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二次災害傳遞過程與災區重建之新構想 |
DOI |
10.30052/JTDPS.201008.0001 |
作者 |
謝正倫;陳俞旭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中華防災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2卷2期(2010 / 08 / 01) |
页次 |
109 - 11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為台灣帶來高強度、長延時、大範圍之豐沛降雨,最大降雨深度高達3,000毫米以上,為有記錄以來降雨量最大之颱風事件,崩塌、淹水、土石流、堰塞湖等各類型災害頻傳,災害規模大,範圍廣達1/4個台灣,未來數年內,極易造成二次土砂災害。 但二次災害的發生,並不見得與該土砂災害發生在同一位置,或以相同型態發生,而是隨時間往下游傳遞,且在傳遞過程中,災害開始演化成新類型災害,例如上游之崩塌災害,可能在數年後於中游處誘發洪水或河岸侵蝕,時間越久,傳遞的距離越遠,衍生之二次災害強度也變弱,本文稱此過程為二次災害之傳遞與演化過程。因此,在災區聚落重建時,除考量該聚落周圍之災害外,尚須考量聚落上游災害所衍生之二次災害的傳遞與演變。 故災區重建時間與空間尺度的評估,首先由災害規模與聚落受災情形調查開始,評估各聚落之受災程度、受災過程與聚落重要性。其次,進行聚落土砂災害變遷趨勢的模擬,藉以分析未來聚落遭受二次災害的可能情況,綜合其成果,擬定各聚落的土砂災害變遷過程,最後,依據災害傳遞與演變之時間序列,訂定短、中、長程聚落治理對策,以因應不同時間由上游來的各類災害。在短程階段,因考量時間較短,較上游之災害未能傳遞至聚落處,只考慮聚落周圍小範圍內之土砂災害治理,主要目的在於緊急保護居民安全;而在中程階段,則僅考慮重要性較高之聚落,延伸治理範圍至聚落較中上游處,考量在此階段傳遞至聚落處的二次災害集水區範圍;最終在長程階段,則延伸重要性高之聚落治理範圍至上游處,此時,聚落保全計畫已延伸為全集水區規劃治理方案,主要目的在於維持集水區水文、土砂、環境與生態資源的平衡,並能同時兼顧聚落的安全。 |
主题分类 |
工程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 |
被引用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