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e issue of multiple modernities in China has long been an important subject that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the humanities. Scholars from various fields have accumulated a considerable body of research in their respective disciplines. Based upon previous studies,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digital humanities, focusing on the keyword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word family "new/ol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multiple modernitie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Employing the techniques of digital humanities,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e huge group of vocabulary that appeared in modern China with "new/old" as the prefix, and discovers seven themes in the "new/old" discursive confrontations from these vocabularies that occurred over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They are: new and old society, new and old government, new and old ideas, new and old morality, new and old forces, new and old systems, and new and old literature. Calculating data about the temporal dimension of the aforementioned seven themes using time series analysis, we reveal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ld/new" confrontations and debates over time. Finally, we propose three observations - "the supersession of the Old," "the disablement of the New," and "the 'double modern' conceptual transformation" - so as to verify and revise previou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provide new views based on digital humanities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
参考文献
|
-
方維規(2013)。概念史八論──一門顯學的理論與實踐及其爭議與影響。東亞觀念史集刊,4,101-170。
連結:
-
李奭學(2016)。八方風雨會「文學」。東亞觀念史集刊,10,151-177。
連結:
-
李奭學(2011)。晚明翻譯與清末文學新知的建構──有關《釋述:明末天主教翻譯文學論》的一些補充。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1(1),205-242。
連結:
-
金觀濤,劉青峰(2011)。隱藏在關鍵詞中的歷史世界。東亞觀念史集刊,1,55-84。
連結:
-
蔡祝青(2012)。文學觀念流通的現代化進程:以近代英華/華英辭典編纂“literature”詞條為中心。東亞觀念史集刊,3,273-333。
連結:
-
鄭文惠(2013)。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4,223-302。
連結:
-
鄭文惠,邱偉雲(2016)。從「概念」到「概念群」:《新民叢報》「國家」與「教育」觀念的互動與形塑。東亞觀念史集刊,10,37-102。
連結:
-
〈民族主義之教育〉,《遊學譯編》第 10 冊,1903 年 9 月 6 日,頁 1-9。
-
〈告勞動平民和青年學生!〉,《嚮導》第 67 期,1924 年 5 月 28 日,頁 533-534。
-
〈論亞洲諸國之將興‧譯英國一千九百五年九月九日《哈羅報》〉,《外交報》第 5 卷第 28 號,1905 年 11 月 21 日,頁 7-8。
-
〈教育與群治之關係〉,《湖北學生界》第 4 期,1903 年 4 月 27 日,頁 15-23。
-
〈論日俄戰後歐洲之國際‧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九月十日《外交時報》〉,《外交報》第 5 卷第 23 號,1905 年 10 月 3 日,頁 12-13。
-
(宋)司馬光,(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1972).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
-
(宋)朱熹(編)(1997).近思錄.臺北:金楓出版.
-
(東漢)班固(1995).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
〔南宋〕作者不詳,黎烈文標點,《大宋宣和遺事》,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 年。
-
(南朝宋)劉義慶,(明)何良俊(增補),(明)李卓吾(批點)(1980).世說新語補.臺北:廣文書局.
-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李延壽(1974).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
(清)王先謙,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
Altman, Douglas G.(1991).Practical Statistics for Medical Research.Boca Raton:Taylor & Francis.
-
Jockers, Matthew L.(2013).Macroanalysis: Digital Methods and Literary History.Urbana Champaig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Koselleck, Reinhart(1982).Begriffsgeschichte and social history.Economy and Society,11(4),409-427.
-
Skinner, Quentin(2002).Visions of Politics. Vol. I, Regarding Meth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Underwood, Ted(2013).Why Literary Periods Mattered: Historical Contrast and the Prestige of English Studie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大我,〈新社會之理論〉,《浙江潮》第 8 期,1903 年 10 月 10 日,頁9-21。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編)(1990).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長沙:湖南出版社.
-
中國之新民(梁啟超),〈新民說一〉,《新民叢報》第 1 號,1902 年 2 月 8 日,頁 1-10。
-
中國之新民(梁啟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學說〉,《新民叢報》第 1 號,1902 年 2 月 8 日,頁 11-17。
-
中國之新民(梁啟超),〈新民說三〉,《新民叢報》第 3 號,1902 年 3 月 10 日,頁 1-7。
-
中國之新民(梁啟超),〈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新民叢報》第 10 號,1902 年 6 月20 日,頁 20-34。
-
方維規(2009)。歷史沉澱於特定概念。二十一世紀,111,124-131。
-
方維規(2014)。西方「文學」概念考略及訂誤。讀書,2014(5),9-15。
-
木村直惠,顧長江(譯)(2014)。「社會」概念翻譯始末──明治日本的社會概念與社會想像。亞洲概念史研究,北京:
-
王中江(2008).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演變的趨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王先明(2000)。近代「新學」的民族定位。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論,北京:
-
王汎森(2010)。傅斯年早期的「造社會」論──從兩份未刊殘稿談起。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
-
王栻(編)(1986).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
-
王雲紅(2007)。勢力範圍:一個概念在近代中國的形成與發展。重慶社會科學,2007(10),67-73。
-
王雲紅(2007)。「勢力範圍」概念考釋。蘭州學刊,2007(1),178-181。
-
王敬軒(錢玄同)、記者(半農)(劉半農),〈文學革命之反響:王敬軒君來信〉,《新青年》第 4 卷第 3 號,1918 年 3 月 15 日,頁265-285。
-
王夢鷗(2009).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書局.
