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帝國主義」考源

并列篇名

An Etymologist of "Imperialism"

DOI

10.29425/JHIEA.201212_(3).0009

作者

陳力衛(Li-Wei Chen)

关键词

帝國 ; 梁啟超 ; 《清議報》 ; 章炳麟 ; 列寧 ; Empire ; Liang Qichao ; The China Discussion ; Zhang Binglin ; Nikolay Lenin

期刊名称

東亞觀念史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12 / 12 / 01)

页次

363 - 365+367-38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帝國」一詞雖然早就用於中文古典,但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卻在日本首先用於對譯荷蘭語“Keizerdom”,然後又在麥都思出版的《英和‧和英語彙》(1830)裡用來對譯英文“Empire”,遂被英和辭典所繼承。而十九世紀英華字典裡卻沒有這一對譯。「帝國主義」這一組合亦首先出現在1898年的日文文脈中,隨後,梁啟超在橫濱創辦的《清議報》(1898-1901)馬上將之加以翻譯介紹,其本人亦對此展開綜述並抱有一定的幻想。但隨著「帝國主義」擴張本質的顯露,批判也隨之展開,革命派的章炳麟聯合弱小民族的代表猛烈抨擊之。而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最終則將之定位於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並揭露出其侵略的本質。可以說此一概念的形成和傳播構成了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最大的時代特徵。

英文摘要

”Diguo (帝國)”-although the term has been used for long time in classical Chinese, it was Japan that first translated this word in Dutch-”Keizerdom” 18th to 19th century, also used as a translation to ”Empire” on ”An English and Japanese, and Japa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published in 1830. It is worth to note that we cannot find any translation for this word o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published in 19th century. ”Diguo Zhuyi (帝國主義),” the combination of ”imperial” and ”ism”, first appeared in 1898 in Japanese context;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found in the journal, ”The China Discussion” (1898-1901), which was published by Liang Qi-Chao in Yokohama. Later on, he began using this word, also introduced the idea in Chinese, with his positive belief that it might be essential for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as the nature of ”Imperialism”-expansion and invasion is revealed, numerous critiques appeared. Among those, revolutionaries, Zhang Binglin was powerful enough to include a lesser power/race to strongly push the criticism ahead. In addition, in Lenin's imperialism theory, he positioned ”Imperialism” to the ultimate stage of capitalism, and revealed its nature, invasion.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oncept form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mperialism” is one of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浮田和民:《帝國主義と教育》,東京:民友社,1901 年。
  2. 高田早苗譯:《帝國主義論》, 東京: 東京專門學校出版部,1901 年。
  3. 《牛津英語辭典》電子版,網址:http://www.oed.com/,檢索日期:2012 年12 月10 日。
  4. 堤殼士志:《萬國公法釋義》,出版地不詳:御書物製本所,1868 年。
  5. 高山樗牛:《時代管見》,東京:博文館,1899 年。
  6. 王通:《文中子中說‧問易》,張元濟等編:《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1922 年。
  7.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斯密亞丹學說〉,收於《飲冰室文集類編》(下),東京:下河邊半五郎編輯發行,1904 年。
  8. 徳富猪一郎:《社會と人物》,東京:民友社,1899 年。
  9. 梁啟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新民叢報》第2、4 號,光緒二十八年正月十五日、光緒二十八年二月十五日。
  10. 汪榮寶等編:《新爾雅‧釋群》,上海:明權社,1903 年。
  11. 梁啟超:〈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清議報》第95 冊,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十一日。
  12. 雨塵子:〈論世界經濟競爭之大勢〉,《新民叢報》第11 號,光緒二十八年六月初一日。
  13. 德谷豐之助、松尾勇四郎編:《普通術語辭彙》,東京:敬文社,1905 年。
  14. 幕阿庫斯:〈擴張國勢及列強協商論〉,《清議報》第17 冊,光緒二十五年五月一日。
  15. 幸德秋水:《帝國主義》,東京:警醒社,1901 年。
  16. 舒新城主編:《辭海》,上海:中華書局,1936 年。
  17. Ernest Mason Satow、Isibashi Masakata 編:English-Japanese Dictionary of the Spoken Language,東京:集英社,1904 年。
  18. 陸爾奎等編:《辭源》,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 年。
  19. 人民出版社編(1956)。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 中江兆民(1995)。一年有半。東京:岩波書店。
  21. 列寧(1973)。論帝國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
  22. 朽木昌剛(1982)。泰西輿地圖說。東京:青史社。
  23. 朱維錚編、姜義華編(1981)。章太炎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 呂叔湘編、丁聲樹編(1983)。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25. 夏征農編(1979)。辭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6. 陳力衛(2012)。「主義」概念在中國的流行及其泛化。學術月刊,2012(9),144-154。
  27. 章太炎(1992)。太炎文錄。上海:上海書店。
  28. 湯志鈞編(1977)。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
  29. 福澤諭吉(1995)。文明論之概略。東京:岩波書店。
  30. 羅竹風編(1989)。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1. 藤林普山編(1981)。譯鍵。東京:青史社。
被引用次数
  1. 藍弘岳(2022)。「帝國」概念在漢文圈的翻譯與流傳:從幕末日本到清末中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3(1),213-272。
  2. 林顯明(2015)。臺灣數位人文研究發展:跨領域學習與研究之芻議。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4,59-79。
  3. 潘光哲(2013)。「殖民地」的概念史:從「新名詞」到「關鍵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2,55-92。
  4. (2023)。目眩五色──1920年代中國知識界有關帝國主義的赤白論戰。南國學術,2023(3),41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