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羽球運動步法運用之探討

并列篇名

Inquiry of Badminton Footwork

DOI

10.6646/CYPEJ.2013.2.42

作者

邱憲祥(Hsien-Hsiang Chiu)

关键词

下肢力量 ; 控制 ; 距離 ; Power of Lower Limbs ; Control ; Distance

期刊名称

中原體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13 / 07 / 01)

页次

42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步法移動的快慢以及步法的合理性,直接影響擊球技術的發揮,它們之間有著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關係。只有熟練掌握了羽球運動中墊步、併步、交叉步、小碎步、蹬轉步、蹬跨步、騰跳步等常用的基本步法。才能根據戰術的需要組成合理的上網、後退、兩側移動和起跳騰空等綜合步法。步法不僅需關節轉向運動的訓練,還需要肌力為基礎,加上判斷與敏捷性為必要能力。安排速度訓練應以時間短、強度大、單位時間的能量消耗大為原則,有計畫、科學系統地進行訓練,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並且在訓練和實戰比賽中,培養運動員的判斷、反應能力,幫助他們觀察分析對手的特點、習慣和場上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前判斷來球方向,為預測提供依據,以便及早做好起動的準備,有效地提高運動員步法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英文摘要

The speed of footwork movement and the footwork rationality affect the stroke techniques in badmint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twork movement and footwork rationality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separeable. Only controlling the basic footwork familiarly can we combine the comprehensive footwork reasonably. It was not just only the training of joint steering movements on moving footwork quickly, but also the basis of muscle strength, judgment ability and agility. The arrangement of speed training should be short time, strong intensity, and big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as the principle. Otherwise, incubating the judgment and reaction ability of athletes in order to help them analyze the opposites' characteristics, habits and situations that may arise on the court were the important things on training.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周財勝、盧正崇(2005)。羽球運動─擊球步法應用技術之探討。大專體育,76,170-175。
    連結:
  2. 盧正崇、邱憲祥(2006)。羽球步法之輔助訓練運動。大專體育,87,1-6。
    連結:
  3. 王文教(1995)。中國體育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羽毛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4. 王素平、彭敏(2002)。羽毛球步法教學的焦點問題及其原則。遼寧體育科技,24(4),43。
  5. 江金晃(1997)。羽球單一步法與綜合步法訓練之差異性比較研究。大專體育,30,106-114。
  6. 肖杰(2005)。羽毛球運動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7. 林建成(1999)。羽毛球入門與提高。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8. 郝春風(2008)。淺析影響羽毛球步法教學的因素及對策。中等職業教育,29,47-48。
  9. 莊美玲(1984)。羽球步法訓練。師大體育,18,40-49。
  10. 彭美麗、許聲宏(1998)。羽毛球專修課教材。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11. 湯志強(2004)。羽毛球運動員下肢力量和步法訓練方法。南京體育學院學報,3(3),46-47+56。
  12. 馮秋明(2003)。羽毛球教學中的步法移動技術。體育成人教育學刊,19(4),90-91。
  13. 黃益冲、張健、殷光(1999)。教你打羽毛球。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4. 楊新芳、許偉民(2005)。羽球競賽女雙項目的制勝規律。體育學刊,12(2),102-104。
  15. 劉宇(1998)。動作控制與協調的生物力學原理及其在訓練中的應用。1998 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
  16. 樊正治(1987)。運動指導法。臺北:國立編譯館。
  17. 謝清、莊家寧(2009)。對如何提高羽毛球步法速度的問題探討。科技訊息,2009(15),112。
  18. 魏勇、劉宇、傅維杰(2008)。羽毛球運動步法分類即使用頻率。上海體育學院學報,32(5),54-56+60。
被引用次数
  1. 蔡玄俊、陳儷今、洪偉欽、李再立(2018)。單打與雙打青少年女子羽球選手專項步法敏捷力之差異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7(1),53-63。
  2. 蔡循恒,陳科嘉,郭癸賓,林靜宜,吳瑋特(2020)。羽球運動視覺反應動作訓練系統之驗證與評估。運動表現期刊,7(1),45-58。
  3. 陳鴻文,許羿鵑,張家銘(2023)。創意羽球教學-以提升敏捷性與反應能力為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2(2),111-122。
  4. 陳克舟、陳永仁、張淳皓、張吉堯、何金山(2016)。六週敏捷訓練對國小羽球選手步法與反應能力之效果。運動教練科學,44,57-66。
  5. 蘇榮立、張淳皓、孟範武、吳昶潤(2014)。不同性別對國小羽球選手敏捷能力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2),92-100。
  6. 涂國誠(2017)。羽球單打「六向步法」的前後場應用原心站位、移動路線及訓練。運動教練科學,47,121-130。
  7. 涂國誠(2019)。羽球步法教學的基本概念及移動規律。成大體育學刊,51(1),86-98。
  8. 張硯琛,王志全(2022)。從賽局資料分析羽球選手場上之移動軌跡。大專體育學刊,24(4),54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