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弘明集.檄太山文》考論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Xi Taishan Wen" from "Hong Ming Ji"

DOI

10.6210/JNTNULL.2015.60(1).03

作者

林伯謙(Po-Chien Lin)

关键词

《弘明集》 ; 〈檄太山文〉 ; 竺道爽 ; 泰山神 ; 竺僧朗 ; "Hong Ming Ji" ; "Xi Taishan Wen" ; Zhu Daoshuang ; God of Taishan ; Zhu Senglang

期刊名称

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卷期/出版年月

60卷1期(2015 / 03 / 01)

页次

59 - 9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竺道爽〈檄太山文〉收錄於梁朝僧祐《弘明集》最後一卷。關於竺道爽此人是否假託虛構;檄文真正作者是僧祐或寶林,歷來頗有歧說。〈檄太山文〉的結構與後來傳檄昭告天下,齊力討伐的定型體製不同,它是回歸先秦檄體初創的模式,直接檄討泰山神府及都錄使者,命令偽冒真神的妖鬼魑魅速速遠離,否則將宣集毘沙神王、惒羅子等予以誅滅。這究竟是遊戲之作或道佛相爭使然?本文從作者稱「竺道爽」而不稱「釋道爽」,又〈檄太山文〉提及「國太元桓王」,考知作者所處時代應為十六國時期的前燕,當時泰山地區確實為前燕所控制,前燕戰無不勝的慕容恪因病前往泰山請禱是可能的。竺道爽時代正與在泰山地區弘化,深得各國君主敬信的竺僧朗大致相近,此篇作者仍應歸屬於竺道爽;〈檄太山文〉也必在幽帝建熙8年(367年)慕容恪病逝不久;建熙11年(370年)前燕被苻秦滅亡之前寫成。〈檄太山文〉將前後期道教信仰嚴加區隔,批判後來道教種種亂象,竺道爽並非不知道教在泰山的信仰傳布比佛教早,但他還是遵從漢譯佛典的「命終魂靈入於太山地獄」,認為泰山是由閻羅王所統轄,泰山神也就是閻羅王的下屬,因此〈檄太山文〉並非戲作,而是以中國傳統檄體包裝正法與外道的爭鋒。探究此文,可以得知當時佛教信仰在泰山地區的流傳與影響。

