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樂府「古辭」釋名

并列篇名

Explanation of Yuefu Guci

作者

張建華(Jian-Hua Zhang)

关键词

《宋書》 ; 入樂 ; 民歌 ; 樂府古辭 ; "Song Book" ; instrumental music ; folk ; Yuefu Guci

期刊名称

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卷期/出版年月

57卷1期(2012 / 03 / 01)

页次

55 - 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樂府「古辭」的界定一直存在較大爭議,但學界對《宋書》所收古辭皆無異議。本文通過詳細考察《宋書》所收古辭的內外部特徵,從而歸納出古辭的一般特徵,即古辭乃兩漢產生的、在兩漢魏晉由聲樂系統而入器樂系統歌唱的民歌。首先,篇題名或曲調名與古辭內容有一定聯繫;其次,具有入樂的特點,這種入樂的特點是指由聲樂系統而合器樂系統,其入樂又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即在兩漢魏晉諸朝,將漢樂府民歌逐步由聲樂系統過渡到器樂系統;最后,還具有民間文學性的特性,這種民間文學性對古辭的創作群體和流傳方式作了規定和限制。

英文摘要

The definition of Yuefu Guci has created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However, the words of the ”Song Book”, which was written by ancient scholars, are received without objection. This paper report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Song Book”, which possess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eatures of the Yuefu Guci. In addi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uefu Guci, which was based on the instrumental system of folk singing and was produced during the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article title or name of the song (accompanied by the contents of ancient speech) have connections to particular music featur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vocal system being combined with the instrumental system of music during the Han, Wei, and Jin Dynasties. Particularly, Han folk songs gradually transitioned to the instrumental system from the vocal system. The influence of folk litera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groups, as well as the spread of ancient speech, resulted in regulations and restric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3)。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 (2003)。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彭麗天。〈《樂府詩集》古辭校正〉,《清華學報》,1期(1937):152。
  4.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5. (2003)。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6. 陳鐘凡。《中國韻文通論》(北京市:中華書局,1927)。
  7. 宋郭茂倩(1979)。樂府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8. 宋鄭樵(2000)。通志。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
  9.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市:中華書局。
  10. 南朝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市:中華書局。
  11. 南朝梁劉勰、范文瀾注(1958)。文心雕龍注。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唐元稹(2000)。元稹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13.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市:中華書局。
  14. 清徐釚、王百里校箋(1988)。詞苑叢談校箋。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15. 清陳沆(1981)。詩比興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王運熙、王安國(1986)。漢魏六朝樂府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伍國棟(1995)。中國民間音樂。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18. 朱光潛(2006)。詩論。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19. 余冠英(1954)。樂府詩選。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20. 余冠英(1987)。古代文學雜論。北京市:中華書局。
  21. 呂肖奐(2006)。中國古代民謠研究。成都市:巴蜀書社。
  22. 李吉提(2004)。中國音樂結構分析概論。北京市: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3. 李錦旺(2004)。漢樂府「采詩」說再認識。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04(1),54-57。
  24. 李羅蘭(1988)。漢樂府民歌作者的社會層。文學評論,1988(6),142。
  25. 段寶林(2009)。民間文學概要。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高有鵬(2001)。插圖本中國民間文學史。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
  27. 張永鑫(1992)。漢樂府研究。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
  28. 梁海燕(2011)。『采詩夜誦』與漢武帝之郊祀禮樂。國學學刊,2011(1),124。
  29. 陳望道(2001)。修辭學發凡。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30. 黃允箴(2006)。中國傳統音樂導學。上海市: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31. 黃節(2008)。漢魏樂府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
  32. 逯欽立(1984)。漢詩別錄。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市:
  33. 楊蔭瀏(2004)。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市:人民音樂出版社。
  34. 葛曉音(1990)。論漢樂府敘事詩的發展原因和表現藝術。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市:
  35. 趙敏俐(1995)。漢代歌詩史論。長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
  36. 錢志熙(2009)。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鄭州市:大象出版社。
  37. 錢志熙(1998)。樂府古辭的經典價值―魏晉至唐代文人詩的發展。文學評論,1998(2),61-74。
  38. 羅根澤(1985)。羅根澤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