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文學觀念流通的現代化進程:以近代英華/華英辭典編纂“literature ”詞條為中心
|
并列篇名
|
The Modernizing Process of the Circulation of Literary Conception: A Study on the Entry "Literature" in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
DOI
|
10.29425/JHIEA.201212_(3).0007
|
作者
|
蔡祝青(Chu-Ching Tsai)
|
关键词
|
新名詞 ; 文學 ; 馬禮遜 ; 羅存德 ; 納韜耳 ; 顏惠慶 ; 英華大辭典 ; new term ; literature ; Robert Morrison ; Wilhelm Lobscheid ; P. Austin Nuttall ; Yen Hui-ching (W. W. Yen) ; "An English and Chinese Standard Dictionary"
|
期刊名称
|
東亞觀念史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3期(2012 / 12 / 01)
|
页次
|
273
-
33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擬透過近代英華/華英辭典的編纂與流通來描繪學科新名詞 朝向標準化、規範化的大致走向,並在此基礎上探索“literature”詞條的現代化進程。約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因上海等租界興起的學習英語熱,使得英華/華英辭典的編纂已從傳教士慢慢轉由知識分子主導的趨勢。藉由三類重要英華辭書的考察(編譯者分別為傳教士、日本知識分子及中國知識分子),我們可看到十九世紀以來馬禮遜(R. Morrison)、羅存德(W. Lobscheid)等傳教士的影響。至1908年由顏惠慶主編,轉譯自英國納韜耳善本(Nuttall's Standar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英華大辭典》(An English-Chinese Standard Dictionary),則使英華辭書的編譯提升至專業辭典編纂家的視野。這本匯集英、美、日、中等辭書與教科書的群書總匯,堪稱清末民初最重要的「標準辭典」,不僅為中西「文學」觀念搭起了可匯通之橋樑,也使「文學」等學科新名詞朝向以西學「標準」進行解釋的根本依據。
|
英文摘要
|
This essay discusses how the 19th 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helped standardize and normalize new terminologies of diverse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focuses in particular o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entry word ”literature.” During the Shanghai Settlement in 1860s, the hunger to learn English began to spread, and as a result, the general public's craving for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increased. Because of this, native Chinese literati gradually took over from foreign missionaries the work of compiling dictionaries to better meet Chinese users' needs. After examining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compiled by missionaries, Japan literati, and China literati, the influence of Morrison and Lobscheid's dictionaries is obvious. In 1908, ”An English-Chinese Standard Dictionary” which was translated from ”Nuttall's Standar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iled by Yen Hui-ching was published. It wasn’t until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dictionary that the compilation of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reached a more professional standard. ”An English-Chinese Standard Dictionary”, which was compiled from English, American, Japanese, Chinese dictionaries, and textbooks, hence has given terminologies of diverse academic disciplines such as the word ”literature” a more western ”standard” definition.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李奭學(2011)。晚明翻譯與清末文學新知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1(1)
連結:
-
(1988)。明治期刊行物集成。東京:雄松堂。
-
(1990)。近代英華‧華英辭書集成。東京:大空社。
-
(1998)。近代英華‧華英辭書集成。東京:大空社。
-
(1999)。近代英華‧華英辭書集成。東京:大空社。
-
(日)井上哲次郎等:《哲學字彙》,東京:東京大學三學部,1879 年。
-
Kwong, Ki Chiu( 鄺其照)e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華英字典集成》)Shanghai: Kelly & Walsh; London: Ludgate Hill;Hong Kong: Kelly &Walsh; San Francisco: Wing Fung, 1887. OpenLibrary, 網址:http://www.archive.org/stream/englishchinesedi00kwon#page/n13/mode/2up. 檢索日期:2012 年8 月20 日。
-
Lobscheid, W.( 羅存德)e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英華字典》)Hongkong: Daily Press, 1866.
