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劉師培「三《傳》《荀子》相通考」探析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Liu Shi-Pei'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ree Hermeneutics of ChunQiu" and "XunZi"

作者

吳聲佑(Sheng-You Wu)

关键词

劉師培 ; 三傳 ; 荀子 ; 荀學 ; 國粹學報 ; Liu Shi-Pei ; the Three Hermeneutics of ChunQiu(ChunQiuSanZhuan) ; XunZi ; The Theory of XunZi ; Guo-Cui Journal

期刊名称

靜宜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13 / 12 / 01)

页次

99 - 1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筆者檢視劉氏文本,釐清待議問題者有三。首探劉氏尊《荀》為「經」之因,究得清代「揚荀學風」、「荀子從祀」、「《荀子》升經」三端。次就「三《傳》《荀子》相通考」所論,評其可議者四端,分為「《經》目不一」、「『相通』義異」、「荀『說」、楊『注』混論」、「論述以偏概全」,以彰劉氏思慮未周處,則其申言「三《傳》《荀子》相通」之說,未能視為的論。末則呈現〈公羊荀子相通考〉與〈國學發微〉合讀比對之結果,得劉氏遺文〈說苑中有公羊義〉篇目,並校錄遺文二則附後,以資後世研究者參用。

英文摘要

The author examined Liu Shih-Pei's essays, and has found three controversial problems.First, why had Liu Shih-Pei advocated ”XunZi” at that time? Three reason are concluded:(1) In general, ”XunZi”'s social status was promoted in the Ching Dynasty.(2) The Ching government venerated and began to worship ”XunZi” in the Temple of Confucius.(3) The Book of ”XunZi” was upgraded as one of the Classics.Second, the author reviewed Liu Shi-Pei's essays and analyzed four controversial statements.Through the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four problems above, Liu Shih-Pei's falsehood was obvious; therefore, his assertion about the similarity of ”the Three Hermeneutics of ChunQiu” and ”XunZi” was full of misgiving, which couldn't be a theory.Finally, the author compared <gong yang XunZi xiang tong kao> with <guo xue fa wei>, and then found <shuo yuan zhong you gong yang yi>, an article ignored by those who studied Liu Shih-Pei. It could be added to Liu Shih-Pei's publication category for future researchers to make further stud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張壽安(2006)。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2
    連結:
  2.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3.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5. (1982)。章太炎全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6.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7.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近現代思想及文學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 http://msso.lib.nccu.edu.tw/pds。http://msso.lib.nccu.edu.tw/pds
  8. 趙萬里:〈劉申叔先生著述目錄〉,《北平北海圖書館月刊》第一卷,第六號,1928 年12 月。
  9. (2006)。寶應劉氏集。揚州市:廣陵書社。
  10.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11. 清王先謙、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88)。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
  12. 清俞樾(2010)。春在堂全書。南京市:鳳凰出版社。
  13. 清凌廷堪、王文錦點校(1988)。校禮堂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
  14. 清劉壽曾、林子雄校訂、楊晉龍校訂(2001)。劉壽曾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5. 清黎庶昌輯(1965)。古逸叢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16. 漢劉向、向宗魯校證(1987)。說苑校證。北京市:中華書局。
  17. 田富美(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8. 江心力(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西北大學。
  19. 何志華編、朱國藩編、樊善標編(2005)。荀子與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彙編。香港特行政區:香港中文大學。
  20. 徐建委(2011)。說苑研究—以戰國秦漢之間的文獻累積與學術史為中心。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張小苹(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浙江大學。
  22. 張素卿(2007)。劉師培《左傳》學的傳承與嬗變。第二屆傳統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
  23. 張壽安(2011)。從“六經”到“二十一經”─十九世紀經學的知識擴張與典範轉移。學海,2011(1)
  24. 曾聖益(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5. 黃進興(2006)。荀子:孔廟從祀的缺席者。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臺北市:
  26. 黃覺弘(2010)。左傳學早期流變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趙爾巽(1986)。清史稿。北京市:中華書局。
  28. 劉師培編(1970)。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市:京華書局。
  29. 鮑國順(2002)。儒學研究集。高雄市:復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