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符號與身體的通路論先秦之氣

并列篇名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ign and Body: A Discussion of the Pre-Qin Concept of Qi 氣

作者

丁亮(Liang Ting)

关键词

氣 ; 符號 ; 身體 ; 無名 ; 正名 ; qi ; sign ; body ; the nameless ; correct names

期刊名称

清華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16 / 06 / 01)

页次

49 - 10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闡明「氣」在不同範疇間所形成的通路作用,特別是在符號與身體兩個範疇間所建立的通路。論述從「氣」字探索出發,說明本象「河床涸竭之形」,而可表河川涸竭時蒸發之水气,再上升為雲,下降為雨,而成化生萬物的「天地之氣」。依此轉化感通之義,而在先秦文獻中形成「水氣」、「土氣」、「天地之氣」、「食氣」、「血氣」、「精氣」、「心氣」、「志氣」、「意氣」、「仁氣」、「禮氣」、「辭氣」等等貫串不同領域的辭彙,「氣」因此在不同範疇間建立起內在的通路。其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食氣」觀念在符號的操作層面於身體與符號兩個範疇間所建立的通路,讓「精氣」可以與「心氣」互動,延展為「辭氣」,而在道德與政治兩大領域以「無名」與「正名」等主張發揮不可輕忽的影響,並於後世文學批評領域持續轉生出「文氣」等重要觀點。自然與人文、身體與心靈、精神與物質以及符號與意義等在現代學術中往往呈現為二元對立的關係,先秦之「氣」在符號與身體間所建立的通路,因此也為對立關係的疏通提供了另一種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sheds light on the concept of qi 氣 and the way in which it connects different concepts, especially the connection qi forms between sign and the human body. Following an exploration of the character qi's earliest written form, which is three horizontal lines that form a pictograph of a dry riverbed, the study goes on to explain how this form expresses the evaporation of water into mist, which turns into clouds, and falls as rain. This became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elemental qi that gave rise to all lif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tion of correspondence, the terms formed from qi in Pre-Qin literature such as shuiqi 水氣, tuqi 土氣, tiandi zhi qi 天地之氣, shiqi 食氣, xieqi 血氣, jingqi 精氣, xinqi 心氣, zhiqi 志氣, yiqi 意氣, renqi 仁氣, liqi 禮氣, and ciqi 辭氣 are indicative of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that qi builds between these concepts. Of these, shiqi is especially significant, because it established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uman body and sign. This, in turn, made it possible for jingqi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xinqi, which then led to ciqi. The concept of ciqi had a large impact on Chinese morality and politics that can’t be overlooked, especially with regards to the concepts of "the nameless" (wuming 無名) and "correct names" (zhengming 正名). It eventually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wenqi 文氣,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later literary criticism. In modern academia, concepts such as nature and the humanities, the body and the soul, the spiritual and the material, as well as sign and meaning are often presented as being in binary opposition to each other. The Pre-Qin concept of qi, and its connection of sign to the body, provides a different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ypes of opposing concep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遠澤(2015)。從洪堡特語言哲學傳統論在漢語中的漢字思維。漢學研究,33(2),7-47。
    連結:
  2.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資訊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3. 宋朱熹(2015)。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4. 宋張載、章錫琛點校(2006)。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5. 春秋左丘明、吳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1998)。國語。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春秋左丘明、楊伯峻編(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7. 春秋老聃、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1992)。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8. 唐歐陽詢(2007)。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清王先謙、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2010)。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0. 清王先謙、鍾哲點校(2006)。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王聘珍、王文錦點校(1983)。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
  12. 清郭慶藩輯(1983)。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3.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0)。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4. 戰國呂不韋、陳奇猷校釋(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戰國荀子、清王先謙(2000)。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戰國莊子、清郭慶藩編(1993)。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7.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1989)。論語注疏。臺北:大化書局。
  18. Kasulis, Thomas P.(ed.),Ames, Roger T.(ed.),Dissanayake, Wimal(ed.)(1993).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 Lock, Margaret(1993).Cultivating the Body: Anthropology and Epistemologies of Bodily Practice and Knowledge.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2,133-155.
  20. 丁亮(2013)。漢字符號學初探。符號與傳媒,2013(1),103-140。
  21. 丁亮(2008)。無名與正名—論中國上中古名實問題的文化作用與發展。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2. 于省吾(1979)。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
  23. 小野澤精一編、福永光司編、山井涌編、李慶譯(2007)。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 王力(1992)。同源字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5. 吳則虞編(1962)。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6. 季旭昇(2004)。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韋伯、顧忠華譯(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臺北:遠流出版社。
  28. 徐中舒(1989)。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9. 徐復觀(1985)。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0. 馬承源編(2009)。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馬承源編(2009)。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張立文(1996)。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3. 張靜二(1994)。文氣論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4. 陳麗桂(1997)。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35. 喬治‧赫伯特‧米德(2006)。心靈、自我與社會。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36. 程樹德、程俊英點校、蔣見元點校(1990)。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7.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8.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2007)。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9. 楊儒賓(1999)。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40. 楊儒賓(1992)。德之行與德之氣-帛書《五行篇》、《德聖篇》論道德、心性與形體的關聯。中國文哲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臺北:
  41. 楊儒賓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42. 劉若愚(1981)。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3. 劉釗(2003)。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44. 鄭毓瑜(2012)。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5. 鄭毓瑜(1985)。文心雕龍的辭氣論。臺大中文學報,創刊號
  46. 鄭毓瑜(1988)。六朝文氣論探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47. 顏昌嶢(1996)。管子校釋。湖南:岳麓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