-
丘為君(2018).啟蒙、理性與現代性──近代中國啟蒙運動,1895-192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左玉河(2004)。晚清「古學復興」:中國舊學納入近代新知體系之嘗試。史學月刊,2004(9),62-71。
-
守常(李大釗),〈新舊思潮之激戰〉,《每週評論》第 4 版,1919 年 3月 9 日。
-
朱希祖,〈非「折中派的文學」〉,《新青年》第 6 卷第 4 號,1919 年 4月 15 日,頁 382-384。
-
朱希祖,〈白話文的價値〉,《新青年》第 6 卷第 4 號,1919 年 4 月 15日,頁 359-364。
-
余來明(2016).「文學」概念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余家菊,〈什麼是革命的最好方法〉,《少年中國》第 2 卷第 1 期,1920年 7 月,頁 35-40。
-
吳康,〈論吾國今日道德之根本問題〉,《新潮》第 1 卷第 2 號,1919年 2 月 1 日,頁 329-335。
-
吳樾君,〈烈士吳樾君意見書〉,《民報》第 3 號,1906 年 4 月 5 日,頁 1-9。
-
李大釗,〈物質變動與道德變動〉,《新潮》第 2 卷第 2 號,1919 年 12月 1 日,頁 207-224。
-
李萍(2011)。日本近代「道德」、「倫理」概念的變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4),77-82。
-
李璜,〈破壞與建設及其預備工夫〉,《少年中國》第 3 卷第 8 期,1922年 3 月 1 日,頁 30-36。
-
李雙元(編),黃惠康(編)(2000).國際法.長沙: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
-
汪叔潛,〈新舊問題〉,《新青年》第 1 卷第 1 號,1915 年 9 月 15 日,頁 1-4。
-
周佛海,〈從資本主義組織到社會主義組底兩條路──進化與革命〉,《新青年》第 9 卷第 2 號,1921 年 6 月 1 日,頁 1-9。
-
孟真(傅斯年),〈隨感錄:(六七)中國狗和中國人〉,《新青年》第 6 卷第 6號,1919 年 11 月 1 日,頁 635-637。
-
孟真(傅斯年),〈破壞〉,《新潮》第 1 卷第 2 號,1919 年 2 月 1 日,頁 348-350。
-
[日]河上肇著,淵泉(李大釗)譯,〈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錄《晨報》)〉,《新青年》第 6 卷第 5 號,1919 年 5 月 15 日,頁 509-516。
-
沼胡,〈教育私議〉,《江蘇》第 5 期,1903 年 8 月 23 日,頁 35-43。
-
金觀濤,劉青峰(2008).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
金觀濤,劉青峰(2010)。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
-
阿格尼絲‧赫勒, Heller,李瑞華(譯)(2005).現代性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
俞平伯,〈我的道德談〉,《新潮》第 1 卷第 5 號,1919 年 5 月 1 日,頁 883-895。
-
哈伯瑪斯, Jürgen,張錦忠(譯),曾麗玲(譯)(1995)。現代性──未竟之功。中外文學,24(2),4-14。
-
段煉(2012).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臺北:秀威資訊.
-
秋桐(章士釗),〈政力向背論〉,《甲寅》第 1 卷第 3 號,1914 年 7 月10 日,頁 1-23。
-
胡適,〈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新潮》第 2 卷第 3 號,1920 年 4月 1 日,頁 467-477。
-
胡適,〈編輯後記〉,《獨立評論》第 142 號,1935 年 3 月 17 日,頁24。
-
胡適,〈新思潮的意義〉,《新青年》第 7 卷第 1 號,1919 年 12 月 1日,頁 5-12。
-
飛生(蔣百里),〈國魂篇(續第一期)〉,《浙江潮》第 3 期,1903 年4 月 17 日,頁 19-30。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開發),劉青峰(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開發,劉青峰主編;現由國立政治大學高教深耕「東亞文化傳統及其現代轉型」國際拔尖計畫(主持人:金觀濤、鄭文惠)進一步發展完善,並提供檢索服務。
-
倪愫襄(2014)。制度概念釋義。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589-592。
-
兼士(沈兼士),〈國民生存之大問題〉,《大中華》第 1 卷第 8 期,1915 年 8 月 20 日,頁 1-9。
-
凌鵬(2016)。中國傳統「制度」概念中的「制度精神」與「史實現象」──以西周「世卿制度」為例。社會發展研究,2016(3),85-107+243-244。
-
徐曼(2008).西方倫理學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
馬歇爾‧伯曼, Marshall,徐大建(譯),張輯(譯)(2003).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北京:商務印書館.
