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漢語角度看極性問的類型學性質-真性極性問形式與疑問語氣成分的區別

并列篇名

A Typology of Polar Questions in Chinese Language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Real Polar-question Forms and Interrogative Mood Elements

作者

陳振宇(Zhen-Yu Chen);馬寶玲(Siriwan Saengow);薛時蓉(Shi-Rong Xue)

关键词

疑問 ; 真性極性問形式 ; 疑問語氣成分 ; 語法化 ; 嵌入能力 ; 標記重組 ; Interrogative ; real polar-question forms ; interrogative mood elements ; grammaticalization ; ability of embedding ; rearrangement of markedness

期刊名称

清華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15 / 12 / 01)

页次

67 - 1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漢語及其方言中表示極性問的語法形式至少有十一種,它們分為兩大基本類型:真性極性問形式與疑問語氣成分。疑問語氣成分常兼任其他語氣功能,常與其他問題形式套疊,但不能進入嵌入深的小句。真性極性問形式則相反,一般不兼任其他語氣功能,不與其他問題形式套疊,但可以進入嵌入深的小句。在漢語極性問的語法化歷史中,兩種進程交替地起著重大的作用:一是原來的語氣成分下降為疑問形式,二是原來內嵌的極性問形式上升到獨立小句層次,成為疑問形式。

英文摘要

At least 11 polar-question forms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Chinese dialects, and these are divided into two basic types: real polar-question forms (RPQ), and interrogative mood elements (IME). IME are often employed for other mood functions, used over or under other question forms, but are not generally found in embedding clauses. RPQ have the opposite effect. They are neither used for other mood functions nor over or under other question forms, but they can be used in embedding clauses freely. Two kinds of processes have worked alternately in the history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Chinese polar questions: falling from mood elements to question forms, and raising from embedded polar forms to forms used in independent claus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中華大藏經》編輯局編(1997)。中華大藏經。北京:中華書局。
  2. Comrie, B.(1984).Interrogativity in Russian.Interrogativity: A Colloquium on the Grammar, Typology, and Pragmatics of Questions in Seven Diverse Languages,Amsterdam:
  3. Harris, A. C.(1984).Interrogativity in Georgian.Interrogativity: A Colloquium on the Grammar, Typology, and Pragmatics of Questions in Seven Diverse Languages,Amsterdam:
  4. Hinds, J.(1984).Interrogativity in Japanese.Interrogativity: A Colloquium on the Grammar, Typology, and Pragmatics of Questions in Seven Diverse Languages,Amsterdam:
  5. Langacker, R. W.(1985).Observations and speculations on subjectivity.Iconicity in Syntax,Amsterdam:
  6. Langacker, R. W.(1995).Viewing in Cognition and Grammar.Alternative Linguistics: Descriptive and Theoretical Modes,Amsterdam:
  7. Shopen, T.(ed.)(2007).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Whaley, J. L.(2009).Introduction to Typology: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anguage.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9. 王琴(2008)。安徽阜陽方言的「可VP」反復問句。方言,2008(2),179-183。
  10. 朱德熙(1985)。漢語方言裡的兩種反復問句。中國語文,1985(1),10-20。
  11. 朱德熙(1991)。「V-neg-VO」與「VO-neg-V」兩種反復問句在漢語方言裡的分佈─為紀念季羨林先生八十壽辰作。中國語文,1991(5),321-332。
  12. 江藍生(1990)。疑問副詞「可」探源。古漢語研究,1990(3),44-50。
  13. 余嘉錫(1993)。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吳福祥點校、顧之川點校(1996)。祖堂集。長沙:嶽麓書社。
  15. 李小軍(2010)。有關疑問域的一點歷史思考。中國語文,2010(6),496-501。
  16. 李科鳳(2005)。重慶方言與普通話疑問句的異同。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1),98-101。
  17. 李澤然(2014)。哈尼語366 句會話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8. 邢向東(2002)。神木方言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9. 邢向東、王兆富(2014)。吳堡方言調查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20. 宗守雲(2015)。張家口方言的疑問表達。2015 年語言的描寫與解釋學術研討會,上海:
  21. 邵敬敏、周娟、彭小川、邵宜、甘於恩、曾毅平(2010)。漢語方言疑問範疇比較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22. 倪蘭(2015)。上海手語的疑問與否定。2015 年語言的描寫與解釋學術研討會,上海:
  23. 唐一萍(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浙江,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
  24. 孫宏開(1982)。獨龍語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25.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26. 徐傑、張媛媛(2011)。漢語方言中「可VP」問句的性質。漢語學報,2011(2),60-70。
  27. 袁毓林編(2001)。20 世紀現代漢語語法八大家─朱德熙選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28. 袁賓(1989)。說疑問副詞「還」。語文研究,1989(3),26-28。
  29. 馬志紅(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山東,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
  30. 張一舟、張清源、鄧英樹(2001)。成都方言語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31. 張玉金(2010)。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語氣詞「乎」。語文研究,2010(2),59-65。
  32. 張伯江(1997)。疑問句功能瑣議。中國語文,1997(2),104-110。
  33. 張良斌(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合肥,安徽大學文學院。
  34. 張敏(199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35. 陳士林、邊仕明、季秀清(1985)。彝語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36. 陳小荷(198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37. 陳振宇(2010)。疑問系統的認知模型與運算。上海:學林出版社。
  38. 陳振宇(2013)。對疑問語氣提升的研究。走向當代前沿科學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
  39. 陳振宇、陳振寧(2015)。為什麼「不、沒(有)2、別」是副詞而不是附綴─漢語句子結構的類型。語言研究集刊,上海:
  40. 陳澤平(2004)。北京話和福州話疑問語氣詞的對比分析。中國語文,2004(5),455。
  41. 傅惠鈞(2011)。明清漢語疑問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42. 彭定求(1986)。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朝克(2014)。滿語366 句會話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4. 朝克(2014)。錫伯語366 句會話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5. 黃成龍、周發成、張曦(2014)。羌語366 句會話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6. 黃伯榮編(1996)。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
  47. 楊伯峻(1980)。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
  48. 葉建軍(2008)。疑問副詞「還」溯源。安徽大學學報,2008(1),68-71。
  49. 劉丹青編(2008)。語法調查研究手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50. 劉丹青、唐正大(2001)。話題焦點敏感運算元「可」的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01(3),25-33。
  51. 劉春卉(2005)。南京方言中的「V 不起來」與「阿/還VP」。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3),44-47。
  52. 諸祖耿(1985)。戰國策集注匯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3. 錢曾怡編(2001)。山東方言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54. 羅昕如(1998)。新化方言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