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都市空間與現代激進人文地理的演進-以亭子間文人為中心

并列篇名

Urban Space and the Evolution of Radical Human Geography in Modern China: In Case with TingZiJian Writers

DOI

10.29425/JHIEA.201312_(5).0004

作者

朱軍(Jun Zhu)

关键词

都市空間 ; 亭子間文人 ; 人文地理 ; 身分認同 ; Urban space ; TingZiJian writers ; humanistic geography ; identity crisis

期刊名称

東亞觀念史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5期(2013 / 12 / 01)

页次

95 - 1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二十世紀二、三○年代上海左翼文化運動是都市空間與激進人文地理學在中國歷史性互動的產物。亭子間是這一互動的核心場域之一,亭子間文人一度成為上海文人的代名詞。本文取歷史-空間-社會多元研究向度,以亭子間文人社群從邊緣到中心的崛起軌跡為中心,系統考察了都市空間與現代中國激進人文地理演進之間的深刻聯繫。本文對三條演進脈絡做了重點探討:(一)空間正義與左翼文化運動興起之間的交錯互生關係;(二)都市文學空間的激進化及其內生的分歧;(三)空間轉向與邊緣知識人的身分認同困境。

英文摘要

In the 1920s and 1930s, left-wing cultural movement is the product of histor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space and radical human geography in ShangHai. TingZiJian is one of the fields in the interaction, and TingZiJian Writers are synonyms for Shanghai's intellectuals groups at one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Space-Society, with the case study of Tingzijian writers rising from the marginal roles to the centre,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pace and Chinese radical human geography within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atial justice and left-wing cultural movement; 2. The radicalization of urban literature geography and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that; 3. Spatial turn and the identity crisis of marginal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Foucault, Michel,Miskowiec, Jay(trans.)(1986).Of Other Spaces.Diacritics,16
  2. Lefebvre, Henri(1992).The Production of Space.Wiley: Wiley-Blackwell.
  3. Lefebvre, Henri(1991).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London:Verso.
  4. Warf, Barney(ed.),Arias, Santa(ed.)(2009).The Spatial Tur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London:Routledge.
  5.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6. 王文英、葉中強(2004)。城市語境與大眾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間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 王汎森(2011)。中國近代學術思想的譜系。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8. 卡爾‧曼海姆、李朝暉譯(2002)。保守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
  9. 卡爾‧曼海姆、黎鳴譯(2011)。意識形態與烏托邦。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0. 列‧托洛茨基、劉文飛譯(1992)。文學與革命。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
  11. 安東尼‧吉登斯、田禾譯(2011)。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
  12. 朱維錚編、姜亮夫編(1981)。章太炎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3. 米歇爾‧福柯、劉北成譯(1999)。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書店。
  14. 米歇爾‧福柯、謝強譯(2003)。知識考古學。北京:三聯書店。
  15. 亨利‧勒菲弗、李春譯(2008)。空間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6. 余英時(2006)。余英時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7. 李輝(1998)。往事蒼老。廣州:花城出版社。
  18. 李澤厚(2008)。李澤厚集。北京:三聯書店。
  19. 周立波(1963)。亭子間裏。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 周揚(1985)。周揚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1. 胡領平編(1990)。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2. 徐公肅、丘瑾璋、蒯世助(1980)。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3. 郭沫若(1982)。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4. 章清(1991)。亭子間:一群文化人和他們的事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 葉中強(2010)。上海社會與文人生活(1843-1945)。北京:上海辭書出版社。
  26. 熊月之編(1999)。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7. 歐陽哲生編(1998)。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蔡若虹(1999)。上海亭子間的時代風習。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9. 魯迅(1981)。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0. 盧漢超、段煉譯(2004)。霓虹燈外─ 20 世紀初日常生活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羅志田(2010)。變動時代的文化履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2. 羅志田(2003)。裂變中的傳承─ 20 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