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古漢譯佛經和敦煌變文中由「於」引出的賓語小句

并列篇名

On the Objective Complement Clause Introduced by Yu於in Translated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and Dunhuang Bianwen敦煌變文

作者

梁銀峰(Yin-Feng Liang)

关键词

語言接觸 ; 借用機制 ; 標補詞 ; 於 ; language contact ; borrowing mechanisms ; complementizers ; Yu

期刊名称

清華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5 / 06 / 01)

页次

153 - 18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中古漢譯佛經以及深受漢譯佛經語言影響的晚唐五代的敦煌變文中,介詞「於」有時可以位於主句的動詞和賓語小句之間,起到類似於英語中標補詞that的作用。本文認為,中古漢譯佛經和敦煌變文中的標補詞「於」的產生與語言的接觸有關,雖然這個語法成分在具體借用機制上與漢語史上其他類型的外借成分有相似之處(借用之前最初的意義與被借用的意義類似),但後者通常是直接借用,而前者是在借用賓格標記的基礎上的進一步蛻變。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標補詞「於」與漢語的固有語法系統不相容,因而產生後很快退出歷史舞臺。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mplementizer 'Yu' in translated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complementizer 'Yu' came into being during the Medieval period. While it did not derive directly from Sanskrit or Pali, the complementizer 'Yu' did develop from the objective marker 'Yu' used in translated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However, due to its unsuitability to the mechanisms of Chinese grammar, the complementizer 'Yu' disappeared after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1990)。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
  3. 南唐靜禪師編、南唐筠禪師編、孫昌武點校、衣川賢次點校、西口芳男點校(2007)。祖堂集。北京:中華書局。
  4. A. F. 斯坦茨勒、季羨林譯、段晴續補、錢文忠續補(1996)。梵文基礎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 Hopper, J. Paul,Traugott, Elizabeth Closs(2003).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Zürcher, Erik(1977).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s.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2(3),177-203.
  7.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1988)。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方梅(2006)。北京話裡「說」的語法化:從言說動詞到從句標記。中國方言學報,2006(1),107-121。
  9. 朱冠明(2013)。漢譯佛典語法研究述要。漢譯佛典語法研究論集,北京:
  10. 江灝、錢宗武(1992)。今古文尚書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1. 何樂士(2004)。〈左傳〉虛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12. 吳福祥(2009)。語法化的新視野—接觸引發的語法化。當代語言學,2009(3),193-206。
  13. 李崇興、祖生利、丁勇(2009)。元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4. 周紹良編(1997)。敦煌寫本〈壇經〉原本。北京:文物出版社。
  15. 姜南(2008)。漢譯佛經音節襯字辯說。語言研究,2008(4),32-35。
  16. 姜南(2009)。佛經翻譯中格範疇的系統對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2輯,20-43。
  17. 段晴(2001)。波你尼語法入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8. 徐朝華(1987)。爾雅今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9. 海涅、庫特夫、龍海平譯、谷峰譯、肖小平譯(2012)。語法化的世界詞庫。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北京公司。
  20. 馬貝加(2002)。近代漢語介詞。北京:中華書局。
  21. 高亨(2009)。詩經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張定(2011)。漢語的一種逆被動式。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北京:
  23. 張家驊(2009)。「知道」與「認為」句法差異的語義、語用解釋。當代語言學,2009(3),244-251。
  24. 張雙棣(2000)。呂氏春秋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張覺(1992)。韓非子譯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6. 梁啟雄(1960)。韓子淺解。北京:中華書局。
  27. 梁銀峰(2011)。古漢語中的標補詞「夫」初探。古漢語研究,2011(2),59-68。
  28. 梁銀峰(2012)。第三人稱代詞「他」的判別標準。語文研究,2012(4),11-17。
  29. 梁銀峰(2011)。東漢至唐五代時期「他+N」格式中「他」的語法功能及其流變。語言科學,2011(3),246-258。
  30. 荻原雲來(1988)。梵和大詞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1. 陳祥明(2000)。先秦至六朝漢語中「于」的一種用法辨析。大理師專學報,2000(4),57-60。
  32. 傑佛瑞‧N‧利奇、李瑞華譯(1987)。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3. 程湘清編(1992)。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34. 黃征、張涌泉(1997)。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5. 楊天宇(1997)。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楊伯峻(1980)。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37. 楊伯峻(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38. 董秀芳(2006)。古漢語中動名之間「于/於」的功能再認識。古漢語研究,2006(2),2-8。
  39. 劉丹青(2004)。漢語裡的一個內容賓語標句詞—從「說道」的「道」說起。慶祝〈中國語文〉創刊50 周年學術論文集,北京:
  40. 蔣南華、羅書勤、楊寒清(1995)。荀子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41. 羅驥(2003)。北宋語氣詞及其源流。成都:巴蜀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