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康有為與「社會」一詞的再使用

并列篇名

Kang You-Wei and the Reuse of "Shehui"

DOI

10.29425/JHIEA.201412_(7).0007

作者

承紅磊(Hong-Lei Cheng)

关键词

康有為 ; 社會 ; 《日本變政考》 ; Kang You-wei ; Shehui ;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s in Japan

期刊名称

東亞觀念史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14 / 12 / 01)

页次

299 - 32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目前的觀念史和概念史研究,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理論來源。與之相關,近年的觀念史和概念史研究,以關鍵詞的語義變遷為研究對象者多,而對於詞彙的具體使用則少。本文以康有為對「社會」一詞的使用為例,探討康有為較多使用這一詞彙的原因。與一般理解不同,康有為在甲午至戊戌年間並不專倚皇權作為變政的手段。在此背景下,「合群立會」是康積聚政治勢力的主要手段。在他所編譯的《日本變政考》中對「社會」一詞的使用,主要是基於中文傳統用法的延續,但已有所選擇、偏重。為服務於自己結社集會的主張,康對「社會」大加發揮,實際上大多已偏離了日文原意。但正是在這種誤解與沿用之間,「社會」一詞重新獲得了生命力,新的用法也被輸入中國。

英文摘要

Current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ideas or conceptual history have three theoretical origins.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or conceptual history focused more on the changing meanings of key words than on their specific us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urpose of Kang Youwei's reuse of this word "Shehui." The author argues that other than popular understanding of Kang, he did not see the authority of the Emperor as the only way to make reform in the Wuxu period (1895-1898). On the other hand, "making groups" is the main way for him to gain political influence. Kang's reuse of "Shehui" in his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s in Japan was mostly a continuation of the word's tradition meaning,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Kang reinterpreted "Shehui" for his political proposal to make groups, so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had diverged from its original meaning in Japanese. However, the word "Shehui" gained vitality through Kang's misinterpret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and its new meaning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金觀濤、劉青峰(2001)。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5,1-66。
    連結:
  2. 梁裕康(2007)。語境與典範─論John Pocock 之方法論中的一些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183-228。
    連結:
  3. 黃俊傑(2012)。東亞文化交流史中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及其研究方法論問題。東亞觀念史集刊,2,55-78。
    連結:
  4.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上海:中華書局,1936 年。
  5. 〔日〕指原安三編:《明治政史》,東京:冨山房書店,1892 年。
  6. 清黃遵憲(2001)。日本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Skinner, Quentin(1969).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History and Theory,8(1),3-53.
  8. 丁文江編、趙豐田編(2009)。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9. 上海圖書館編(1989)。汪康年師友書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孔祥吉(1988)。戊戌維新運動新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1. 孔祥吉(2008)。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2. 孔祥吉(1988)。康有為變法奏議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3. 方維規(2009)。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新史學,3,3-20。
  14. 王汎森(1996)。傅斯年早期的「造社會」論─從兩份未刊殘稿談起。中國文化,14,203-212。
  15. 吳天任(1994)。康有為先生年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沈國威(2010)。近代中日詞彙交流史研究:漢字的創製、容受與共享。北京:中華書局。
  17. 姜義華編、張榮華編(2007)。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8. 茅海建(2009)。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鑑注。北京:三聯書店。
  19. 桑兵(2004)。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 桑兵(2009)。求其是與求其古: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的方法啟示。中國文化,29,138-149。
  21. 翁同龢、陳義傑整理(1998)。翁同龢日記。北京:中華書局。
  22. 馬忠文(1995)。戊戌保國會解散原因新探─汪大燮致汪康年函劄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6),45-47。
  23. 康有為(1999)。我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4. 梁啟超(2005)。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陳力衛(2013)。詞源(二則)。亞洲概念史研究,1,194-199。
  26. 彭澤周(1976)。中國の近代化と明治維新。京都:同朋?。
  27. 湯志鈞(1993)。戊戌時期的學會和報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湯志鈞(1997)。康有為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馮天瑜(2004)。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的生成。北京:中華書局。
  30. 馮天瑜編、劉建輝編、聶長順編(2007)。語義的文化變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31. 黃彰健(1970)。戊戌變法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2. 黃彰健(1970)。讀康有為《日本變政考》。大陸雜誌,40(1),1-11。
  33. 黃興濤(2007)。話語分析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歷史研究,2007(2),149-192。
  34. 黃興濤(2009)。新名詞的政治文化史─康有為與日本新名詞關係之研究。新史學,3,100-129。
  35. 黃興濤(2005)。清末民初新名詞新概念的「現代性」問題─兼論「思想現代性」與現代性「社會」概念的中國認同。天津社會科學,2005(4),128-136。
  36. 趙立人(2012)。康有為。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37. 薛福成、蔡少卿整理(2004)。薛福成日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韓承樺(2017)。當「社會」變為一門「知識」:近代中國社會學的形成及發展(1890-1949)。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2017。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