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左傳》黃河津渡考論

并列篇名

Research on Yellow River Crossings in the Zuozhuan

作者

黃聖松(Sheng-Sung Huang)

关键词

《左傳》 ; 春秋時代 ; 黃河 ; 津渡 ; Zuozhuan ;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 the Yellow river ; river crossings

期刊名称

清華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17 / 12 / 01)

页次

5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考訂《左傳》所載黃河津渡計九處,順流而下依次為「采桑津」、「蒲津」(河曲)、「茅津」、「盟津」(孟津、棘津)、「制」、「南河」、鄭之「延津」(廩延)、衛之「延津」(白馬津)與「長壽津」。「蒲津」(河曲)、「茅津」與「盟津」(孟津、棘津)因地理位置明確,本文略而不論,僅考證《左傳》所載「棘津」即「盟津」。「制」之津渡以往學者未曾討論,本文以《左傳》相關記載為證,考訂該津渡已見於春秋。前輩學者論「南河」、鄭之「延津」(廩延)與衛之「延津」(白馬津)位置甚為混淆,本文則釐清其地望。學者另提出春秋時已有汾陰與梁對渡、龍門渡口、風陵渡等三處津渡,本文認為因未有充分資料證實,僅能備為一說。

英文摘要

According to the Zuozhuan, there were nine crossings on the Yellow River. Proceeding down river,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Caisang, Pu (Hequ), Mao, Meng (Ji), Zhi, Nanhe, Yan (Linyan), Yan (Baima), and Changshou. Among these crossings, the locations of Pu (Hequ), Mao and Meng (Ji) are clear and definite, so we will not discuss them here. Instead, we will focus our discussion on the Ji crossing, which 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 of the Zuozhuan, was identical to the Meng 盟 crossing. We also verify on the basis of textual evidence that the Zhi crossing, which has been omitted from contemporary analyses, was in fact mentioned in the Chunqiu. Certain scholars who previously discussed the Nanhe, Yan (Linyan) and Yan (Baima) crossings were confused about their locations, and therefore we have attempted to clarify them here. As for those scholars who have maintained that the Fenyin and Liang crossings (where people could ferry across to the opposite bank), and the Longmen and Fengling crossings exist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e contend that their positions are constructed on shaky premis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清]穆彰阿等,《嘉慶重修一統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年,據上海涵芬樓景印清史館藏進呈寫本。
  2. 三國韋昭(1974)。國語韋昭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3. 宋樂史、王文楚點校(2007)。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
  4. 周荀況、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9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5. 周尉繚(1991)。子書二十八種。臺北:廣文書局。
  6. 周管仲、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2009)。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7.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1984)。後漢書。臺北:宏業書局。
  8.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1983)。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9. 唐李泰編、賀次君輯校(1980)。括地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
  10.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1993)。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1993)。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晉陳壽、陳乃乾點校(1959)。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王先謙(1986)。續經解春秋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清白為璣纂修(2001)。東光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15. 清阮元(1986)。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清顧棟高、吳樹平點校、李解民點校(1993)。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
  17. 漢毛亨傳、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1993)。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瀧川龜太郎考證(1991)。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 漢桑欽、北魏酈道元注(2001)。水經注。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20.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96)。漢書。臺北:宏業書局。
  21. 漢劉向(1985)。說苑。北京:中華書局。
  22. 漢劉向(1990)。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
  2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93)。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漢韓嬰、許維遹校釋(1980)。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5.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2001)。中國戰爭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27. 王子今(1989)。秦漢黃河津渡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3),127-134。
  28. 王子今(1994)。秦漢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9. 丘光明、張延明譯(2012)。中國古代計量史。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30. 史念海(1999)。河山集。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1. 竹添光鴻(1998)。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
  32. 宋兆升修、張宗載纂、齊文煥纂(1976)。河北省棗強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33. 岑仲勉(2004)。黃河變遷史。北京:中華書局。
  34. 李先勇(2009)。禹貢集成。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35. 李孟存、李尚師(2014)。晉國史。太原:三晉出版社。
  36. 李孟存、常金倉(1988)。晉國史綱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37. 胡阿祥、彭安玉、郭黎安(2007)。兵家必爭之地。海口:海南出版社。
  38. 唐蘭(1995)。商鞅量與商鞅量尺。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
  39. 孫鐵林、屈軍衛(2009)。晉文公重耳「乞食於五鹿」考。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2(6),35-36。
  40. 孫鐵林、屈軍衛(2014)。五鹿和五鹿城考略。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7(6),46-49。
  41. 馬保春(2007)。晉國歷史地理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42. 馬保春(2010)。晉國地名考。北京:學苑出版社。
  43. 張偉國(197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
  44. 張興兆(2008)。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津渡考。運城學院學報,26(1),11-17。
  45. 梁方仲(2008)。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北京:中華書局。
  46. 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7. 陳克炯(2004)。左傳詳解詞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48. 舒大剛(1994)。春秋少數民族分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49. 楊伯峻(200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50. 雷晉豪(2011)。周道:封建時代的官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1. 趙祖抃修、吳庚纂、趙意空纂(1968)。山西省鄉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2. 劉文強(2004)。晉國伯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3. 劉廣生、趙梅莊(1999)。中國古代郵驛史。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54. 歐陽珍修、韓嘉會纂(1968)。河南省陜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5. 潘英(1986)。中國上古國名地名辭彙及索引。臺北:明文書局。
  56. 譚其驤(1991)。中國歷史地圖集。臺北:曉園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黃聖松(2018)。成大中文系《左傳》課程之回顧與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4),43-70。
  2. 黃聖松(2022)。春秋時代衛國西向與北向交通路線考論。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60(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