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漳平永福閩南方言的音系演變

并列篇名

Phonological Change in the Zhangping Yongfu Dialect

DOI

10.6466/THJCL.201012.0073

作者

陳筱琪(Hsiao-Chi Chen)

关键词

鍊動 ; 聲母增生 ; 閩客過渡 ; 歷史音變 ; 閩南西片方言 ; chain shift ; initial addition ; transition from Min to Hakka ; historical sound change ; the western part of Southern Min

期刊名称

清華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10 / 12 / 01)

页次

73 - 1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漳平永福閩南話毗鄰閩西客語,屬閩南西片方言區。因長期閩客接觸,永福話發展出有別與廈、漳、泉等核心閩南的音系特色。永福話的基底為漳州話,現代音讀形式雖有諸多變異,但其音系仍為漳州格局,其特點可分為「閩南西片方言的共同特徵」與「漳平永福話的特殊發展」兩類,前者以零聲母字在高元音i、u前增生新聲母g為代表,後者則以宕開三白讀的鍊動演變最顯著。永福話在自身的閩南「基底」下,因外部方言影響,觸動自身的音韻系統變遷,並非只是單純的語音移借,音變皆具條理可尋。

英文摘要

The Zhangping Yongfu (漳平永福)dialect is part of the dialect continuum foun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Southern Min, and is use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Min and Hakka. Due to the long-term interaction between Min and Hakka peoples, the Yongfu dialect in southwestern Fujian(福建)has developed unique ph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common Southern Min dialects such as Amoy(廈門), Zhangzhou(漳州) and Quanzhou(泉州). The basis of the Yongfu dialect is the Zhangzhou dialect even though the pronunciation forms of Yongfu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Zhangzhou, The ph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ongfu dialec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group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dialects foun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Southern Min, and unique developments found in the Yongfu dialect. The former category denotes the evolution from exposure to Hakka dialects, which can be demonstrated by the addition of an initial g before i or u vowels. Characteristics belonging to the the latter category are most clearly evident in the chain shift where Tang Kai San(宕開三)becomes the rhyme iη。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琨(1989)。再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4),829-857。
    連結:
  2. 張琨(1984)。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415-457。
    連結:
  3. Branner, David Prager(1999).The Classification of LongYan.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15,36-83.
  4. Chang、 kuang-yu(1986).Berker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5. Dixon, R.M.W.(1997).The Rise and Fall of Languages.London:Cambridge press.
  6. 上杭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3)。上杭縣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7. 北大中文系(2003)。漢語方音字彙。北京:語文出版社。
  8. 永定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4)。永定縣志。福州: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9. 朱曉農(2008)。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0. 江敏華(2003)。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11. 李如龍(2001)。福建縣市方言志 12 種。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2. 林倫倫(2006)。粵西閩語雷州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3. 林倫倫、陳小楓(1996)。廣東閩方言語音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14. 林連通(1993)。泉州市方言志。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15. 林寶卿(1992)。漳州方言詞彙(二)。方言,1992(3),230-240。
  16. 武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3)。武平縣志。武平: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7. 長汀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3)。長汀縣志。鄭州:三聯書店。
  18. 侯精一(2002)。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 馬重奇(1994)。漳州方言研究。香港:縱橫出版社。
  20. 張光宇(2010)。語言的連續性。漢藏語學報,2010(5),136-151。
  21. 張光宇(1990)。切韻與方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2. 張光宇(2008)。梅縣音系的性質。語言學論叢
  23. 張光宇(2009)。漢語方言的橫的比較。語言學論叢
  24. 張光宇(2008)。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現代篇。語言研究,28(2),8-16。
  25. 張振興(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6. 張盛裕(1979)。潮陽方言的文白異讀。方言,1979(4),241-267。
  27. 郭啟熹(1996)。龍巖方言研究。香港:縱橫出版社。
  28. 陳筱琪(2010)。龍巖新羅區城關閩南話的韻母演變。第八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9. 廈門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1996)。廈門方言志。北京:語文學院。
  30. 楊秀芳(1982)。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31. 劉秀雪(2004)。新竹,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32. 劉新中(2006)。海南閩語的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3. 羅志海(2000)。海豐方言詞典。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34. 羅常培(1993)。廈門音系。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筱琪(2011)。聚變與裂變─龍巖城關閩南話的韻母演變。臺灣語文研究,6(1),37-67。
  2. 陳筱琪(2012)。客語高元音的擦化音變與閩客接觸時的規律轉變。清華學報,42(4),733-775。
  3. 許慧娟(2016)。論漢語方言日母字的歷時演變。清華學報,46(4),655-741。
  4. (2011)。龍巖新羅區適中鎮閩南方言的音系演變。文與哲,18,71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