-
高一涵,〈共產主義歷史上的變遷〉,《新青年》第 9 卷第 2 號,1921年 6 月 1 日,頁 1-11。
-
高硎石,〈生存競爭與道德〉,《新青年》第 3 卷第 3 號,1917 年 5 月1 日,頁 1-6。
-
康有為,湯志鈞(編)(1981).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
康有為,湯志鈞(編)(1981).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
張枬(編),王忍之(編)(1978).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梁啓超(編輯),馮鏡如(編輯)(1967).清議報.臺北:成文出版社.
-
陳力衛(2013)。詞源(二則):社會。亞洲概念史研究,北京:
-
陳旭麓(1984)。戊戌時期維新派的社會觀──群學。近代史研究,1984(2),161-175。
-
陳達材,〈社會改制問題〉,《新潮》第 2 卷第 1 號,1919 年 10 月 30日,頁 23-28。
-
陳瑋芬(2010)。「倫理」、「道德」概念在近代日本的轉化與再生──與近代中國的比較。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比較觀點,臺北:
-
陳獨秀(1987).獨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陳獨秀,〈調和論與舊道德〉,《新青年》第 7 卷第 1 號,1919 年 12 月1 日,頁 116-118。
-
陳啓天,〈什麼是新文化的真精神〉,《少年中國》第 2 卷第 2 期,1920年 8 月,頁 2-5。
-
陶履恭,〈新青年之新道德〉,《新青年》第 4 卷第 2 號,1918 年 2 月15 日,頁 94-98。
-
章含之(編),白吉庵(編)(2000).章士釗全集(1914.5.10-1916.1.10).上海:文匯出版社.
-
傅斯年,〈白話文學與心理的改革〉,《新潮》第 1 卷第 5 號,1919 年5 月 1 日,頁 913-919。
-
朝樂門,邢春曉,張勇(2018)。數據科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計算機科學,2018(1),1-13。
-
飲冰(梁啟超),〈所謂大隈主義〉,《新民叢報》第 3 年第 9 號(原第57 號),1904 年 11 月 21 日,頁 60-73。
-
飲冰(梁啟超),〈現政府與革命黨(附記俄羅斯現政府與革命黨)〉,《新民叢報》第 4 年第 17 號(原第 89 號),1906 年 10 月 18 日,頁 23-34。
-
馮凱, Kai,朱聯璧(譯)(2014)。中國「社會」:一個擾人概念的歷史。亞洲概念史研究,北京:
-
黃興濤(2005)。清末民初新名詞新概念的「現代性」問題──兼論「思想現代性」與現代性「社會」概念的中國認同。天津社會科學,2005(4),128-136。
-
新凱,〈共產主義與基爾特社會主義(錄《覺悟》)〉,《新青年》第 9 卷第 5 號,1921 年 9 月 1 日,頁 1-7。
-
漢駒,〈新政府之建設〉,《江蘇》第 5 期,1903 年 8 月 23 日,頁 17-33。
-
劉禾, Lydia H.,宋偉杰(譯)(2002).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歐陽仲濤,〈國人之一念〉,《大中華》第 2 卷第 3 期,1916 年 3 月 20日,頁 1-10。
-
潘力山,〈論新舊〉,《新青年》第 7 卷第 1 號,1919 年 12 月 1 日,頁 109-113。
-
獨秀(陳獨秀),〈隨感錄:(八三)解放〉,《新青年》第 7 卷第 2 號,1920 年 1 月 1 日,頁 160-161。
-
磬心,〈中國新教育案〉,《新民叢報》第 5 號,1902 年 4 月 8 日,頁47-55。
-
戴安德, Anatoly,姜文濤(譯),趙薇(譯)(2016)。數字人文作為一種方法:西方研究現狀及展望。山東社會科學,2016(11),26-33。
-
鍾少華(2012).中文概念史論.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羅志田(2014).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羅志田(2001)。新舊能否兩立:二十年代《小說月報》對於整理國故的態度轉變。歷史研究,2001(3),9-28。
-
羅志田(1995)。林紓的認同危機與民初的新舊之爭。歷史研究,1995(5),117-132。
-
羅志田(1998)。近代湖南區域文化與戊戌新舊之爭。近代史研究,1998(5),51-81。
-
羅志田(1998)。思想觀念與社會角色的錯位:戊戌前後湖南新舊之爭再思——側重王先謙與葉德輝。歷史研究,1998(5),56-76。
-
羅志田(1999).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
羅家倫,〈什麼是文學?──文學界說〉,《新潮》第 1 卷第 2 號,1919年 2 月 1 日,頁 185-196。
-
[英]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著,張崧年(張申府)譯,〈民主與革命:續前〉,《新青年》第 8 卷第 3 號,1920 年 11月 1 日,頁 1-6。
-
羅榮渠(1993).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觀雲(蔣觀雲),〈辨論與受用(續第六十五號)〉,《新民叢報》第 3 年第 18 號(原第 66 號),1905 年 4 月 5 日,頁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