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樂歌到指義:論三百篇的原始質性與春秋貴族用《詩》的意義轉換

并列篇名

By Joy Song to Express Particular Meaning: Talk about Original and Early Quality and the Usage of the Spring Autumn Nobility of Meaning Convert of "Book of Poetry"

DOI

10.29940/JCLPU.201206.0002

作者

黃忠慎(Chung‐Shen Huang)

关键词

《詩經》 ; 賦詩 ; 刪詩 ; 語用學 ; 場域 ; "Shih Jing" ; compose poem on occasion ; delete poem ; language to use to learn ; field theory

期刊名称

靜宜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12 / 06 / 01)

页次

31 - 5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在周朝已經擁有嚴密的政治組織與高度的文明教化。完成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經》,其原始作者出自統治階層、士大夫與平民百姓,三百篇的內涵因此顯得豐富多變。無論《詩經》與《樂經》是否二而一,原始詩與樂之間的關係的確密不可分,是以孔門的「樂教」包含了《詩》的研習。不過,作為春秋貴族、使節賦詩行為的溝通工具之三百篇,顯然詩句的意指才是雙方交流的重心。春秋中期之後,文化上逐漸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詩教」與「樂教」開始分道揚鑣。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法,適度輔以西方的一些學術理論,析論春秋時代《詩經》聲義的轉換過程,全文重點在解析〈風〉、〈雅〉、〈頌〉的原始質性,說明春秋貴族階層如何運用《詩經》的文化功能,達成溝通與說理的目標。

英文摘要

China has already owned tight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the civilization culture of height in the Zhou Dynasty. Its be completed to west's Zhou to Spring‐Autumn period of, its original author comes from ruling class, private's doctor and civilian common people and 300 article contents consequently seem to be abundant to much change.No matter ”Shih Jing” with Music whether 2 and 1, the relation between original poem and of joy is really inseparable, is included by ”the joy teach” of the hole study. However, is 300 that the spring autumn nobility, envoy composes poem on occasion behavioral communication tool, obviously the meaning of poem is the center of gravity that both parties communicate. The autumn middle of spring appeared the situation of ”the gift collapse happy bad” gradually in culture after and ”the poem teach” and ”joy teach” begin went by different roads.This text usage cultural heritage analysis method, appropraitely assist with some academic theorieses of west,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onvert process of voice righteousness, full text point at analyz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198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84)。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李俠,〈打破中國科學場域的封閉特性〉,「中國科學院」,http://www.cas.cn/jzd/jlt/jrdhp/200709/t20070921_1688288.shtml。2012 年 5 月 12 日下載。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惠周惕,《詩說》,清咸豐十一年補刊《皇清經解》本,1861 年。
  7. (198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1980)。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9.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8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阮元,《揅經室集》,清咸豐十一年補刊《皇清經解》本,1861 年。
  13. (198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1976)。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1976)。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王國維(1975)。觀堂集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7. 司馬遷、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1963)。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8. 左丘明、韋昭注(1981)。國語。臺北:里仁書局。
  19. 皮埃爾‧布迪厄、華康德、李猛譯、李康譯(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 皮錫瑞(2000)。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21. 皮錫瑞(1969)。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朱右曾(1971)。逸周書集訓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朱孟庭(2005)。詩經與音樂。臺北:文津出版社。
  24. 朱東潤(1980)。讀詩四論:國風出於民間論質疑。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
  25. 朱偉玨(2006)。超越社會決定論─布迪厄「文化資本」概念再考。南京社會科學,2006(3)
  26. 朱熹(1971)。詩集傳。臺北:中華書局。
  27. 朱彝尊(2004)。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8. 江怡(2007)。分析哲學與詮釋學的共同話題。中國詮釋學,濟南:
  29. 何休注、徐彥疏(1976)。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何定生(1973)。詩經今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何晏注、邢昺疏(1976)。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吳萬鍾(1999)。先秦引詩用詩方式與《毛詩》的解釋。經學研究論叢,臺北:
  33. 呂不韋、高誘注(1974)。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
  34. 呂東方(2006)。論先秦時期儒家禮樂文化的生成及現實意義。音樂天地,2006(8)
  35. 李曰剛(1976)。中國文學流變史─詩歌編。臺北:連貫出版社。
  36. 李時銘(2001)。「鄭聲淫」在經學上的糾葛及其音樂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
  37. 李蹊(2004)。詩經的四言形式及其節奏的文化內涵。詩經研究叢刊,北京:
  38. 杜預注、孔穎達疏(1976)。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9. 汪祚民(2005)。詩經文學闡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40. 周延良(2005)。詩經學案與儒家倫理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41. 屈萬里(1986)。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2. 屈萬里(1980)。書傭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43. 俞正燮(1974)。癸巳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4. 范曄、李賢注(1973)。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45. 夏承燾(1987)。采詩和賦詩。詩經研究論集,臺北:
  46. 孫作雲(1966)。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論二雅。北京:中華書局。
  47. 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48. 徐復觀(1998)。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9. 徐復觀(1982)。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0. 班固、顏師古注(1964)。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51. 荀卿、王先謙集解、久保愛注、豬飼彥博補遺(1972)。增補荀子集解。臺北:蘭臺書局。
  52. 馬瑞辰(1989)。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
  53. 基爾‧伊拉姆、王坤譯(1998)。符號學與戲劇理論。板橋:駱駝出版社。
  54. 崔述(1992)。讀風偶識。臺北:學海出版社。
  55. 曹溶輯、陶越增訂(1967)。學海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56. 郭沫若(1996)。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
  57. 陳元鋒(1998)。詩經:樂官文化的範本。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3)
  58. 陳致宏(2000)。語用學與外交辭令。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59. 陸九淵(1980)。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
  60. 陸侃如、馮沅君(2000)。中國詩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61. 黃忠慎(2008)。詩經全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2. 黃忠慎(1987)。從大雅的幾篇史詩看周民族的興起。孔孟月刊,25(6)
  63. 楊子怡(2006)。論文化詩經與文學詩經的生成。詩經研究叢刊,北京:
  64. 楊隽(2008)。周代樂官與典樂詩教體系。文學評論,2008(6)
  65. 葛蘭言、趙丙祥譯、張宏明譯(2005)。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6. 賈舒(2009)。頌詩本義的思考─讀《〈頌〉詩新考─「頌」為原始宗教誦辭考》。前沿,2009(5)
  67. 鄒其昌(2004)。以詩說詩與以序解詩。詩經研究叢刊,北京:
  68. 裴普賢(1977)。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69. 劉師培(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
  70. 劉毓慶(2003)。西周春秋間《詩》之文化角色的變遷。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
  71. 劉毓慶、郭萬金(2009)。從文學到經學─先秦兩漢詩經學史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72.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73. 蔣海生(2000)。關於詩經經化史的考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
  74. 鄭玄注、孔穎達疏(1976)。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75. 鄭玄注、賈公彥疏(1976)。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76. 鄭玄注、賈公彥疏(1976)。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77. 黎國韜(2004)。古代樂官與古代戲劇。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78. 錢穆(200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蘭臺出版社。
  79. 錢繹(2001)。方言箋疏。成都:巴蜀書社。
  80. 韓非、陳奇猷校注(1975)。韓非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81. 顏崑陽(1997)。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82. 顧頡剛(1982)。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黃忠慎(2013)。理解、運用與解釋:析論孔孟荀在《詩經》學史上的貢獻與意義。東吳中文學報,25,1-30。
  2. 李松駿(2021)。「盡美矣,又盡善也」:季札與孔子的詩樂論。東吳中文學報,42,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