-
Medhurst, W. H.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Shanghai: The Mission Press, 1847-1848. Vol. II. Open Library, 網址:http://www.archive.org/stream/englishandchine00medhgoog#page/n4/mode/2up. 檢索日期:2012 年8 月18 日。
-
Nuttall, P. Austin, ed. Nuttall's Standar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886. Rev. James Wood. London, New York: FrederickWarne and Co., 1914. Open Library, 網址:http://www.archive.org/stream/nuttallsstandard00nuttrich#page/n7/mode/2up. 檢索日期:2011 年9 月4 日。
-
Porter, Noah. Webst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pringfield, Mass: G. & C. Merriam Company, 1898. Open Library,網址:http://archive.org/stream/webstersinternat00port#page/n1/mode/2up. 檢索日期:2012 年3 月14 日。
-
顏惠慶主編:《英華大辭典》(An English and Chinese Standard Dictionary),上海:商務印書館,1908 年。
-
Lu, David J. “Missionary from Central Pennsylvania to Japan.”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網址:http://www.laijohn.com/Loas/Lou,KHi/article/Hepburn/2011.htm,檢索日期:2012 年9 月5 日。
-
中國中央電視台製作:《大清留美幼童》(紀錄片),北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版年不詳。
-
Liu, Lydia H.(1995).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編(2004)。中國的租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共上海市盧灣區委黨史研究室編(1994)。老話上海法租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內田慶市(2010)。鄺其照の玄孫からのメ-ル。或問,19
-
王雲五主持(1971)。重印東方雜誌全部舊刊五十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司佳(2012)。鄺其照與1868 年《字典集成》初版。中華書局與中國近現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
-
李奭學(2005)。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臺北:中央研究院。
-
沈國威(2006)。六合叢談─附解題‧索引。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
沈國威編(2010)。近代中日辭彙交流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
沈國威編(2011)。近代英華華英辭典解題。大阪:關西大學出版部。
-
那須雅之(1998)。近代英華‧華英辭書集成。東京:大空社。
-
亞里士多德、姚一葦譯(1992)。詩學箋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
周振鶴(1998)。《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在創製漢語新詞方面的作用。詞庫建設通訊,15
-
金觀濤、劉青峰(2008)。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
宮田和子(2010)。英華辞典の総和的研究─ 19 世紀を中心として。東京:白帝社。
-
馬西尼、黃河清譯(1997)。現代漢語辭彙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馬長林(2009)。上海的租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馬長林編(2003)。租界裡的上海。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馬禮遜、張西平編(2008)。華英字典。鄭州:大象出版社。
-
馬禮遜夫人編、顧長聲譯(2004)。馬禮遜回憶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高田時雄(2009)。清末の英語學─鄺其照とその著作。東方學,117
-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製作(2002)。漢語大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
-
張之洞(1972)。奏定學堂章程。永和:文海出版社。
-
梁啟超編輯、馮鏡如編輯(1967)。清議報。臺北:成文出版社。
-
陳少白口述、許師慎筆記(1956)。興中會革命史要。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
陳應年編、陳江編(1992)。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我和商務印書館。北京:商務印書館。
-
曾紀澤(2008)。曾紀澤集。湖南:岳麓書社。
-
費正清編、劉廣京編、張玉法譯(1987)。劍橋中國史。臺北:南天書局。
-
費成康(1991)。中國租界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馮自由(1954)。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臺北:世界書局。
-
馮志偉(1998)。同義譯名研究芻議。詞庫建設通訊,16
-
黃秀如編(2002)。詞典的兩個世界。臺北:網路與書。
-
葛元煦(2009)。滬遊雜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鄒振環(2009)。光緒皇帝的英語學習與進入清末宮廷的英語讀本。清史研究,2009(3)
-
鄒振環(2011)。晚清翻譯出版史上的鄺其照。東方翻譯,2011(5)
-
鈴木貞美、王成譯(2011)。文學的概念。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
雍和明(2006)。中國辭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
-
雷蒙‧ 威廉士、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編輯、北京商務印書館編輯、小學館編輯(2002)。日中辭書。東京:小學館。
-
熊月之(2011)。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劉禾、宋偉杰譯(2002)。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
-
錢鋼、胡勁草(2009)。大清留美幼童記。香港:中華書局。
-
顏惠慶、吳建雍譯、李寶臣譯、葉鳳美譯(2003)。顏惠慶自傳─一位民國元老的歷史記憶。北京:商務印書館。
-
羅家倫編(1983)。浙江潮。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
譚樹林(2006)。馬禮遜與中國文化總論。臺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
關曉紅(2000)。晚清學部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
顧長聲(2006)。馬禮遜評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惣郷正明編、飛田良文編(1998)。明治のことば辞典。東京:東京堂出版。
|
被引用次数
|
-
蔡祝青(2020)。「文學」觀念的現代化進程:以晚清報刊的運用實例為中心。清華中文學報,24,153-205。
-
陳碩文(2016)。「文藝」如何「復興」?「文藝」的一種現代化歷程。東亞觀念史集刊,10,103-149。
-
李奭學(2016)。八方風雨會「文學」。東亞觀念史集刊,10,151-177。
-
鄭文惠,邱偉雲(2019)。數位人文視野下近代中國「新/舊」話語的交鋒與激辯。清華中文學報,22,173-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