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保生大帝信仰在金門的調查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the Baosheng Dadi Faith in Kinmen County

DOI

10.6535/JSH.202408_12(4).0003

作者

王宏男(Hung-Nan Wang)

关键词

金門 ; 金門保生大帝 ; Kinmen County ; Baosheng Dadi in Kinmen

期刊名称

科學與人文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2卷4期(2024 / 08 / 25)

页次

47 - 7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被視為地區僅次於關聖帝君,數量第二神祇的保生大帝,在金門百姓心目中具有極高地位。本文透過比較性研究與田野調查法,試圖找出地區保生大帝宮廟特色,調查發現:在金門主、配祀神祇計有33座,分別是主祀17座、配祀16座。在進一步從17座宮廟研究發現。首先,數量上五鄉鎮以金沙鎮8座保生大帝宮廟最多,且佔大金門50%;次則,從楹聯觀察保生大帝的功能與特色發現其內涵包括:1.懸壺濟世、2.源自白醮、3.以地為名等。第三,在進香謁祖上,除新冠疫情三年半時間停斷兩岸交流外,保生大帝文化已成常態性活動;第四,從乩童問診開藥觀察發現,仍有診脈、開藥、求藥籤等情況,與台灣神蹟雷同。並有10座保生大帝宮廟設有乩身問事,佔宮廟58.82%,且集中在金沙鎮。第五,從興建年代可以發現,其中有4座明朝始建宮廟歷史最為悠久;最後,在籤詩的部分,有超過5成比例佔全島52.94%的宮廟設有籤詩服務。特別是烈嶼上庫《保生大帝廟》的61首籤詩,與台南台南學甲慈濟宮「慈濟籤」係屬同源。