英文摘要

"Xi Taishan Wen" by Zhu Daoshuang is collected in the final volume of Hong Ming Ji, which was edited by Shi Sengyou in the Liang dynasty. Questions about the true identity of Zhu Daoshuang and whether Shi Sengyou or Shi Baolin is the true author of "Xi Taishan Wen" have elicited considerable debate. The structure of "Xi Taishan Wen" differs from the standard format of the "Xi" (denunciation) in later generations, which was announced for public condemnation and called for punitive expedition. In "Xi Taishan Wen", the early style of "Xi" in the pre-Qin periodis adopted, and the God of Taishan and the Underworld messenger who record secular good and evil are directly condemned. The author of "Xi Taishan Wen" ordered the evil spirits who pretended to be real gods to leave the place, or else he would summon Vaishravana, Heavenly King of the North, and Heluozi to destroy them. The current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determining whether this article was simply written for entertainment, or if it resulted from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aoism and Buddhism. Evidence of the author calling himself "Zhu Daoshuang" instead of "Shi Daoshuang" or "Prince Huan of Taiyuan" in the article indicates that the author of "Xi Taishan Wen" was from the Former Yan dynasty during the era of Sixteen Kingdoms in China. During this era, the Former Yan dynasty ruled the Taishan area, and Murong Ke, a fierce warrior, possibly visited Taishan for worship because of illness. The era of Zhu Daoshuang is close to that of Zhu Senglang, who preached Buddhism in the Taishan area and was highly respected by the lords of several states. Therefore, the author of "Xi Taishan Wen" is possibly Zhu Daoshuang. "Xi Taishan Wen" must have been written between 367 A.D., soon after Murong Ke's death because of illness, and 370 A.D., before the Former Yan was defeated by the Former Qin. In "Xi Taishan Wen", the early and later periods of Taoism are clearly defined and the disorder of Taoismis criticized. Knowing that Taoism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Taishan area before Buddhism, Zhu Daoshuang still adopted the description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which reads "When one dies, one's soul shall go to the Underworld at Taishan," and believed that Taishan was actually ruled by Yamaraja, King of the Underworld, and that the God of Taishan was only a subordinate of Yamaraja. Hence, "Xi Taishan Wen" was not an article written for entertainment, but a serious work that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Xi" style to reflec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orthodox and the dissident. This study obtianed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read and in.uence of Buddhism in the Taishan area at that tim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2.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3. (1982)。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5. 《影印宋磧砂藏經》(上海市:影印宋版藏經會,1935)。
  6.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82)。高麗大藏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8.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9.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92)。乾隆大藏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11. 王頲。〈神威毗沙—唐、宋代的「毗沙天王」崇拜〉,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a02/1763.html
  12.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13. (2004)。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市:鳳凰出版社。
  14.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17. (1982)。高麗大藏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18.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21.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22. (2004)。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市:鳳凰出版社。
  23. (1983)。卍續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24.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25.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26.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27. (1977)。正統道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28. 林伯謙。〈高僧與名僧〉,《人間福報》,2010 年 8 月 26 日,縱橫古今版。
  29.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30.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31.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32. (1982)。高麗大藏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33.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35. 薛欣欣。〈竺僧朗靈巖寺行跡考〉,http://www.docin.com/p-712276269.html
  36.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37. (1992)。晉書。臺北市:鼎文書局。
  38.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39.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0.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1. (2000)。嘉興大藏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2.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3.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4.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45.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46.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7.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8.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49. (1983)。大正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50. 北宋司馬光、元胡三省注(1978)。資治通鑑。臺北市:啟業書局。
  51. 北魏酈道元、陳橋驛校證(2007)。水經注校證。北京市:中華書局。
  52. 西漢司馬遷(1986)。史記。臺北市:鼎文書局。
  53. 西漢董仲舒、鍾肇鵬編(2005)。春秋繁露校釋。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54. 宋范曄(1987)。後漢書。臺北市:鼎文書局。
  55. 明白雲霽(1975)。道藏目錄詳註。臺北市:廣文書局。
  56. 東晉葛洪、王明校釋(1988)。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
  57. 東漢班固(1975)。漢書。臺北市:洪氏出版社。
  58. 東漢許慎(1976)。說文解字。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59.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市:鼎文書局。
  60. 唐房玄齡(1992)。晉書。臺北市:鼎文書局。
  61. 唐柳宗元(1982)。柳宗元集。臺北市:漢京文化公司。
  62. 唐韓愈、馬通伯校注(1982)。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市:華正書局。
  63. 梁劉勰、范文瀾注(1971)。文心雕龍註。臺北市:明倫出版社。
  64.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2000)。昭明文選。臺北市:華正書局。
  65. 清永瑢(1992)。四庫全書總目。北京市:中華書局。
  66. 清李兆洛(2001)。駢體文鈔。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67. 清嚴可均(198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京都市:中文出版社。
  68. 清顧炎武、清黃汝成集釋、秦克誠點校(1994)。日知錄集釋。長沙市:嶽麓書社。
  69. 任繼愈(1991)。道藏提要。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0. 朱越利(1996)。道藏分類解題。北京市:華夏出版社。
  71. 余嘉錫(1980)。四庫提要辨證。北京市:中華書局。
  72. 吳榮曾(1981)。鎮墓文中所見到的東漢道巫關係。文物,3,56-63。
  73. 呂湘瑜(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
  74. 李小榮(2013)。弘明集校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75. 李富華、何梅(2003)。漢文佛教大藏經。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
  76. 林伯謙(199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
  77. 牧田諦亮(1975)。弘明集研究。京都市: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78. 柳存仁(1958)。毘沙門天王父子與中國小說之關係。新亞學報,3(2),55-98。
  79. 范君恩(2004)。泰山神信仰探微。中國道教,1,21-25。
  80. 徐梵澄(1983)。關於毘沙門天王等事。世界宗教研究,3,62-70。
  81. 張永安(2007)。敦煌毗沙門天王圖像及其信仰概述。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6),58-62。
  82. 張政烺(2012)。文史叢考。北京市:中華書局。
  83. 張煜(2008)。論韓愈《鱷魚文》的文體及其淵源。汕頭大學學報(人社科版),24(2),87-98。
  84. 張鵬(2002)。毗沙門天與鼠。西域研究,1,93-100。
  85. 曹仕邦(1999)。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臺北市:法鼓文化出版社。
  86. 曹道衡、沈玉成(2003)。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市:中華書局。
  87. 陳士強(1992)。佛典精解。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88. 陳寅恪(1982)。陳寅恪先生文集。臺北市:里仁書局。
  89. 陳鼓應註譯(1978)。老子今注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90. 陸永品(2004)。莊子通釋。北京市:經濟管理出版社。
  91. 傅敏怡、李婧嶸譯(2010)。論馬王堆3號漢墓「告地書」。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4),42-47。
  92. 曾棗莊編、劉琳編(2006)。全宋文。上海市:上海辭海出版社。
  93. 湯用彤(199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94. 黃永武編(1986)。敦煌寶藏。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95. 劉立夫(2004)。弘道與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6. 劉立夫譯注、胡勇譯注(2011)。弘明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97. 劉林魁(2012)。佛教檄魔文的宗教文化價值。宗教學研究,2,114-118。
  98. 劉林魁(2010)。佛教檄魔文的文體價值。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7(5),51-55。
  99. 劉林魁(2010)。兩篇佛教檄魔文作者考。敦煌研究,2,93-97。
  100. 劉凌(1999)。竺道爽〈檄太山文〉的文化意蘊。泰安師專學報,21(4),6-10。
  101. 劉慧(2011)。泰山信仰與中國社會。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102. 潘雨廷(2003)。道藏書目提要。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103. 錢鍾書(2001)。管錐編。北京市:三聯書店。
  104. 龍韶(1991)。泛論「檄魔文」諸篇。諦觀,64,37-58。
  105. 鍾肇鵬編(2001)。古籍叢殘彙編。北京市:北京圖書出版社。
  106. 嚴耀中(1999)。漢傳密教。上海市:學林出版社。
  107. 欒保群(2005)。「泰山治鬼」說的起源與中國冥府的形成。河北學刊,25(3),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