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荻生徂徠與戴震的語文學方法
|
并列篇名
|
The Philological Method of Ogyū Sorai and Dai Zhen
|
DOI
|
10.6210/JNTNULL.2014.59(1).02
|
作者
|
劉滄龍(Tsang-Long Liu)
|
关键词
|
方法 ; 哲學 ; 荻生徂徠 ; 語文學 ; 戴震 ; method ; philosophy ; Ogyū Sorai ; philology ; Dai Zhen
|
期刊名称
|
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
卷期/出版年月
|
59卷1期(2014 / 03 / 01)
|
页次
|
25
-
42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日本德川儒者荻生徂徠(1666~1728)的古文辭方法和戴震(1724~1777)的「訓詁以明其道」有其相通之處,兩人均採用「語文學詮釋學」的方法,主張恪守語文學的進路來揭示古代經典文本的整體脈絡與哲學意涵。荻生徂徠和戴震的方法特色即是兼採語文學與哲學兩種方法,並且比前儒更有意識地強調語文學方法在哲學詮釋中的必要性。兩位思想家大部分的論點都相當一致,他們都反對宋儒(尤其是程朱)在理論上所建立的「理」的超越同一性,而重視個體的差異(戴震從「分理」與「氣」著手,徂徠則強調「性人人殊」),在實踐上則共同強調禮樂習熟的重要。就同一方法的操作來看,徂徠的結論幾乎大部分和戴震相同,然而有個相當關鍵的歧異是:徂徠認為「氣非古義」。運用同一方法來解釋先秦儒家經典,為何會有不同的結論?對於氣是否為古義的歧異論點,也顯示出他們兩人對於語文學方法運用的尺度還是有寬嚴之別。除此之外,筆者也將檢討,若真嚴格貫徹他們所標舉的方法,會導致何種詮釋上的困難。
|
英文摘要
|
Ogyū Sorai (1666~1728) and Dai Zhen (1724~1777) both used the same method of philological hermeneutics to interpret ancient Confucianism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ir conclusions are similar, with one exception: Sorai does not think that the concept of Qi (氣) did exist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Dai Zhen might have made the same mistake as the Song Confucians: interpreting Confucianism in foreign terms; otherwise we can assume that the concept of Qi can be traced to ancient classics such as ”Yi” (《易》), ”Zuozhuan” (《左傳》), and ”Guoyu” (《國語》), which were writte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e seek to determine whether Dai Zhen's theory of Qi-based human nature can be interpreted using his own system of philological hermeneutics. The discourse of both thinkers is compared to examine the objective validity of their methods, and to establish why they reached distinct conclusions by using the same method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子安宣邦、陳瑋芬譯(2004)。先王之道禮樂焉爾 關於徂徠的禮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4),49-57。
連結:
-
張崑將(2005)。荻生徂徠「不言」的詮釋方法析論。臺大文史哲學報,63,139-169。
連結:
-
張崑將(2001)。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臺大歷史學報,27,102-107。
連結:
-
劉滄龍(2008)。戴震氣學論述的儒學重構。國文學報,44,93-124。
連結:
-
荻生徂徠。《辨名》,載於《日本倫理彙編‧古學派の部(下)》,井上哲次郎、蟹江義丸(東京都:育成會,1904)。
-
Friedrich Ast. Grundlinien der Grammatik, Hermeneutik und Kritik (Landshut, Germany: Thomann, 1808).
-
【清】焦循︰《雕菰集》(清道光嶺南節署刻本)。
-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
荻生徂徠。《辨道》,載於《日本倫理彙編‧古學派の部(下)》,井上哲次郎、蟹江義丸(東京都:育成會,1904)。
-
荻生徂徠。《徂徠先生學則》,載於《日本倫理彙編‧古學派の部(下)》,井上哲次郎、蟹江義丸(東京都:育成會,1904)。
-
【清】唐鑒︰《經學學案》,《學案小識》(清道光26年四砭齋劇本),卷14。
-
宋陳淳、熊國禎點校、高流水點校(2009)。北溪字義。北京市:中華書局。
-
清王鳴盛(1977)。十七史商榷點校本。臺北市:大化書局。
-
清戴震(1995)。戴震全書。合肥市:黃山書社。
-
清戴震(1994)。戴震全書。合肥市:黃山書社。
-
清戴震(2006)。戴震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
清戴震、何光文整理(2008)。孟子字義疏證。北京市:中華書局。
-
Elman, Benjamin A.(1990).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丸山真男、王中江譯(2000)。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子安宣邦、陳瑋芬譯(2004)。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
余英時(1996)。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市:東大圖書。
-
邱黃海(2009)。論訓詁與義理的詮釋學關係。人文理念的創新與傳承2009青年學者論壇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
徐道彬(2007)。戴震考據學研究。合肥市:安徽大學出版社。
-
張崑將(1999)。子安宣邦著《事件としての徂徠學》之評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21,421-436。
-
齊佩瑢(2006)。訓詁學概論。臺北市:華正書局。
-
劉滄龍(2010)。「一理」或「分理」 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4,123-148。
|
被引用次数
|
-
侯松(2020)。從真義之辨到對話自省-《論語》「親親相隱」章的文本話語闡釋。哲學與文化,47(1),133-148。
-
王慧茹(2015)。儒家經典詮釋的集成-以戴震為核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7,6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