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葉燮《原詩》理論體系探析

并列篇名

Research on Versatility Theory Model for Ye Xie's "Yuan Shi"

DOI

10.29940/JCLPU.201212.0005

作者

洪麗玫(Li-Mei Hong)

关键词

葉燮 ; 原詩 ; 清代文學批評 ; 唐宋詩論爭 ; Ye Xie ; Yuan Shi ; Chin Dynasty Literature Criticism ; Versatility ; Arguments Between Tang Poetry and Sung Poetry

期刊名称

靜宜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12 / 12 / 01)

页次

113 - 1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原詩》被認為是中國最有系統的一部詩話。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原詩》理論系統之探討及《原詩》理論之影響,不過《原詩》所面臨的時代問題與其理論之相關性,有再探究之空間,本文試探《原詩》之創作動機與當時詩壇論爭之相關性,以此有三個問題可探討,一是從葉燮所處之文化氛圍看《原詩》的問題意識,二是《原詩》理論系統為何,三《原詩》理論架構能否有效回應當時學術論爭。論文討論重點:首先葉燮創作《原詩》之問題意識-唐宋詩之爭,次論其以變論詩史。再者探討《原詩》客觀理論:理、事、情之內涵及特點及在其理論中的意義。並及《原詩》的主觀條件:才、膽、識、力。考察主客觀理論對論唐宋詩論爭之解析,最後論《原詩》理論的貢獻及限制,並對《原詩》作出相應的評價。

英文摘要

Although ”Yuan Shi” has only four volumes, it is considered China's most systematic poetry. Previous research focused mostly on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system for ”Yuan Shi” as well as influence from the theory of ”Yuan Shi.” However,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more research on the relativity between problems of that time faced by ”Yuan Shi” and its theor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explore the relativity between the creation motive for ”Yuan Shi” and poetry community's arguments at that time. With this, there are three issues need to be discussed: 1. Discussion of ”Yuan Shi” problem ideology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surrounding Ye Xie; 2. What is the theory system for ”Yuan Shi”; 3. If the theory structure for ”Yuan Shi” was able to respond to academic arguments at that time. Discussion will be conducted 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1. Problem ideology for Ye Xie's creation of ”Yuan Shi” - Arguments between Tang Poetry and Sung Poetry; 2. The nature and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are changing constantly - versatility-based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y of poetry; 3. Objective model for ”Yuan Shi”: three elements of truth, matter and affection; 4. Discussion 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5. Subjective model for ”Yuan Shi”: four elements of talent, courage, knowledge and power; 6.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heories' analysis on the arguments between Tang Poetry and Sung Poetry. Conclusion: Contributions and Restrictions for ”Yuan Shi” Theory: corresponding positioning and evaluation on ”Yuan Shi” was made based on the the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百部叢書集成
  2.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
  3.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臺南:莊化出版社。
  4. 宋嚴羽、郭紹虞校釋(1987)。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
  5. 宋蘇軾、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點校、朱懷春點校(2001)。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明袁宏道、錢伯誠箋校(1981)。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清王夫之評選、陳新校點(1997)。明詩評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8. 清王夫之、舒蕪校點(1998)。薑齋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9. 清葉燮(1991)。已畦瑣語。臺北:新文豐出社。
  10. 清葉燮(1991)。汪文摘謬。臺北:新文豐出社。
  11. 清葉燮、清薛雪、清沈德潛、霍松林校注(1979)。原詩˙一瓢詩話˙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清錢謙益、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2003)。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1984)。毛詩鄭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4.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9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丁履譔(1978)。葉燮的人格與風格。臺北:成文出版社。
  16. 王向榮(2010)。葉燮詩學中審美客體的特殊性。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10(6),103-105。
  17. 王策宇(1988)。葉燮「原詩」「正變」觀試析。古典文學,10,115-137。
  18. 王運熙編、顧易生編、鄔國平、王鎮遠(2007)。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王運熙、顧易生(1993)。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 王霞(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21. 申茂堂(2011)。論《原詩》中的「志」與「胸襟」。文教資料,2011(7),13-14。
  22. 吳文治編(2006)。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
  23. 吳宏一(1998)。清代文學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24. 吳碧麗(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25. 吳曉佩(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大中研所。
  26. 李曉峰(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蘇州,蘇州大學。
  27. 李興寧(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師大國文系。
  28. 周勛初(2007)。中國文學批評小史。高雄:麗文出版社。
  29. 侯敏(2010)。清初吳中學人序跋中的詩學觀—以葉燮、尤侗、汪琬為中心。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60-63。
  30. 胡幼峰(1994)。清初虞山派詩論。臺北:國立編譯館。
  31. 張少康(1995)。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2. 張少康(1995)。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3. 張健(1999)。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4. 戚娜(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延吉,延邊大學。
  35. 郭紹虞(1972)。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明倫出版社。
  36. 郭紹虞編、清王夫之(1999)。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陳惠豐(197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師大中研所。
  38. 馮曼倫(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東吳中研所。
  39. 黃兆傑(1987)。葉燮「汪文摘謬」平議。香港大學中文系集刊,1987(2),51-64。
  40. 黃麗卿(1993)。試論葉燮詩論中之時變觀。問學集,3,121-139。
  41. 楊暉(2010)。「正之積弊」與「變能啟盛」—試論葉燮詩體代變之動力觀。船山學刊,2010(2),164-166。
  42. 董就雄(2010)。葉燮與嶺南三家詩論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3. 廖宏昌(2004)。《原詩》創作思維論發微。文與哲,5,325-341。
  44. 廖宏昌(199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文大中研所。
  45. 趙娜(2009)。葉燮《原詩》對唐宋詩之爭的理論解析。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2),120-123。
  46. 潘少瑜(1999)。從「汪文摘謬」看葉燮與汪琬文學觀之衝突。國立編譯館館刊,28(2),173-194。
  47. 蔣凡(1993)。葉燮和原詩。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48. 蔣寅(2012)。關於葉燮《原詩》箋注的幾個問題—《原詩箋注》前言。南陽師範學院學報,11(5),57-61。
  49. 蔡鎮楚(2005)。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中華書局。
  50. 鄧心強(2009)。新世紀初葉燮研究的成就、得失與走向。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42),21-29。
  51. 霍松林校注(2005)。原詩、一瓢詩話、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2. 簡文志(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佛光人社院文學系。
  53. 嚴迪昌(2002)。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54. 嚴迪昌(2002)。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吳佩熏(2016)。葉燮、沈德潛詩論實效之檢討。彰化師大國文學誌,32,135-170。
  2. 姚彥淇(2014)。試析成玄英《莊子疏》中「重玄」、「至論」與「體用」的關係。高雄師大國文學報,20,8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