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

并列篇名

Form and Genre: Their Respective Definitions in an Interlocked Relationship

DOI

10.6466/THJCL.200709.0001

作者

顏崑陽(Kun-Yang Yen)

关键词

文體 ; 文類 ; 關係限定 ; Form ; Genre ; Relative Determination

期刊名称

清華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07 / 09 / 01)

页次

1 - 6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66年,徐復觀提出文體與文類之辨,指摘明清選文家混淆文章的「分類」與「分體」。這種混淆至今依然存在;但是,徐氏認為「文體」與「文類」截然為二,卻又不明其關係,也非確論。本文嘗試從文學批評史的脈絡—即回歸到古代文論家對文體之論述與文章分類的語境中,重新探討「文體」與「文類」的涵義,並且進一步釐清二者究竟存在什麼樣的關係。主文三個單元,分論文體的涵義、文類的涵義以及二者的關係。其論述步驟則先分析「體」與「類」二詞的「辭典性涵義」及「一般概念性涵義」,再就古代文體論述的語境分析二者的「理論性涵義」;接著,依據「體」之一詞的理論性涵義,進而運用大量文體論述的史料,分析體裁、體製、體貌、體式、體格、體要、文體等幾個關鍵性複詞的理論性涵義;最後,分析二者究竟其有什麼樣的關係?「文體」與「文類」概念有別,但二者卻具有「彼此限定,相互依存」的關係。在形式邏輯上,文體是文類內涵的概念限定;相對的,文類是文體外延的概念限定。在文章的實存狀態中,文體是文類之形構與樣態的實在限定;相對的,文類是文體的關係限定。二者相互依存,非可獨立而在。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plores previous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of literary form and genre, with a focus on Ming and Ch'ing dynasty critics' points of view regarding these two concepts. The purpose of this exploration is to attempt to redefine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literary historian.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devoted to the issues of form, genr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respectively. The methodologies taken include phil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oncluding part of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notion of relative determination which explains the basic link connecting the form with the gen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顏崑陽(2005)。「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新 35(2)
    連結:
  2. (1971)。四部備要。臺灣:中華書局。
  3. (1966)。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
  4. (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
  5. (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
  6. (1966)。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
  7. (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
  8. (1966)。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
  9. (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
  10. (1966)。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12. (1966)。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方回編選、紀昀批點(1960)。紀批瀛奎律髓。臺北:佩文書社。
  14. 毛奇齡(1970)。西河集。臺灣:商務。
  15. 王應麟(1992)。玉海。上海:古籍。
  16. 加達默爾、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
  17. 朱豔英編(1991)。文章寫作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18. 何文煥編(1983)。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
  19. 李士彪(2005)。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古籍。
  20. 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21. 辛文房、傅璇琮校箋(2002)。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22. 姚鼐(1969)。古文辭類纂。臺北:中華書局。
  23. 洪邁、孔凡禮點校(2005)。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
  24. 紀昀(1974)。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
  25. 唐順之(1972)。稗編。台北:新興書局。
  26. 徐師曾(1988)。文體明辯。日本:京都中文。
  27. 徐復觀(1966)。中國文學論集。台中:民主評論社。
  28. 班固、陳立疏證(1987)。白虎通疏證。臺北:廣文書局。
  29. 祝堯(1970)。古賦辨體。臺灣:商務。
  30. 張伯偉(2005)。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
  31. 張鎡(1970)。仕學規範。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強至(1984)。祠部集。臺北:新文豐。
  33. 郭英德(2005)。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
  34. 傅璇琮(1999)。唐人選唐詩新編。臺北:文史哲。
  35. 傅璇琮、施純德(2003)。翰學三書。遼寧:教育出版社。
  36. 湯漢(1970)。妙絕古今。臺灣:商務。
  37. 童慶炳(1994)。文體與文本的創造。昆明:雲南。
  38. 詹瑛(1984)。文心雕龍的風格學。臺北:木鐸。
  39. 褚斌杰(1991)。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學生書局。
  40. 劉勰、周振甫注釋(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41. 劉勰、范文瀾注(1993)。文心雕龍注。臺北:開明書店。
  42. 劉勰、黃叔琳注(1980)。文心雕龍注。臺北:世界書局。
  43. 劉勰、楊明照校注(2000)。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4. 劉勰、詹瑛義證(198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古籍。
  45. 歐陽脩(1975)。歐陽脩全集。臺北:河洛圖書。
  46. 潛說友纂修、汪遠孫校補(1970)。咸淳臨安志。臺北:成文。
  47.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8)。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48. 蕭統編、李善注、呂延濟注(1979)。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49. 錢倉水(1992)。文體分類學。南京:江蘇教育。
  50. 鍾嶸、曹旭集注(1996)。詩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顏之推、王利器集解(1983)。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52. 顏崑陽(1993)。論文心雕龍「辯證性的文體觀念架構」。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
  53. 嚴可均(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
  54. 嚴可均(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
  55. 嚴羽、郭紹虞校釋(1978)。滄浪詩話校釋。臺北:河洛圖書。
  56. 顧清(1970)。東江家藏集。臺灣:商務。
  57. 龔鵬程(1990)。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
被引用次数
  1. 蔡瑩瑩(2019)。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書寫與文化記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201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