英文摘要

The people of Kinmen hold Baosheng Dadi, who is regarded as second only to the Holy Emperor Guansheng and is the second most worshiped deity in the region, in high esteem. Therefore, this study elucid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osheng Dadi temples in the region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and fieldwork survey.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reveal that there are 33 temples in Kinmen that are primarily or partially for worship of Baosheng Dadi,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17 and 16 temples primarily and partially aimed at this deity, respectively.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se 17 primary temples reveals the following. First, in terms of quantitative results, Jinsha Township containe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Baosheng Dadi temples, totaling eight temples and accounting for 5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uch temples on the main island of Kinmen. Second,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aosheng Dadi were observed from the couplets hanging in temples from which Baosheng Dadi was found to have the following connotations: 1. practicing medicine to aid the public; 2. originating from Baijiao, Fujian Province; and 3. being named after the local area. Third, in terms of taking pilgrimages to temples for burning incense for ancestors, Baosheng Dadi culture has become a normalized activity within this practice, except for during the 3.5-year suspension on exchang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Fourth, from observing the diagnosis interrogations and medicine prescriptions conducted by spirit mediums,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at the practices of feeling the pulse for diagnosis, issuing prescriptions through divination sticks, and requesting divine prescriptions are still in use. Such practices function similarly to miracles in Taiwan. Furthermore, 10 Baosheng Dadi temples were found to have spirit mediums with the role of answering questions posed by worshippers, accounting for 58.82% of all temples to Baosheng Dadi. Moreover, these spirit mediums were concentrated in Jinsha Township. From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dates of the temples, the four temples with the longest histories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Ming Dynasty. Finally, over 50% of the temples, accounting for 52.94% of all temples of the main island, are equipped with divination verses or qianshi. Specifically, the 61 divination verses at the Baosheng Dadi Temple in Liehyu Township share a common origin with the Tzu Chi divination sticks at Hsuehchia Tzu Chi Temple in Tain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予霞(2004)。《廈門與台灣叢書:文化傳承》。中國大陸福州:海風出版社。
  2. 王見川(2006)。〈保生大帝的信仰與傳說初探〉,《道統之美》第4期。
  3. 王榮國(1994)。〈吳本崇拜現象的文化學剖析〉,《廈門大學學報》第3期。
  4. 石美瑩(2008)。〈連接閩台的保生大帝信仰〉,《林區教學》第12期。
  5. 吳以寧(1990)。〈吳本何以被神化-從閩台民間共崇三尊神想到〉,《吳真人學術研究文集》。中國大陸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6. 李世偉(2009)。〈從原鄉到台灣-保生大帝信仰的形成與發展〉,《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7. 李仕德(2007)。《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8. 阮昌銳(1985)。〈傳薪集(34):保生大帝信仰與傳說〉,《海外學人》第154期。
  9. 周舜瑾(2003)。〈澎湖宮廟保生大帝請神咒析探〉,《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10. 明‧洪受(2008)。《滄海紀遺》。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11. 明‧黃仲昭(2017)。《八閩通志》。中國大陸:福建人民出版社。
  12. 林美容(2005)。〈台灣保生大帝信仰及其廟宇相關書目〉,《台灣文獻》第 56 期。
  13. 林美容(2020)。《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台北:前衛出版社。
  14. 林國平(2003)。《閩台民間信仰源流》。中國大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5. 金榮華(2000)。《澎湖民間故事》。台北:中國口傳文學會。
  16. 洪淑苓(2003)。〈唸歌藝術與保生大帝故事〉,《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17. 洪雯柔(1997)。《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討》。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
  18. 范正義(2003)。〈保生大帝信仰與海外華人的社會網絡〉,《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19. 范正義(2004)。《民間信仰與社會地域-以閩台保生大帝信仰為中心的個案研究》。中國大陸:廈門大學博士論文。
  20. 范正義(2006)。《保生大帝信仰與閩台社會》。中國大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21. 清‧林焜熿(1993)。《金門志》。台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2. 清‧萬友正(1777)。《馬巷廳志》。中國大陸:成文出版社。
  23. 許如中(1959)。《新金門志》。金門:金門縣政府。
  24. 許源泰(2003)。〈保生大帝信仰在新加坡的蜕變:以真人宮為例〉,《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25. 連心豪、鄭志明(2008)。《閩南民間信仰》。中國大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6. 陳育倫(1997)。〈閩台吳真人的演化與神格的形成〉,《台灣源流》春季刊。
  27. 陳森鎮(1990)。〈吳本業醫濟世與道教的關係〉,《吳真人學術研究文集》。中國大陸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28. 陳慧玉(2014)。《金門民間信仰中神明印的神權意象與儀式意義研究》。金門: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
  29. 陳慶浩(1989)。《台灣民間故事集》。台北:遠流出版社。
  30. 彭衍綸(2003)。〈花蓮地區保生大帝廟暨相關傳說考察〉,《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31. 曾五嶽(1990)。〈人.神.台灣祖廟〉,《吳真人學術研究文集》。中國大陸:廈門大學出版社。
  32. 黃文車(2003)。〈地方敘說的信仰建構-屏東縣大潭、北勢寮保安宮保生大帝信仰研究〉,《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33. 黃文博(1997)。《民間信仰與儀式》。台北:常民文化。
  34. 黃俊文(2004)。〈民俗醫療(童乩)-以民安宮保生大帝為例的訪查報告〉,《中正歷史學刊》第7期。
  35. 黃振良(2009)。《金門寺廟教堂名錄》。金門:金門縣政府。
  36. 黃振良(2022)。《金門寺廟教堂實錄》。金門縣金城鎮:金門縣政府。
  37. 黃聖松、牟曉麗、黃茱珺(2018)。〈金門烈嶼保生大帝廟籤詩考論〉,《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38. 黃麗芬(2001)。《保生大帝信仰文化意涵的研究-以台南縣為例》。台南:台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楊天厚、林麗寬(1998)。《金門寺廟楹聯碑文》。臺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40. 楊天厚、林麗寬(2014)。《金門寺廟巡禮》。金門:金門縣政府。
  41. 楊天厚、林麗寬(2016)。《認識金門小百科─歲時節慶及迎神祭祖篇》。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42. 楊佳蓉(2017)。〈媽祖之傳說故事與形象美學探析〉,《育達科大學報》,第44期27-54頁。苗栗:育達科技大學。
  43. 楊宗祐(2009)。《台南市安南區保生大帝聯庄祭祀組織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44. 楊淑雅(2011)。《媽祖故事與媽祖文化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45. 廖文輝(2003)。〈檳島保生大帝信仰初探〉,《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46. 管志明(2003)。〈保生大帝全台首廟辨〉,《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47. 裴光雄(2003)。〈越南保生大帝祭祀信仰及巫療方式〉,《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48. 鄧文金(2003)。〈從閩台保生大帝信仰看海峽兩岸的交流與互動〉,《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49. 鄭志明(2010)。《民間信仰與儀式》。台北:文津出版社。
  50. 謝貴文(2003)。〈從保生大帝及其廟宇傳說看民間信仰的地方化〉,《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51. 謝貴文(2010)。〈保生大大地信仰研究的回顧與分析〉,《世界宗教學刊》第十六期。
  52. 鍾宗憲(2003)。〈論保生大帝故事的文化意義〉,《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53. 簡齊儒(2003)。〈信仰的移居:台東大道公傳說詮釋〉,《周懋琦、祀典興濟宮與保生大帝信仰》。台南市: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南市大觀音亭興濟宮。
  54. 聶德寧(1998)。〈青醮慈濟宮與海外華僑〉,《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2期。
  55. 顏章炮(1990)。〈台灣保生大帝信仰香火何以鼎盛〉,《吳真人學術研究文集》。中國大陸:廈門大學出版社。
  56. 蘇慶華(2004)。〈保生大帝信仰與馬六甲華人社會-以板底街胡海殿為例〉,《馬斯華人研究-蘇慶華論文選集(第二卷)》。
  57. 金門日報(2023)。〈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 兩岸三地信眾朝聖〉,《金門日報》。網址https://www.kmdn.gov.tw/(瀏覽時間:2024年7月)。
  58. 金門日報(2023)。〈兩岸保生大帝信眾朝拜開基祖宮 洪成發率團參與〉,《金門日報》。網址https://www.kmdn.gov.tw/(瀏覽時間:2024年7月)。
  59. 金門日報(2024)。〈慈濟文化緣繫兩岸 烈嶼保生大帝進香團謁祖青醮、白醮〉,《金門日報》。網址https://www.kmdn.gov.tw/(瀏覽時間:2024年7月)。
  60. 黃振良(2006)。〈金門民間保生大帝信仰〉,《金門日報》。網址https://www.kmdn.gov.tw/(瀏覽時間:2024年7月)。
  61. 薛素瓊(2023)。〈珠山「保生大帝」的傳說〉,《金門日報》。網址https://www.kmdn.gov.tw/(瀏覽時間: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