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樂記〉「物感」美學的理論建構及其價值意義

并列篇名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Aesthetics of "Wu gan" and its Meaning in "Yue ji"

DOI

10.6466/THJCL.201206.0107

作者

黃偉倫(Wei-Lun Huang)

关键词

物感 ; 樂記 ; 創作發生論 ; 感物起情 ; 聲情互應 ; "Yue ji" ; "Wu gan" ; theory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 emotion sparked by objects ;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ound and emotion

期刊名称

清華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12 / 06 / 01)

页次

107 - 1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盱衡古典文藝理論中有關創作發生問題的探討,可說早在《禮記.樂記》的階段即首揭「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的命題,在創作發生的思考上,擘劃了一條從內在心理根源以追溯文藝發生之因的思維理路,首次披露了有關文藝創作的發生規律,並富於邏輯關聯性地描繪了一幅「性靜/物感/情動/樂生」的生成脈絡,從而奠定了「物感」之說在文論體系中的價值與定位,成為後世探究文藝創生原因的先在理解或依循準式。有見於此,本文之作即著眼於〈樂記〉中有關創作發生問題的論述,試圖從其文本脈絡及理論觀點的考察中,梳理出其所表達的:音樂本源於「心」、本質為「情」、興發在「物」、「聲/情」互應的核心見解,並透過一個「邏輯秩序」的方法論意識,將之統合成一個邏輯推演一致的有機架構,用以揭示〈樂記〉對於「物感」美學的理論建構及其所蘊涵的價值意義。

英文摘要

After researching the generations of writings pertaining to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I came across a thesis on the origin of music proposed as early as in the ”Yue ji” in the ”Book of Rites”. It asserts that music originates when the heart feels touched by external objects. It was the first time a theory of how an artistic work is created was presented. It traced the origin back to the mind and heart. It was logically stated that the creative process followed this sequence: ”Stillness of Mind/Moved by Objects/Emotional Affection/Generation of Music.” This theory became a common starting point for future studies of how an artistic piece originat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s on the creative process in ”Yue ji,” and therefore attempts to clarify its main theme: music originates from the ”mind,” ”emotion” is its essence, and it is inspired by ”objects.” The sounds and emotions echo and influence one another. I investigate the original book and its theoretical points with a view of logical order to reveal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the aesthetics of ”Wu gan” in ”Yue ji” and its implica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何美諭(2007)。談聲、音、樂的意涵在中國歷史上的演變─以先秦漢魏為主。歷史月刊,238
    連結:
  2. 黃偉倫(2010)。物感與情景交融之辨─一個歷史與邏輯並觀的考察。國文學誌,21
    連結:
  3. 黃偉倫(2010)。《文心雕龍》的「物感」生成圖式及其心物辯證觀。東華漢學,12
    連結:
  4. 十三經注疏。臺北:藍燈書局。
  5. 十三經注疏。臺北:藍燈書局。
  6. 宋楊萬里、辛庚儒箋校(2007)。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
  7. 明李夢陽(1976)。空同先生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8. 唐白居易(1984)。白居易全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 梁蕭統、唐李善注(1991)。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10. 清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清董誥編(1990)。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清劉熙載、王氣中箋注(1986)。藝概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3. 漢王充、劉盼遂集解(1962)。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14.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8)。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15. 丁福保輯(1988)。清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
  16. 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1983)。樂記論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7. 王叔岷(1992)。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8. 王進祥(1983)。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 王運熙、顧易生(1996)。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任秀芹(2001)。「心物感應論」與「摹仿說」之比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3(4)
  21. 朱立元編(2010)。美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2. 朱光潛(1992)。朱光潛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3. 艾布拉姆斯(1989)。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5. 李澤厚(1996)。美學論集。臺北:三民書局。
  26. 李澤厚編、汝信編(1990)。美學百科全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7. 李澤厚編、劉綱紀編(1986)。中國美學史.先秦兩漢之部。臺北:里仁書局。
  28. 宗白華(1995)。美從何處尋。臺北:駱駝出版社。
  29. 祁志祥(2005)。中國美學原理。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30. 郁沅、倪進(2001)。感應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31. 修海林、羅小平(2007)。音樂美學通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32. 孫星群(1997)。音樂美學之始祖:〈樂記〉與《詩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33. 孫致中點校(1995)。紀曉嵐文集。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34. 徐碧輝(1997)。文藝主體創價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35. 郭齊、尹波點校(1996)。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36. 陳奇猷(1984)。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37. 童慶炳(1998)。文學理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8. 童慶炳(1993)。中國古代詩學心理透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39. 葉朗(1999)。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40. 葛榮晉(1993)。中國哲學範疇論。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41. 詹鍈(2008)。文心雕龍義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鄒其昌(2008)。朱熹詩經詮釋學美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43. 劉若愚、杜國清譯(1993)。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44. 劉偉生(2002)。《禮記.樂記》「聲」、「音」、「樂」辨。船山學刊,2002(4)
  45. 劉綱紀(2006)。周易美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46. 劉綱紀(1986)。藝術哲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47. 蔡仲德(1997)。樂記、聲無哀樂論注釋與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48. 蔡仲德(2003)。音樂之道的探求─論中國音樂美學史及其它。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49. 鍾肇鵬編(2005)。春秋繁露校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50. 顏崑陽(2009)。從感應、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意義。輔仁國文學報,29
  51. 顏崑陽(1994)。《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林素娟(2022)。致物與應感的美學-先秦音樂教化中的身、物關係。臺大中文學報,7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