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被觀看的力量──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自我符號化與遊戲批判力

并列篇名

Power of Being Observed: Self-Symbolization and Trick Critical Discourse of Taiwan Aboriginal Literature

作者

陳伯軒(Po-Hsuan Chen)

关键词

原住民文學 ; 符號化 ; 文化展演 ; 巫術 ; 形式美學 ; Taiwan aboriginal literature ; Symbolization ; Cultural performance ; Witchcraft ; Form Aesthetics

期刊名称

靜宜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期(2015 / 12 / 01)

页次

75 - 10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作品中,闡明原住民文化藉由「自我符號化」的能力,產生一種對閱讀詮釋的批判力。主文分為三大節:首先從「文化的展演」出發,探究在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作品內,關於「知識的符號化」與「信仰的符號化」問題。第二部分,談論原住民文學書寫在語言形式上進行的遊戲批判力。這裡將指出,原住民漢語創作在語言上,將「漢語」是為一種「工具」擺弄戲耍,目的是要掩蔽、阻止觀看者的眼光太過直接地滲透。最後再從文學書寫的層面拓展到「原住民性」的問題上,也就是當原住民漢語文學不斷在「題材上」被觀看者期待著具有「原住民性」時,其實所謂的「原住民性」也可以只是一種「自我符號化」後的展示。

英文摘要

The study design was adopted by reading Taiwanese aboriginal literature and finding how aboriginal learn interpreting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by self-symbolization. There are three main sections in this study. First section was survey "Culture Performance" which discovered topics on "Knowledge Symbolization" and "Religious Symbolization." In the second part, the study showed how aboriginal showed trick critical discourse in writing. It meant aboriginal use writing in "Mandarin" as a "Means" to trick in order to hide, cover and stop the direct view from observers. At last, from view of the literature writing extend to "Characteristic of Aboriginal, "when aboriginal literature topics always expected full of "Characteristic of Aboriginal," the "Characteristic of Aboriginal" demonstration could be called sort of "Self-Symboliz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邱貴芬(2004)。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32(11),123-140。
    連結:
  2. 孫大川(2007)。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東海岸評論,211,75-89。
    連結:
  3. 孫大川(2005)。神聖的回歸─台灣原住民祭儀的現況與再生。台灣戲專學刊,11,253-268。
    連結:
  4. 孫大川(2007)。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東海岸評論,211,75-89。
    連結:
  5. 陳伯軒(2015)。原住民文學與道家思維:一種研究方法的嘗試。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8,121-139。
    連結:
  6. 劉述先主講、詹景雯整理(2004)。卡西勒論藝術。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4),23-35。
    連結:
  7. 乜寇.索克魯曼(2008)。東谷沙飛傳奇。台北:印刻出版社。
  8. 巴代(2014)。巫旅。台北:印刻。
  9. 巴代(2009)。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台北:耶魯國際。
  10. 巴代(2007)。斯卡羅人。台北:耶魯國際。
  11. 巴代(2007)。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台北:麥田出版社。
  12.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9)。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下)。台北:里仁書局。
  13. 瓦歷斯.諾幹(2012)。瓦歷.斯諾幹2012:自由寫作的年代。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14. 瓦歷斯.諾幹(2012)。迷霧之旅。台北:布拉格文化。
  15. 瓦歷斯.諾幹(2012)。番人之眼。台中:晨星出版社。
  16. 伍聖馨(2013)。單.自。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17.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8)。穆莉淡Mulidan。台北:女書文化。
  18.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6)。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台中:晨星出版社。
  19. 利格拉樂.阿女烏(1996)。紅嘴巴的VuVu。台中:晨星出版社。
  20. 里慕伊.阿紀(2010)。山櫻花的故鄉。台北:麥田出版社。
  21. 亞榮隆.撒可努(2011)。外公的海。台北:耶魯國際。
  22. 夏曼.藍波安(2014)。大海浮夢。台北:聯經。
  23. 孫大川(2010)。搭蘆灣手記。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4. 孫大川(2000)。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
  25. 孫大川(2012)。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26. 孫大川編(2003)。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北:印刻出版社。
  27. 恩斯特.卡西勒、于曉譯(2002)。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圖書。
  28. 恩斯特.卡西勒、甘陽譯(2005)。人論。台北:桂冠圖書。
  29. 張耀宗(2007)。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95-214。
  30. 莫那能口述、劉孟宜錄音整理(2014)。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修訂版)。台北:人間出版社。
  31. 陳芳明編(2007)。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北:印刻出版社。
  32. 陳芷凡(2015)。都市作為一種位置:田雅各、巴代等人的書寫策略與世代關照。《田雅各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十九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暨田雅各文學學術研討會」,:
  33. 陳芷凡(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台文所。
  34. 馮品佳編(2002)。重劃疆界:外國文學研究在臺灣。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35. 奧威尼.卡露斯(2006)。神秘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台北:麥田出版社。
  36. 路先.列維-布留爾、丁由譯(2001)。原始思維。台北:商務印書館。
  37. 霍斯陸曼.伐伐(1997)。那年我們祭拜祖靈。台中:晨星出版社。
  38. 霍斯陸曼.伐伐(2006)。玉山魂。台北:印刻出版社。
  39. 謝世忠(1987)。民族道德誌與人類學家的困境:台灣原住民運動研究的例子。當代,20,20-30。
  40. 魏貽君(2013)。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台北:印刻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伯軒(2016)。成為達悟/人—夏曼‧藍波安作品中部落技藝實踐與身體知覺開展。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2,233-256。
  2. 陳伯軒(2020)。重建日常與重返神聖:奧崴尼.卡勒盛《消失的國度》的災難紀事及靈性療養。東吳中文學報,40,143-168。