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別」的形態變化及語法化
|
并列篇名
|
On the Morphological Deriv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Word Bie 別
|
作者
|
楊秀芳(Hsiu-Fang Yang)
|
关键词
|
形態變化 ; 語法化 ; 詞族 ; 同源詞 ; 層次研究 ; morphological derivation ; grammaticalization ; word family ; cognate ; strata research
|
期刊名称
|
清華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1期(2014 / 06 / 01)
|
页次
|
5
-
5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結合文獻資料和方言語料,論「別」的清濁別義、四聲別義以及語法化現象。內容包括(一)根據「別」、「(另卑)」的音義關係,論證「(另卑)」乃是由「別」透過四聲別義滋生的同族詞。(二)說明「別」的清濁別義主要在區分他動和自動之異,「別_清」、「別_濁」各自循其引申之途,產生了多種用法,最後並各自虛化為不同的副詞。(三)探討「識知」義動詞「別_清」的語法化歷程。這個「別_清」原本後接名詞性賓語,後來也擴大可接動詞性賓語。賓語的擴大,使「別清」與後面的動詞並排出現。這樣的句法結構使語義焦點後移,終使「別_清」退居為次要的修飾語而虛化為副詞。本文並通過音韻層次的探討,論證「(另卑)」與閩南語表示「分開」的pɤ2/pue2/pe2具有同源關係。此外也指出閩南語表示「分辨」的pat4以及表示「另外」的pat8反映了「別」的清濁兩讀,來自魏晉時期。最後並根據閩南語料,論證「識知」義動詞「別_清」如何虛化為副詞。
|
英文摘要
|
The present article studies the morphological deriv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word bie 別. It reveals that bie 別attained bi (另卑) as its derived form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onal change. It moreover shows that, through voicing/ devoicing alternation, bie 別derived the transitive and intransitive forms bie-*p 別_清and bie-*b 別_濁, which became adverbs by following process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Thus, the voiceless bie 別_清, which originally bore the meaning of "to know" was grammaticalized as an adverb through a serial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expansion and focus shifting. This article clarifies, furthermore, the cognate relationship of bi (另卑) and its Southern Min counterparts pɤ2/pue2/pe2. The chronological stratification of Southern Min pat4 and pat8 is discussed as well.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楊秀芳(2013)。論「幾」的形態變化及其在閩南語的反映。臺大中文學報,43,121-176。
連結:
-
(1987)。音韻學叢書。臺北:廣文書局。
-
Carstairs, Dougla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the Chang-chew and Chin-chew Dialects. Londo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1873.
-
(1987)。音韻學叢書。臺北:廣文書局。
-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
宋邢昺(2000)。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宋洪興祖(1968)。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
宋陳彭年(1970)。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藝文印書館。
-
唐孔穎達(2000)。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唐孔穎達(2000)。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唐孔穎達(2000)。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唐孔穎達(2000)。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唐孔穎達(2000)。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唐陸德明(1972)。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
-
唐楊士勛(2000)。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唐賈公彥(2000)。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清王念孫(2005)。廣雅疏證。臺北:廣文書局。
-
清王聘珍(1986)。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
清朱駿聲(1994)。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
清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
清孫希旦(1989)。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
清孫詒讓(1987)。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
清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
Heine, Bernd,Kuteva, Tania(2002).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Norman, Jerry(1979).Chronological Strata in the Min Dialects.方言,1979(4),268-274.
-
Ting, Pang-hsin(1975)。Chinese Phonology of the Wei-Chin Period: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als as Reflected in Poetry。Taipei, Republic of China: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
太田辰夫、蔣紹愚譯、徐昌華譯(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方述鑫編、林小安編、常正光編、彭裕商編(1993)。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書社。
-
仙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5)。仙遊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1962)。漢語方音字彙。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
白宛如(1998)。廣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江藍生(1991)。禁止詞「別」考源。語文研究,1991(1),42-47。
-
余嘉錫(2007)。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
-
吳守禮(2001)。嘉靖刊本《荔鏡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
-
李方桂(1971)。上古音研究。清華學報,新 9(1、2),1-61。
-
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
李如龍、潘渭水(1998)。建甌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李佐豐(1983)。先秦漢語的自動詞及其使動用法。語言學論叢
-
李焱、孟繁杰(2007)。禁止副詞「別」來源再考。古漢語研究,2007(1),52-56。
-
周祖謨(1966)。問學集。臺北:知仁出版社。
-
屈萬里(1968)。尚書釋義。臺北:華岡書局。
-
倩影、子曰店主。三六九小報。臺北:成文出版社。
-
張振興(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張振興(1998)。雷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張惠英(2003)。崇明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張誼生(2000)。論與漢語副詞相關的虛化機制。中國語文,2000(274),3-15。
-
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齋、趙日新(2000)。吳語處衢方言研究。中國語學研究,東京:
-
梅祖麟(1989)。上古漢語*s─前綴的構詞功能。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與文字組
-
梅祖麟(2000)。漢藏語的「歲、越」、「還(旋)、圜」及其相關問題。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
-
梅祖麟(2000)。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
-
莆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4)。莆田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
許維遹(2009)。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
郭沫若編(1999)。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
陳章太、李如龍(1991)。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
湯珍珠編(2003)。寧波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馮春田(2006)。副詞「別」形成問題補議。漢語學報,2006(1),35-38。
-
馮愛珍(1998)。福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黃雪貞(1995)。梅縣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楊秀芳(2001)。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語言暨語言學,2(2),261-297。
-
楊秀芳(2003)。從方言比較論吳閩同源詞「摭」。語言暨語言學,4(1),167-196。
-
楊榮祥(2001)。漢語副詞形成芻議。語言學論叢
-
溫端政(1991)。蒼南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
萬群(2012)。「別」的音義關係問題。澳門語言學刊,2012(2),79-88。
-
劉正浩、邱燮友、陳滿銘、許錟輝、黃俊郎(2001)。新譯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
-
潘重規(1983)。經典釋文韻編。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蔣紹愚(2001)。內動、外動和使動。語言學論叢
-
黎翔鳳(2004)。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
錢穆(1978)。莊子纂箋。臺北:三民書局。
-
鮑士杰(1998)。杭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戴維‧克里斯特爾編、沈家煊譯(2000)。現代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
顏清徽(1994)。婁底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羅肇錦(1988)。客語語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龔煌城(2011)。上古漢語與原始漢藏語帶 r 與 1 複聲母的構擬。龔煌城漢藏語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
-
龔煌城(2011)。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的詞頭問題。龔煌城漢藏語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
|
被引用次数
|
-
蘇建唐(2017)。閩南語正反問句和程度結構中否定詞的角色:共時和歷時透視。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7。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