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紅樓夢》中的「金玉良姻」重探

并列篇名

Revisiting "the Marriage Rite of Gold and Jade"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DOI

10.6210/JNTNULL.2016.61(2).02

作者

歐麗娟(Li-Chuan Ou)

关键词

金玉良姻 ; 《紅樓夢》 ; 賈寶玉 ; 薛姨媽 ; 薛寶釵 ; Jin-yu-liang-in (the marriage rite of gold and jade) ;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Jia Bao-yu ; Aunt Xue ; Xue Bao-chai

期刊名称

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卷期/出版年月

61卷2期(2016 / 09 / 01)

页次

29 - 5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由於《紅樓夢》伊始便嘹亮奏出「金玉良姻」的主旋律,一般在二元對立的思考架構下乃視之為木石情盟的壓迫者,與「金」有關的人物也隨之淪為罪惡因子。唯經過仔細檢視與通盤考察,本文發現:「金玉良姻」是對結局的預言,不是敘事的現實;是源於命運的超現實神諭,並非來自世俗社會的人謀安排,更不構成改變情節發展主軸的動力。超越結果論的蒙蔽與誤導,從客觀的統計結果可見,小說中「金玉良姻」被提到的次數、延續情況、當事者的心態、尤其是輿論涵蓋面,都遠不如「木石姻緣」,在在指向寶、黛的聯姻才是故事鋪陳的主軸,而此一結果極有助於對包括薛姨媽、薛寶釵、賈寶玉等相關人物的正確定位;至於〈慈姨媽愛語慰痴顰〉、「待選」、「金項圈」、「紅麝串」、「柳絮詞」、《紅樓夢曲.終身誤》等諸多情節的意義,也隨之重新獲得釐清,實則寶釵才是寶玉「祿蠹說」的真正同道,顯示小說家對人情世事之複雜幽微的洞澈之深。

英文摘要

A popular reading of the love and marriage between the protagonists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volves opposing the marriage rite of gold and jade (Jin-yu-liang-in, 金玉良姻) to the pledge between plant and stone (Mu-shi-qian-mon, 木石前盟).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nd contends such interpretations on textual grounds. Fundamentally, in the narrative of the novel, the marriage of plant and stone is referred to, supported, and emphasized considerably more than Jin-yu-liangin. This suggests that the main line of the narrative is a would-be marriage of Jia Bao-yu with Daiyu, rather than with Bao-chai.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Jin-yu-liang-in is not a motive or motor of the plot, nor an actualization of a theme with fully developed episodes, but rather an oracular "flash" anticipating a fateful end, which occurs despite purposes and intentions. From this perspective, some related episodes reveal significances different from popular interpretations, including, among others, all the episodes relating the attitudes of Xue Bao-chai to Jin-yu-liang-in and her attitude to the "career worm" (祿蠹). This paper carefully analyzes these episod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歐麗娟(2011)。論《紅樓夢》中「情理兼備」而「兩盡其道」之「痴理」觀。臺大中文學報,35,157-204。
    連結:
  2. (1983)。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3. (2006)。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4. Morse, Hosea B.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83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6).
  5. 宋王直方、郭紹虞輯(1987)。宋詩話輯佚。北京市:中華書局。
  6. 清脂硯齋評、陳慶浩編(1986)。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7. 清袁枚(1984)。隨園詩話。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8. 清康熙編(1989)。全唐詩。北京市:中華書局。
  9. 清張新之、馮其庸纂校訂定、陳其欣助纂(1991)。八家評批紅樓夢。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10. 清張潮、王名稱校(1980)。幽夢影。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1. 清曹雪芹、清高鶚、馮其庸校注(1995)。紅樓夢校注。臺北市:里仁書局。
  12. 清鄂爾泰編纂、清張廷玉編纂(1987)。國朝宮史。北京市:北京古籍出版社。
  13. 清福格(1959)。聽雨叢談。北京市:中華書局。
  14. 清鄭燮、卞孝萱編、卞岐編(2012)。鄭板橋全集。南京市:鳳凰出版社。
  15. 一栗編(2008)。紅樓夢資料彙編。北京市:中華書局。
  16. 王昆侖(1994)。紅樓夢人物論。紅樓夢藝術論,臺北市:
  17. 王國維(1994)。紅樓夢評論。紅樓夢藝術論,臺北市:
  18. 甘豔(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
  19. 定宜莊(1999)。滿族的婦女生活與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20. 拉賓德拉納•泰戈爾、陳琳秀譯(2005)。漂鳥集。臺北市:崇文館。
  21. 林方直(1983)。借來詩境入傳奇。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22. 梁嘉彬(1999)。廣東十三行考。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
  23. 畢華珠(1989)。《紅樓夢》中薛寶釵《柳絮詞》的借鑒。紅樓夢學刊,2,220-222。
  24. 逯欽立輯校(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市:木鐸出版社。
  25. 趙岡、陳鍾毅(1991)。紅樓夢新探。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26. 劉小萌(2008)。清代北京旗人社會。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劉春燕(2003)。20世紀薛寶釵研究綜述。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7-54。
  28. 歐麗娟(2001)。詩論紅樓夢。臺北市:里仁書局。
  29. 歐麗娟(2014)。論《紅樓夢》的「佳人觀」─對「才子佳人敘事」之超越及其意義。文與哲,24,113-152。
  30. 歐麗娟(2015)。大觀紅樓(母神卷)。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1. 鄧小軍(1981)。薛寶釵《柳絮詞》出處。紅樓夢學刊,1,138。
  32. 羅三洋(2013)。西風東漸話紅樓─曹雪芹筆下的清朝早期對外貿易。曹雪芹研究,5,161-171。
  33. 羅竹風編(1993)。漢語大詞典。上海市: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蔡汎修,黃依婷,侯伯奇,杜逸龍,吳龍源(2021)。從外部視角比較《傷寒論》與《紅樓夢》的身世。中醫藥研究論叢,24(1),8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