的修辭策略,在於藉由身體孔穴的低下書寫,表達戲仿意圖,並將上述的「卑賤身體」與象徵意義上的「莊嚴身體」並置,從而產生嘲諷效果。「在時間裡變異的身體」一節則以「展示的身體」、「高大的身體」、「代罪的身體」以及「哭泣的身體」,分別統攝李光頭、宋凡平、李蘭、宋鋼等人物形象所表徵的意義。末以論述《兄弟》對於身體血統論的顛覆以及狂歡意義的討論作結。

英文摘要

Based on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s' carnival performance in Yu Hua's Br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ody.” First, we explained how sex, violence and fighting, and death were important events that were held in the public square of Liu town (劉鎮). Second, we discussed how Yu Hua (余華) often creates parodies through passive writing of the cavities of the human body. He also tends to combine ”the servile body” and ”the solemn body” as a method of ridicule. Then, we use ”the displayed body,” ”the sublime body,” ”the scapegoat body,” and ”the crying body” to highlight what the characters Li Guangtou (李光頭), Song Fanping (宋凡平), Li Lan (李蘭), and Song Gang (宋鋼) represent,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Brother is an instinctive subvers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白春仁譯、顧亞鈴譯(1998)。巴赫金全集。河北省:河北教育出版社。
  2. 巴赫金、李兆林譯、夏忠憲譯(1998)。巴赫金全集。河北省:河北教育出版社。
  3. 米歇爾‧福柯 、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 艾秀梅(2006)。從暴力之美到人倫之美―讀余華新作《兄弟》上部。名作欣賞,16,45-47。
  5. 余華(2006)。兄弟‧上部。臺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6. 余華(2006)。兄弟‧下部。臺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7. 汪漢利、孫立春(2007)。指向身體下部的敘述―余華《兄弟》的肉體狂歡化敘事。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50-54。
  8. 祝勇(2008)。反閱讀:革命時期的身體史。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
  9. 陳思和(2007)。我對《兄弟》的解讀。文藝爭鳴,2007(2),55-64。
  10.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11. 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