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州徒之樂」考

并列篇名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rase "Zhoutu zhi yue" 「州徒之樂」 from Batch Seven of the Collection of Chu Bamboo Slips at the Shanghai Museum

DOI

10.6466/THJCL.201212.0135

作者

李詠健(Wing-Kin Lee)

关键词

楚竹書 ; 《君人者何必安哉》 ; 社 ; 州徒 ; 假借 ; Chu bamboo slips ; "Junrenzhe hebi anzai" 《君人者何必安哉》 ; land deity ; zhoutu ; phonetic loans

期刊名称

清華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期(2012 / 12 / 01)

页次

135 - 1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有「州徒之樂」一語,對「州徒」二字的釋讀,學者未有共識。本文結合音、義及上下文語境作分析,論證「州徒」應讀為「禱社」。簡文「州徒之樂」即「禱社之樂」,意為古時祭社所用之樂舞。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lucidate the phrase ”zhoutu zhi yue” 「州徒之樂」 found in the Shanghai Bamboo Slip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is phrase's context, sound and meaning, it is contended here that zhou 「州」 and tu 「徒」 should be read as loan characters for dao 「禱」 and she 「社」 respectively. The phrase 「州徒之樂」 is thus tantamount to 「禱社之樂」, which denotes the song and dance performed during the ancient ritual sacrifice to the land de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周鳳五(2009)。《君人者何必安哉》新探。臺大中文學報,30,51-68。
    連結:
  2. 張崇禮,〈《君人者何必安哉》釋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 年1 月13 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651)。
  3. 李詠健,〈《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龍」字試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11 年7 月14 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06)。
  4. 林文華,〈《君人者何必安哉》「州徒之樂」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9 年1 月18 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76)。
  5. 王寧,〈申說楚簡中的「杜」與「牡」〉,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11 年9 月17 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52)。
  6. 陳偉,〈《君人者何必安哉》再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9 年2 月6 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88)。
  7. 李天虹,〈《君人者何必安哉》補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9 年1 月21 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80#_ftn16)。
  8. 凡國棟,〈《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簡4「州徒之樂」小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首發,2009 年1 月3 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39)。
  9. (198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董珊,〈讀《上博七》雜記(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 年12 月31 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85)
  11. 孟蓬生,〈《君人者何必安哉》賸義掇拾〉,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 年1 月4 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11)。
  12. 何有祖,〈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8 年12 月31 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8)
  13. 三國韋昭注(1975)。國語韋氏解。臺北:世界書局。
  14. 晉范甯集解、楊士勛疏、夏先培整理、楊向奎審定(2000)。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5. 清王念孫(2000)。廣雅疏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6. 清孫詒讓、孫啟治點校(2001)。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
  17. 清陳立、吳則虞點校(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18. 漢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廖名春整理、陳明整理、呂紹綱審定(2000)。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 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0. 漢伏勝、鄭玄注、陳壽祺輯校(1965)。尚書大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漢班固、顏師古注。漢書。北京:藝文印書館。
  22. 漢許慎(2005)。說文解字。長沙:岳麓書社。
  23. 漢鄭玄注、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2000)。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丁福保編(1988)。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25.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1998)。小學名著六種。北京:中華書局。
  26. 孔穎達(1998)。尚書。北京:中華書局。
  27. 王國維(2006)。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28. 王慎行(1988)。殷周社祭考。中國史研究,1988(3),137-148。
  29. 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組編(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30. 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31. 吳毓江、孫啟治點校(1993)。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2. 宋華強(2011)。上博竹書(七)札記二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12),72-76。
  33. 宋鎮豪(1994)。中國春秋戰國習俗史。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34. 尚秉和、母庚才點校、劉瑞玲點校(2001)。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北京:中國書店。
  3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2003)。新蔡葛陵楚墓。鄭州:中象出版社。
  36. 孫作雲(1966)。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37. 浙江書局彙刻(1986)。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 馬承源編(2008)。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9. 高亨纂、董治安整理(1989)。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
  40. 國一姝(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41. 張亞初、劉雨(1986)。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2. 張儒、劉毓慶(2002)。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43.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編(2010)。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上海:中西書局。
  44. 郭沫若(1962)。甲骨文字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45. 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6. 陳松長(2001)。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47. 陳偉(2010)。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48. 陳偉(2010)。讀《君人者何必安哉》劄記。簡帛研究‧2007,桂林:
  49.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2010)。《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上海:
  50. 黃人二(2009)。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試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6),132-139+161。
  51. 黃懷信(2008)。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雷漢卿(2000)。〈說文〉「示部」字與神靈祭祀考。成都:巴蜀書社。
  53. 趙彤(2006)。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54. 戴家祥(1986)。「社」、「杜」、「土」本古一字考。古文字研究,北京:
  55. 鍾肇鵬編(2005)。春秋繁露校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56. 魏建震(2008)。先秦社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