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隱藏在關鍵詞中的歷史世界

并列篇名

On the Historical World as Concealed in Keywords

DOI

10.29425/JHIEA.201112_(1).0003

作者

金觀濤(Guan-Tao Jin);劉青峰(Qin-Feng Liu)

关键词

東亞觀念史 ; 概念史 ; 數據庫方法 ; 數位人文學 ; history of East Asian concepts ; history of concepts ; database method ; digital humanities

期刊名称

東亞觀念史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11 / 12 / 01)

页次

55 - 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二十世紀30年代,柯林武德(R. G. Collingwood, 1889-1943)提出「歷史是活著的過去(the living past)」, 並認為歷史知識濃縮(encapsulated)於現今思想結構中。我們在對中國現代政治觀念的研究中發現,以關鍵詞為中心、揭示觀念與社會行動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社會行動如何反作用於觀念,可以印證柯林武德的上述命題並解決其中的困難。本文還進一步討論,當關鍵詞研究範圍從對應著概念的關鍵詞,擴大到包括事件、各式各樣社會行動、行動主體和對象以及各類事物的關鍵詞時,對關鍵詞的統計分析就會從涉及概念史、思想史擴大到以歷史為中心的整個人文科學;而隨著數據庫方法在各類關鍵詞研究的應用,也將推動數位人文學的興起。東亞觀念史研究正是從事這一探索的最佳領域。

英文摘要

In the 1930s R. G. Collingwood suggested that ”History is the living past” and knowledge of it is encapsulated in the very structure of present thought. During our research of Chinese modern political concepts we discovered that using keywords as the basis for revea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concept and social action, especially how social action counteracts on concept, enabled us to verify the above suggestions by Collingwood, as well as resolving its inherent conflicts. This essay further discusses how, when the study of keywords is expanded from its relation to concepts to an inclusion of events, namely different social actions related to subjects or objects, the analysis of keywords will be broadened from the realm of conceptu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to include the whole humanistic discipline, with history as its core. The adoption of a method based on database analysis into the study of different keywords will lead to the rise of a type of digital humanist studies, with the study of East Asian conceptual history at its forefro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Hempel, Carl G.(1994).The Function of General Laws in History.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Cambridge, MA:
  2. Lehmann, Hartmut(Ed.),Richter, Melvin(Ed.)(1996).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Terms and Concepts: New Studies on Begriffsgeschichte.Washington, D.C.: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
  3. Lovejoy, Arthur O. “The Historiography of Ideas.” in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Press, 1948
  4. 丸山真男,王中江(譯)(2000).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5. 方維規(2009)。歷史沉澱於特定概念。二十一世紀,111,124-131。
  6. 布來恩.費根, Brian,黃煜文(譯)(2006).漫長的夏天──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臺北:麥田出版社.
  7. 林明德(1984).袁世凱與朝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8. 林熒澤(2006)。中國中心天下觀及其克服的課題。東亞學術院國際學術會議,韓國:
  9. 邱偉雲(2010)。關鍵詞叢與文本意義挖掘的嚐試:以《清季外交史料》為例。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0. 金觀濤(2011)。辛亥革命和中國近現代史的分期。The 3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Studies in 2011,首爾:
  11. 金觀濤,劉青峰(2008).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12. 金觀濤,劉青峰(2006)。從「天下」、「萬國」到「世界」──晚清民族主義形成的中間環節。二十一世紀,94,40-53。
  13. 金觀濤,劉青峰(1987)。論歷史研究中的整體方法。知識份子,春季號,87-102。
  14. 姚育松。從「改造」一詞的使用看共產主義在中國的發生背景。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5. 柯林武德, R. G.,何兆武(譯),張文杰(譯)(1997).歷史的觀念.北京:商務印書館.
  16. 約翰.伯瑞, John Bagnell,范祥濤(譯)(2005).進步的觀念.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7. 戚其章(2000)。中日甲午戰争史研究的世紀回顧。歷史研究,2000(1),148-165。
  18. 詹筌亦,王乃昕。「主義」的數位人文研究。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9. 鄒振環(2010)。“Cement"的漢譯與晚清水泥技術知識在上海的譯介。上海檔案史料研究,2010(8)
  20. 雷蒙.威廉士, Raymond,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21. 劉青峰。觀念史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2. 劉青峰,金觀濤(2006)。19 世紀中日韓的天下觀及甲午戰争的爆發。思想,3,107-128。
  23. 黎錦熙編:《新著國語文法》,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 年。
  24. 諾夫喬伊, Arthur O.,張傳有(譯),高秉江(譯)(2002).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曾元顯,邵軒磊(2018)。文字探勘技術輔助主題分析—以「中國大陸研究」期刊為例。問題與研究,57(1),29-62。
  2. 陳建守(2013)。語言轉向與社會史:科塞雷克及其概念史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4,171-221。
  3. 傅揚(2018)。思想史與近代史研究:英語世界的若干新趨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9,79-105。
  4. 鄭文惠(2011)。導言:從概念史到數位人文學:東亞觀念史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1,47-53。
  5. 鄭文惠(2013)。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4,223-301。
  6. 鄭文惠,邱偉雲(2019)。數位人文視野下近代中國「新/舊」話語的交鋒與激辯。清華中文學報,22,17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